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文化旅游
“非遗”点亮西宁新春文旅市场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倪晓颖
发布时间:2025-02-17 08:32:36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16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春节期间,西宁市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共策划推出14大类39项2000余场精彩纷呈、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以“请进来”和“走出去”方式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广大市民游客奉献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大餐,累计引流近千万人次。

  期间,邀请国家级非遗项目英歌舞来宁参与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巡游活动,与鲁沙尔高跷、大通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滚灯、顶灯、太平鼓、霸王鞭等20余项非遗项目同台竞技,让市民游客领略中华战舞的魅力。邀请全国“南狮”争霸赛铜奖团队与传统“北狮”团队切磋展演。以东西部协作为载体举办的丹噶尔古城双宁双灯展,在呈现湟源排灯集雕刻、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羊皮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多元特色的同时,引入工艺精湛、造型典雅、色彩明洁的秦淮花灯,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梦幻联动。

  充分发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芯级”作用,与省内各市州及周边省市开展文化交流互动,在西宁开展年货大集活动,在为商圈引流的同时,宣推了市州特色农畜产品,激发了消费新活力。邀请甘肃醉关公团队在西宁多个大型商圈进行交流演出,参演人数200余人次,观众人数近7万人次。

  与此同时,国家级非遗项目鲁沙尔高跷再次与河南卫视合作,走进洛邑古城参加《元宵奇妙游》节目录制,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交往交流。湟源排灯项目受邀参加非遗司主办的2025年非遗晚会和全国2025年“非遗贺新春——点亮中国灯”全国主会场(自贡)活动;双宁双灯展实现西宁和南京的双城联动,30个湟源排灯、10幅灯架跨越2000公里走进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向南京市民和游客展示河湟非遗的独特魅力。丹噶尔皮绣传统技艺亮相乌兰巴托,参加2025“欢乐春节”——“山宗水源大美青海”走进乌兰巴托电影周活动,有效推动了河湟特色文化产品和非遗项目的传播与推广。

推荐阅读
吴晓军参加指导民和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
罗东川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调研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公开考录公务员 人民警察 司法辅助人员公告
关于2024年度青海省优秀专家拟入选人员的公示
青海西宁:新型显示产业园一期项目进展顺利
青海海东: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 稳岗增收
24H热点
青藏公路零公里起点为何设在这里
“非遗”点亮西宁新春文旅市场
【文化中国行】用岁月酿出青海味道
青海2025年春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异彩纷呈
长江文化传承绘画创意专题展在青海省图书馆开展
2024年青海省旅游总收入516.59亿元
【新春走基层】花灯耀西宁 祥和闹元宵
青海省博物馆举办“重造非遗”活动庆贺元宵佳节
【新春走基层】酥油花开:非遗技艺拥抱高光时刻—...
【一线传真】文史馆:了解青海人民政协的窗口
热点图片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春日下乡行,尖巴昂村启新程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文化中国行】用岁月酿出青海味道
【文化中国行】用岁...
春运背后的平安“哨兵”
春运背后的平安“哨兵”
守护春运旅途“好声音”
守护春运旅途“好声音”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复工热潮起 麦香满车间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青海祁连:蛇年元宵节专场文艺演出举行
青海祁连:蛇年元宵...
【文化中国行】青海联合多省区举办“蛇年元宵大直播” 呈现民俗风情盛宴
【文化中国行】青海...
逐梦冰雪 绽放亚冬
逐梦冰雪 绽放亚冬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非遗”点亮西宁新春文旅市场

青海日报
2025-02-17 08:3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非遗”点亮西宁新春文旅市场

青海日报
2025-02-17 08:3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非遗”点亮西宁新春文旅市场

  • 2025-02-17 08:32:36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16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春节期间,西宁市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共策划推出14大类39项2000余场精彩纷呈、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以“请进来”和“走出去”方式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广大市民游客奉献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大餐,累计引流近千万人次。

  期间,邀请国家级非遗项目英歌舞来宁参与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巡游活动,与鲁沙尔高跷、大通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滚灯、顶灯、太平鼓、霸王鞭等20余项非遗项目同台竞技,让市民游客领略中华战舞的魅力。邀请全国“南狮”争霸赛铜奖团队与传统“北狮”团队切磋展演。以东西部协作为载体举办的丹噶尔古城双宁双灯展,在呈现湟源排灯集雕刻、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羊皮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多元特色的同时,引入工艺精湛、造型典雅、色彩明洁的秦淮花灯,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梦幻联动。

  充分发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芯级”作用,与省内各市州及周边省市开展文化交流互动,在西宁开展年货大集活动,在为商圈引流的同时,宣推了市州特色农畜产品,激发了消费新活力。邀请甘肃醉关公团队在西宁多个大型商圈进行交流演出,参演人数200余人次,观众人数近7万人次。

  与此同时,国家级非遗项目鲁沙尔高跷再次与河南卫视合作,走进洛邑古城参加《元宵奇妙游》节目录制,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交往交流。湟源排灯项目受邀参加非遗司主办的2025年非遗晚会和全国2025年“非遗贺新春——点亮中国灯”全国主会场(自贡)活动;双宁双灯展实现西宁和南京的双城联动,30个湟源排灯、10幅灯架跨越2000公里走进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向南京市民和游客展示河湟非遗的独特魅力。丹噶尔皮绣传统技艺亮相乌兰巴托,参加2025“欢乐春节”——“山宗水源大美青海”走进乌兰巴托电影周活动,有效推动了河湟特色文化产品和非遗项目的传播与推广。

作者 倪晓颖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