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三个月前,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积极倾听市民心声,为破解机动车停车秩序管理难题,推出一系列极具人性化的创新举措:在全市范围内精心规划出166个如厕临时停车泊位,允许驾驶人15分钟临时停车时限,直击停车如厕难痛点;同时设置24处“雪豹版”便民出行车站,为网约车乘客与司机搭建起便捷对接的港湾,化解热点区域打车困境。如今,三个月时间过去了,这些便民措施成效如何?是否赢得了司机与市民的认可?记者实地走访,收获满满好评。
“临停泊位让我们跑车更踏实了!”
在西宁市湟中路的一处公厕附近,记者看到,新增设的如厕临时停车泊位上,车辆有序停放,司机们快速完成如厕后迅速驶离,限时停车位的使用率较高,且未出现长时间占用的情况。这一变化,让不少司机赞不绝口。
“以前跑车时,上厕所停车是个大难题。虽然市区内公厕很多,但停车却没地儿。着急的时候,为了上厕所只能违停,既给其他车辆带来不好示范,还得担心被贴罚单,整个人慌慌张张的。现在有了如厕临停泊位,我们不用再为这事发愁,心里踏实多了。”出租车司机冶师傅说。
网约车司机马师傅也对这项举措连连称赞:“这项措施真是实实在在地方便了我们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刚开始还以为只有零星几个点位,后来发现这些如厕临停泊位遍布全市,无论接到多远的单子,想上厕所时只需在地图上导航到最近的厕所,再也不用担心违停的问题了。15分钟的时间设置也很合理。”
绣花功夫管好了民生小事
满意不满意,群众最有发言权。据统计,2024年司机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滴滴、文明西宁随手拍以及西宁交警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反映“如厕难”的诉求,从月均上百件到2024年12月基本清零(2024全年共1409件,其中,1月至11月1403件,月均128件;12月仅6件);经网络问卷调查统计,出租车、网约车驾驶人对如厕临停泊位的施划和覆盖率满意度达到95.1%。
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在设置如厕临停泊位的过程中,他们充分考虑了道路通行能力和停车需求之间的平衡。通过前期座谈会听取民意、中期实地调研分析,最终筛选出既能设置如厕临停泊位又不影响交通的道路进行泊位设置。每处临停点设置3至5个车位不等,既保证了司机们的停车需求,又避免了因停车过多而引发的交通拥堵。初期设置了145个临停泊位,根据停车如厕流量,后续增加了21个泊位,如今全市共有166个如厕临停泊位。同时,联合出租车管理公司、网约车运营平台、主流导航软件等,通过电子地图标注等方式,向司机群体推广普及“如厕专用”停车泊位的位置、可停时长等信息。
“我们希望广大市民和司机积极配合限时停车制度,遵守交通法规和停车秩序,勿长时间占用临时停车位,把便利留给需要的人。”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工作人员强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这项惠民举措发挥作用。”
民生小事,城市大情。西宁交警部门急司机之所“急”,背后是绣花般的精细管理和服务。一个个临停泊位,不仅解决了司机的燃眉之急,也展现了城市管理的温度和智慧。
“雪豹版”便民车站打造有序打车新环境
西宁的街道上车流如织。记者在城东区一处商圈的“雪豹版”便民出行车站看到,车站设计简洁大方,标识清晰明了。乘客们耐心地在车站等候,网约车辆接到人后即停即走,整个画面秩序井然。
“我们有了固定的停靠点,乘客也更容易找到我们,我们也能更快速地接到乘客。”网约车司机李师傅说。“以前一打到车,害怕定位不准就得打电话告诉司机具体位置,很麻烦。尤其是冬天,长时间等车很冷。现在点开平台直接打车定位车站,看到司机快到了就走到车站,不到几分钟就出发了。真的很方便!”乘客王买言说。
据统计,自便民车站投入以来,有效缓解了热点地区“打车难”问题,推动网约车平台应答率提升了8.26%、取消率降低了6.44%。便民车站的设置,不仅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也优化了网约车司机的运营效率。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遇到了几位正在路边等车的市民。他们纷纷对“雪豹版”便民出行车站的设置表示赞赏。这些车站不仅方便了网约车乘客和司机,还有效改善了路边的停车秩序。作为热门商圈,这里人流量大、车流量密集,以往因打车定位不准确等问题,网约车和乘客常常“互相找不到”,导致车辆长时间等待并造成交通拥堵。现在,随着便民车站的设立,违停现象明显减少,道路变得更加通畅,市民的出行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166个如厕临时停车泊位、24个便民出行车站,是西宁交警对道路交通秩序精细化人性化管理的生动体现。这些细微之处的改变,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西宁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对于民众需求的深切关怀。寒风凛冽,但这些贴心的便民举措如同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位司机和市民的心,也让西宁这座城市洋溢着浓浓的温情与暖意,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