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身边的感动】“他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
——记2024年第三季度孝老爱亲“青海好人”陈永红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延平
发布时间:2025-02-16 10:22:11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别着急,慢慢吃。”“你看今天又有人来看你了。多好啊!”新年前夕,家住西宁市城西区通海路街道桃李路社区的陈永红正在喂生病的老伴吃苹果,苹果是用料理机打成糊状的,一勺一勺喂进嘴里,又沿着嘴角流出来,陈永红不慌不忙地擦拭。尽管老伴听不懂陈永红在说什么,也没有任何回应,但她依旧耐心地聊着天喂着苹果糊。

  “我俩从结婚到现在将近50年,说了很多话,也有很多话没说……现在我的任务就是好好照顾老李,多陪他说说话。”陈永红看着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丈夫李振山说。

  1976年,陈永红与李振山结婚,日子过得幸福美满。2008年,陈永红发现李振山有些异样。“他总是忘记一些事儿:早晨上班前装兜里的鸡蛋忘记吃,别人问他上一餐吃的什么,他说得也不对。穿衣服的时候经常扣错扣子,有时不知道自己在哪……这种情况越来越多。”陈永红回忆。

  陈永红和儿子便带着李振山去各大医院看病。“当年对早老性痴呆症的认知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我们去看了神经科、脑科、精神科,有的医生说是精神障碍,也有的说是心理障碍。几经周折,最终被确诊为早老性痴呆症。”陈永红说。

  早老性痴呆症是老年性痴呆症的一种,这种疾病没有特效药,而且情况会越来越严重。陈永红想不明白,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丈夫怎么会得这种病。渐渐地,李振山不会自己系鞋带、拉拉链,甚至连上厕所也没有办法独立完成。

  “老李喜欢看书,我就让他给我读读书,带他去打太极拳、上老年大学,创造条件让他弹琴……想尽一切办法最终还是没有用。有一段时间他像变了一个人,脾气暴躁,总是大发雷霆。那是我最艰难的时候,心理上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身体也很疲惫。”陈永红看着熟睡的丈夫轻声说。

  有一次,陈永红和儿子带着老伴去看正在装修的房子,一不留神,老伴不见了。一路上,他们挨个问路人,并发动周边亲戚朋友寻找。经过近四个小时的焦灼找寻,体力不支的陈永红瘫软在地。终于,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找到了老伴。患病至今,李振山走丢的经历有很多次。自那以后,陈永红去哪儿都牵着老伴的手。陈永红颇感辛酸:“我了解患这种病的人都会遇到走丢的情况,刚开始我特别着急,心里接受不了,后来慢慢地习惯了,心态也变好了一些。”

  随着病情的恶化,李振山的记忆越来越不清晰,身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再加上骨折等原因,四年前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陈永红每天为李振山洗脸、刷牙、擦洗身体、换洗衣服,每隔两小时翻一次身,为了不让肌肉萎缩,她每天坚持为李振山按摩,做手脚运动。天气好时,用轮椅推着李振山出去散心、晒太阳。

  “起初吃一顿饭要花一个多小时,现在我有经验了,等饭喂进嘴里之后,赶紧在脖子处顺一顺以便更好地下咽。”陈永红边比划着边说。夜里,陈永红要起身很多次,只要李振山一出声,她立马就醒,看看李振山是不是需要什么,或者帮助他翻身、检查是否大小便。

  陈永红回忆,李振山患病16年,除了自己生病住院的时间外,她没有一天离开过丈夫。近些年,陈永红没有出过一次远门,因为走远了,她放心不下老伴。“老李躺了四年了,现在我都72岁了,身体大不如前,有时连着好几天彻夜难眠……但是只要他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陈永红说。

  “这一切,被亲朋好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一段感人的故事也被邻里知晓。有人说,在陈永红身上,看到的不仅是沉甸甸的爱,更是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和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真善美。”桃李路社区党委副书记褚银蓉说。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全省金融系统工作会议召开 罗东川出席并讲话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关于2024年度青海省优秀专家拟入选人员的公示
关于征集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的通知
青海西宁:政企银合作“贷”动就业促创业
青海西宁:看房团“开团” 好房抢先看
24H热点
【新春走基层·致敬奋斗者】坚守,在荒芜之中闪...
【新春走基层·致敬奋斗者】戈壁滩上的“花木兰”
追赶身边“那抹红”——同行眼中的“青海榜样”获...
【一线故事】斗存子英:打工人到养殖大户转型记
【新春走基层·致敬奋斗者】客运小哥的“甜蜜”工时
【身边的感动】赤诚之心映芳华——记2024年敬业奉...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万家】“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祖国好 家乡美】用爱点亮学生心灯
坚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风雪护路人
【新春走基层·致敬奋斗者】楚玛尔河畔的“追风者”
热点图片
春运背后的平安“哨兵”
春运背后的平安“哨兵”
守护春运旅途“好声音”
守护春运旅途“好声音”
青海省2025年公开考录公务员公告
青海省2025年公开考...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复工热潮起 麦香满车间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青海祁连:蛇年元宵节专场文艺演出举行
青海祁连:蛇年元宵...
【文化中国行】青海联合多省区举办“蛇年元宵大直播” 呈现民俗风情盛宴
【文化中国行】青海...
逐梦冰雪 绽放亚冬
逐梦冰雪 绽放亚冬
【乡村振兴在青海】禾角日村的金色“堡垒”
【乡村振兴在青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身边的感动】“他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
——记2024年第三季度孝老爱亲“青海好人”陈永红

青海日报
2025-02-16 10:2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身边的感动】“他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
——记2024年第三季度孝老爱亲“青海好人”陈永红

青海日报
2025-02-16 10:2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身边的感动】“他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
——记2024年第三季度孝老爱亲“青海好人”陈永红

  • 2025-02-16 10:22:11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别着急,慢慢吃。”“你看今天又有人来看你了。多好啊!”新年前夕,家住西宁市城西区通海路街道桃李路社区的陈永红正在喂生病的老伴吃苹果,苹果是用料理机打成糊状的,一勺一勺喂进嘴里,又沿着嘴角流出来,陈永红不慌不忙地擦拭。尽管老伴听不懂陈永红在说什么,也没有任何回应,但她依旧耐心地聊着天喂着苹果糊。

  “我俩从结婚到现在将近50年,说了很多话,也有很多话没说……现在我的任务就是好好照顾老李,多陪他说说话。”陈永红看着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丈夫李振山说。

  1976年,陈永红与李振山结婚,日子过得幸福美满。2008年,陈永红发现李振山有些异样。“他总是忘记一些事儿:早晨上班前装兜里的鸡蛋忘记吃,别人问他上一餐吃的什么,他说得也不对。穿衣服的时候经常扣错扣子,有时不知道自己在哪……这种情况越来越多。”陈永红回忆。

  陈永红和儿子便带着李振山去各大医院看病。“当年对早老性痴呆症的认知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我们去看了神经科、脑科、精神科,有的医生说是精神障碍,也有的说是心理障碍。几经周折,最终被确诊为早老性痴呆症。”陈永红说。

  早老性痴呆症是老年性痴呆症的一种,这种疾病没有特效药,而且情况会越来越严重。陈永红想不明白,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丈夫怎么会得这种病。渐渐地,李振山不会自己系鞋带、拉拉链,甚至连上厕所也没有办法独立完成。

  “老李喜欢看书,我就让他给我读读书,带他去打太极拳、上老年大学,创造条件让他弹琴……想尽一切办法最终还是没有用。有一段时间他像变了一个人,脾气暴躁,总是大发雷霆。那是我最艰难的时候,心理上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身体也很疲惫。”陈永红看着熟睡的丈夫轻声说。

  有一次,陈永红和儿子带着老伴去看正在装修的房子,一不留神,老伴不见了。一路上,他们挨个问路人,并发动周边亲戚朋友寻找。经过近四个小时的焦灼找寻,体力不支的陈永红瘫软在地。终于,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找到了老伴。患病至今,李振山走丢的经历有很多次。自那以后,陈永红去哪儿都牵着老伴的手。陈永红颇感辛酸:“我了解患这种病的人都会遇到走丢的情况,刚开始我特别着急,心里接受不了,后来慢慢地习惯了,心态也变好了一些。”

  随着病情的恶化,李振山的记忆越来越不清晰,身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再加上骨折等原因,四年前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陈永红每天为李振山洗脸、刷牙、擦洗身体、换洗衣服,每隔两小时翻一次身,为了不让肌肉萎缩,她每天坚持为李振山按摩,做手脚运动。天气好时,用轮椅推着李振山出去散心、晒太阳。

  “起初吃一顿饭要花一个多小时,现在我有经验了,等饭喂进嘴里之后,赶紧在脖子处顺一顺以便更好地下咽。”陈永红边比划着边说。夜里,陈永红要起身很多次,只要李振山一出声,她立马就醒,看看李振山是不是需要什么,或者帮助他翻身、检查是否大小便。

  陈永红回忆,李振山患病16年,除了自己生病住院的时间外,她没有一天离开过丈夫。近些年,陈永红没有出过一次远门,因为走远了,她放心不下老伴。“老李躺了四年了,现在我都72岁了,身体大不如前,有时连着好几天彻夜难眠……但是只要他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陈永红说。

  “这一切,被亲朋好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一段感人的故事也被邻里知晓。有人说,在陈永红身上,看到的不仅是沉甸甸的爱,更是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和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真善美。”桃李路社区党委副书记褚银蓉说。

作者 李延平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