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生态高地
稀罕!长江源园区管护员巧遇胡兀鹫孵蛋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金华山
发布时间:2025-02-14 07:36:36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13日,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的曲麻莱县境内,发生了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生态管护员仁增在日常巡护工作中,偶然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胡兀鹫的巢穴,其中还有一枚正在孵化的蛋。这一发现实属罕见,为研究胡兀鹫的生态习性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当天,仁增在巡护至一处高山快到山顶的时候,一只成年胡兀鹫突然从他的身边起飞。他转头望去,发现了一处小洞穴,里面正是胡兀鹫的窝。仁增用手机摄像头拉近后,清晰地看到窝里有一枚蛋。“很少看到胡兀鹫的窝,孵蛋的画面就更不用说了。”仁增说道。

  胡兀鹫是一种大型猛禽,体重3.5千克—5.6千克、体长1米—1.4米,全身羽色大致为黑褐色,头黄白色,因嘴下吊着一撮乌黑的胡须而得名。它们一般栖息于海拔500米—6000米的森林、山地裸岩、高寒草甸、干草原、荒漠等地区,在非洲与亚洲的部分山地分布较广,但数量稀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据我省野生动物专家介绍,胡兀鹫的繁殖习性较为特殊。它们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偶尔也会出现3枚或1枚的情况。卵呈钝卵圆形,颜色为暗灰色或赭土色,上面布满红褐色或褐色斑点。其繁殖期为每年12月至次年5月,孵化期持续约55天至60天,一般由雌鸟承担孵化任务。通常情况下,雌性胡兀鹫会产下两枚卵,第二只雏鸟会在第一只破壳一周后出壳,体型也比第一只小很多。在食物匮乏时,小雏鸟有时会成为大雏鸟的食物,这也是它们在自然选择下的生存策略。

  胡兀鹫通常会将鸟巢筑在高山悬崖岩壁的大缝隙和岩洞中,而此次仁增发现的巢穴位于山顶,并非常见的悬崖位置,这一情况罕见。仁增深知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为了不打扰胡兀鹫的孵化过程,他立即悄然离开胡兀鹫巢穴,充分展现了生态管护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胡兀鹫在非繁殖季节,大多与兀鹫结群活动,但要比兀鹫机警得多。它们发现尸体后,并不立即上前,而是翱翔观察,然后落在50米以外的地方进行窥测,确认没有危险后,才一齐拥上聚餐,在几十分钟内将一具庞大的动物尸体吃得只剩下头、胯骨和几根大腿骨仍在草地上。有时它们发现地面上有病残体弱的旱獭、牛、羊等动物,也会一改常态,颈羽耸起,从高空夹带着呼啸的风声直接扑向目标,就像一枚“空对地”导弹。对于鼠、鼠兔和小鸟等小型动物,它们往往直接吞食。

  在现实世界中,胡兀鹫孵蛋不可能孵出藏獒,因为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然而,在蒙古族的传说中,有一个和獒犬来历相关的故事,与胡兀鹫有些关联。管护员成林多杰介绍,传说中有一种叫狗鹫的鸟,也被称为狗头雕,每年产三枚蛋,但幼鸟无法自行孵出,需要在阴历10月25日天寒地冻时,借助蛋壳冻裂的口子才能孵化。传说中,这三枚蛋,一枚会变成狗鹫,一枚会变成拴犬的铁链,一枚会变成獒犬。人们为了得到一只獒犬,会在阴历10月25日清晨,冒险攀到狗鹫栖息的高山险峰,用绳索将全身裹着毡子、双手外露的人吊进狗鹫洞穴掏蛋。一部分人在山崖下等待蛋掉落,另一部分人在山上放哨以防狗鹫袭击。人们认为从蛋中孵出的獒犬异常凶猛,能拥有这样一只獒犬是无比荣耀的事。不过,这个传说中的狗鹫是否就是胡兀鹫,目前尚无定论,且该传说并无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珍稀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此次胡兀鹫的繁殖发现,不仅是大自然赋予的珍贵画面,更是对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效的有力见证。生态管护员们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以及全社会对生态保护的重视,都为这些珍稀动物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野生动物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安居乐业,与人类和谐共处。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吴晓军罗东川与浙商代表团一行座谈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关于2024年度青海省优秀专家拟入选人员的公示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青海西宁:职工医疗互保5年报销3725.74万元
青海省海北州:多彩民俗活动喜迎元宵佳节
24H热点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青海:三大江河出境水质保持优良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青海省黄河干流防洪二期工程获批
今年青海将建设34条(段、个)幸福河湖
青海全面推进高原水网建设 提升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
青海省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生态环境服务保障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运行工...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开展春节期间重点区域环境监管...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试点建设增添国有林场发展...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九方面措施深化全省生态环境领...
热点图片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复工热浪涌春潮 复产蓝图展新篇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茶卡盐湖春节“火热”迎客
茶卡盐湖春节“火热...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民和:灾后重建地 万象又“耕”新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从“年货经济”看经济增长新动能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万家】一家人围坐 最是好时光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
【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九曲黄河灯会,传统民俗光照河湟
【新春走基层·文化中...
发挥“专”力量 助推青海文化繁荣发展
发挥“专”力量 助推...
福利加码 青海西宁新春房博会延长至19日
福利加码 青海西宁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稀罕!长江源园区管护员巧遇胡兀鹫孵蛋

西宁晚报
2025-02-14 07:3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稀罕!长江源园区管护员巧遇胡兀鹫孵蛋

西宁晚报
2025-02-14 07:3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稀罕!长江源园区管护员巧遇胡兀鹫孵蛋

  • 2025-02-14 07:36:36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13日,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的曲麻莱县境内,发生了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生态管护员仁增在日常巡护工作中,偶然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胡兀鹫的巢穴,其中还有一枚正在孵化的蛋。这一发现实属罕见,为研究胡兀鹫的生态习性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当天,仁增在巡护至一处高山快到山顶的时候,一只成年胡兀鹫突然从他的身边起飞。他转头望去,发现了一处小洞穴,里面正是胡兀鹫的窝。仁增用手机摄像头拉近后,清晰地看到窝里有一枚蛋。“很少看到胡兀鹫的窝,孵蛋的画面就更不用说了。”仁增说道。

  胡兀鹫是一种大型猛禽,体重3.5千克—5.6千克、体长1米—1.4米,全身羽色大致为黑褐色,头黄白色,因嘴下吊着一撮乌黑的胡须而得名。它们一般栖息于海拔500米—6000米的森林、山地裸岩、高寒草甸、干草原、荒漠等地区,在非洲与亚洲的部分山地分布较广,但数量稀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据我省野生动物专家介绍,胡兀鹫的繁殖习性较为特殊。它们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偶尔也会出现3枚或1枚的情况。卵呈钝卵圆形,颜色为暗灰色或赭土色,上面布满红褐色或褐色斑点。其繁殖期为每年12月至次年5月,孵化期持续约55天至60天,一般由雌鸟承担孵化任务。通常情况下,雌性胡兀鹫会产下两枚卵,第二只雏鸟会在第一只破壳一周后出壳,体型也比第一只小很多。在食物匮乏时,小雏鸟有时会成为大雏鸟的食物,这也是它们在自然选择下的生存策略。

  胡兀鹫通常会将鸟巢筑在高山悬崖岩壁的大缝隙和岩洞中,而此次仁增发现的巢穴位于山顶,并非常见的悬崖位置,这一情况罕见。仁增深知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为了不打扰胡兀鹫的孵化过程,他立即悄然离开胡兀鹫巢穴,充分展现了生态管护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胡兀鹫在非繁殖季节,大多与兀鹫结群活动,但要比兀鹫机警得多。它们发现尸体后,并不立即上前,而是翱翔观察,然后落在50米以外的地方进行窥测,确认没有危险后,才一齐拥上聚餐,在几十分钟内将一具庞大的动物尸体吃得只剩下头、胯骨和几根大腿骨仍在草地上。有时它们发现地面上有病残体弱的旱獭、牛、羊等动物,也会一改常态,颈羽耸起,从高空夹带着呼啸的风声直接扑向目标,就像一枚“空对地”导弹。对于鼠、鼠兔和小鸟等小型动物,它们往往直接吞食。

  在现实世界中,胡兀鹫孵蛋不可能孵出藏獒,因为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然而,在蒙古族的传说中,有一个和獒犬来历相关的故事,与胡兀鹫有些关联。管护员成林多杰介绍,传说中有一种叫狗鹫的鸟,也被称为狗头雕,每年产三枚蛋,但幼鸟无法自行孵出,需要在阴历10月25日天寒地冻时,借助蛋壳冻裂的口子才能孵化。传说中,这三枚蛋,一枚会变成狗鹫,一枚会变成拴犬的铁链,一枚会变成獒犬。人们为了得到一只獒犬,会在阴历10月25日清晨,冒险攀到狗鹫栖息的高山险峰,用绳索将全身裹着毡子、双手外露的人吊进狗鹫洞穴掏蛋。一部分人在山崖下等待蛋掉落,另一部分人在山上放哨以防狗鹫袭击。人们认为从蛋中孵出的獒犬异常凶猛,能拥有这样一只獒犬是无比荣耀的事。不过,这个传说中的狗鹫是否就是胡兀鹫,目前尚无定论,且该传说并无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珍稀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此次胡兀鹫的繁殖发现,不仅是大自然赋予的珍贵画面,更是对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效的有力见证。生态管护员们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以及全社会对生态保护的重视,都为这些珍稀动物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野生动物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安居乐业,与人类和谐共处。

作者 金华山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