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记者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镇禾角日村,眼前,高效收割成熟的饲草料,经加工处理后,被压缩成一块块整齐的方形草垛,如同一座座金色的“小堡垒”,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田间,静静诉说着丰收的故事。
2024年,对于禾角日村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泽库县、宁秀镇两级党委政府携手帮扶单位青海省委组织部和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推动禾角日村畜牧业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提档升级、转型发展,开启了一条饲草料种植、良种牦牛养殖、特色畜产品销售的创新之路。
“面对养殖业发展体系不健全、饲草料供应不足、草场压力大等现实问题,结合本镇产业发展整体布局和禾角日村资源优势,建立饲草料基地,助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宁秀镇党委书记才让卡介绍,为打通种植、养殖、销售一体化畜牧产业路,2023年9月,禾角日村申报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高产稳产优质饲草产业发展项目,2024年4月,在省、州、县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努力下,总投资587.2万元,禾角日村分两期建成有机饲草料基地,基地内大面积储草棚、播种机、撒肥机、叉车、皮带运输机等设备齐全。
为提高有机饲草料生产总量,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禾角日村探索建立“草场+牲畜+饲草料”科学合理利用体系,加强畜牧业生产能力,保障优质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县委组织部从宁秀镇选派行政工作经验丰富的副镇长到禾角日村兼任村党支部书记,以便高效推动产业发展等工作。
才让卡说:“为鼓励村民积极投入饲草料基地生产,宁秀镇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鼓励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探讨,在制定牦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策略、拓展畜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帮助村民找方向、拿方案、调策略。”
“2024年下半年,受牛羊肉、饲草料等畜产品市场价格下跌影响,有机饲草料的市场价格也受到了冲击。”驻村队员李晓鹏说,面对有机饲草料销路受阻问题,驻村第一书记杨德森带队先后逐级向宁秀镇政府、泽库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黄南州农牧局、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汇报,争取拓宽饲草料销售渠道和“粮改饲”补贴等。很快,首批饲草料的打包出售,提振了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信心。
“村里推行暖季7个月托管放牧和冷季5个月养殖基地舍饲半舍饲相结合的‘7+5’牦牛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场的承载压力,改变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解决了牛羊夏肥冬瘦、季节性出栏等问题。”禾角日村党支部书记才旦加介绍,有机饲草料基地的健康发展为村畜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数据显示,禾角日村2024年村集体产业收益实现大幅增长,脱贫户人均收入17816.8元,较上年增长17.91%;易地扶贫安置点人均收入17988元。
“我们还设立了禾角日村集体农畜产品销售点,为全村畜牧产品面向市场开通了绿色通道,不仅能够减少中间环节,还能提升畜牧产品的利润空间,让村民能够从中获得更多收益。”才旦加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