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民生关注
托底线 救急难 青海再次优化临时救助范围
作者:周建萍
发布时间:2025-02-11 07:48:56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10日,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根据省民政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的《青海省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我省将重点优化救助对象分类、规范审核程序、细化救助标准,着力破解基层救助时效性不足、程序不规范等难题,全面强化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功能。

  “目前,我省一些地区还不同程度存在救助时效性不强、救助随意性较大、救助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面对多样化的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变化,我省研究完善临时救助政策措施是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底层突破口,也是统筹防止返贫与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机制衔接并轨的重要一环。”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新出台的《实施办法》明确了急难型救助对象范围:对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成员突发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虽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或者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其他救助制度的条件,但由于社会救助和专项救助申请、审核、确认期间,其他救助制度尚未生效,而家庭当前已陷入困境,如不立即给予救助则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急难型救助对象,通过给予急难型临时救助解决其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期间,需要开展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由各职能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明确支出型救助对象范围:按照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对象类别,将因病、因学、因住房等支出导致基本生活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明确为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包括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孤儿、艾滋病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和其他支出型救助对象。其中,其他支出型救助对象为新增对象,指不在前列对象范围,但1个月至3个月内月人均收入低于居住地城乡低保标准,因生活必需支出导致暂时陷入困境,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有关规定的家庭或个人。

  临时救助标准方面,我省将对急难型救助对象按当地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困难家庭人口数和困难延续时限3个要素计算确定救助标准;支出型救助对象根据对象类别、支出情况等,以公式计算(与急难型计算方式一致)为主、分档救助为辅,合理确定救助标准,防止和避免过度救助。原则上,困难延续时限一般情况下按1个月至6个月确定,情况特殊的最高不得超过12个月。其他支出型救助对象为1个月至3个月。

推荐阅读
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吴晓军罗东川与浙商代表团一行座谈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24年度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公告
青海海东:“五力”齐发打造智算超算核心集群
青海贵德:龙腾狮跃贺新春
24H热点
【祖国好 家乡美】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更有“医”靠
青海西宁:今明两日开展平价蔬菜供应
【先锋力量】幸福食堂里的“烟火”暖人心
托底线 救急难 青海再次优化临时救助范围
青海省2025年首批132万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发放到位
【正风肃纪在身边】精准监督 “解锁”医疗便民新图景
【新春走基层】“智慧医保”升级百姓就医体验
2025年青海养老释放更多利好消息
“一站式”输送 “点对点”到岗——青海省“点对点...
青海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热点图片
坚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风雪护路人
坚守在海拔4000多米...
柴达木天然气“温暖”哈萨克群众
柴达木天然气“温暖...
【文化中国行】社火——西宁人自己的春节大舞台——正月十二西宁各县区社火巡演(调演)活动速写
【文化中国行】社火...
【新春走基层】“智慧医保”升级百姓就医体验
【新春走基层】“智...
【致敬奋斗者】天路“暖房”里的贴心“小管家”
【致敬奋斗者】天路...
【文化中国年】非遗氆氇织就幸福画卷
【文化中国年】非遗...
青海互助:“高原蓝精灵”蓝莓成熟啦
青海互助:“高原蓝...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复工复产忙 冲刺开门红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托底线 救急难 青海再次优化临时救助范围

西海都市报
2025-02-11 07:4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托底线 救急难 青海再次优化临时救助范围

西海都市报
2025-02-11 07:4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托底线 救急难 青海再次优化临时救助范围

  • 2025-02-11 07:48:56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10日,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根据省民政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的《青海省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我省将重点优化救助对象分类、规范审核程序、细化救助标准,着力破解基层救助时效性不足、程序不规范等难题,全面强化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功能。

  “目前,我省一些地区还不同程度存在救助时效性不强、救助随意性较大、救助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面对多样化的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变化,我省研究完善临时救助政策措施是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底层突破口,也是统筹防止返贫与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机制衔接并轨的重要一环。”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新出台的《实施办法》明确了急难型救助对象范围:对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成员突发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虽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或者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其他救助制度的条件,但由于社会救助和专项救助申请、审核、确认期间,其他救助制度尚未生效,而家庭当前已陷入困境,如不立即给予救助则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急难型救助对象,通过给予急难型临时救助解决其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期间,需要开展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由各职能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明确支出型救助对象范围:按照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对象类别,将因病、因学、因住房等支出导致基本生活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明确为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包括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孤儿、艾滋病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和其他支出型救助对象。其中,其他支出型救助对象为新增对象,指不在前列对象范围,但1个月至3个月内月人均收入低于居住地城乡低保标准,因生活必需支出导致暂时陷入困境,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有关规定的家庭或个人。

  临时救助标准方面,我省将对急难型救助对象按当地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困难家庭人口数和困难延续时限3个要素计算确定救助标准;支出型救助对象根据对象类别、支出情况等,以公式计算(与急难型计算方式一致)为主、分档救助为辅,合理确定救助标准,防止和避免过度救助。原则上,困难延续时限一般情况下按1个月至6个月确定,情况特殊的最高不得超过12个月。其他支出型救助对象为1个月至3个月。

作者 周建萍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