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三江源国家公园现野牦牛大种群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金华山
发布时间:2025-02-18 07:24:27
编辑:何继红
 才仁多杰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1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曲麻莱县境内,管护员兼摄影师才仁多杰在日常巡护中,拍摄到了一个种群数量超过200头的野牦牛大种群。这一壮观景象不仅展示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的活力,也彰显了近年来青海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野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生活在海拔3000米至6000米的高山草甸和高山荒漠地带,以耐寒、耐饥渴的特性著称。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牦牛种群得以自由繁衍和生活,得益于这里丰富的植被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才仁多杰拍摄的画面显示,野牦牛在广袤的草原上自由漫步,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抬头远望,展现出一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宁静画面。

  我省相关野生动物专家表示,野牦牛不仅是三江源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的活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被更新,同时为其他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野牦牛的存在还反映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程度。随着野牦牛种群数量的增加,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野牦牛的繁殖周期相对较长,通常每2年至3年繁殖一次。繁殖季节一般在秋季,母牛的妊娠期约为9个月,次年春季产仔。由于繁殖率较低,野牦牛种群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措施的加强,野牦牛的栖息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种群数量也逐渐恢复。

  近年来,青海省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江源国家公园通过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了对重点生态区域的全方位实时监测。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生态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三江源国家公园还通过生态修复、社区参与等多种方式,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野生动物种群的繁衍。

  在一系列保护措施的推动下,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除了野牦牛外,藏羚羊的数量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如今的7万多只。此外,雪豹、金钱豹、黑颈鹤等珍稀物种也频繁出现在监测范围内。

  此次超过200头的野牦牛大种群现身三江源国家公园,不仅是对当地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诠释。我省将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栖息环境。

推荐阅读
吴晓军参加指导民和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
罗东川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调研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公开考录公务员 人民警察 司法辅助人员公告
关于2024年度青海省优秀专家拟入选人员的公示
西宁新型显示产业园一期主体封顶
青海海东:按下春耕春播农资“保供键”
24H热点
西北领先 我省国家级绿色工厂达54家
全国首次 我省自主培育藜麦种子实现出口
【先锋力量】党建引领焕发基层治理新气象
【先锋力量】“党建红+志愿红”让基层治理有温度
【党旗领航】机关党建领航向 砥砺前行创佳绩——20...
【乡村振兴在青海】尕么堂村土鸡“啄”出致富新路子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签约一人 履约一人 做实...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当好家庭健康守门人——...
青海黄南森林滋养城乡生态
青海海西办好19件惠民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热点图片
西宁医疗服务体系又添新成员
西宁医疗服务体系又...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移居”变“宜居” 家园焕新颜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生态观察】大美青海 生灵家园
【生态观察】大美青...
青藏公路零公里起点为何设在这里
青藏公路零公里起点...
6000余套优质房源 十多个部门现场服务 房博会便民更惠民
6000余套优质房源 十...
【祖国好 家乡美】从冰封到复苏的生态守护之旅
【祖国好 家乡美】从...
【新春走基层】青海西宁:三个月后看成效,这项便民措施获高赞
【新春走基层】青海...
青海西宁:提档升级 西宁商圈释放新活力
青海西宁:提档升级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三江源国家公园现野牦牛大种群

西宁晚报
2025-02-18 07:2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三江源国家公园现野牦牛大种群

西宁晚报
2025-02-18 07:2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三江源国家公园现野牦牛大种群

  • 2025-02-18 07:24:27
  • 来源:西宁晚报
 才仁多杰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1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曲麻莱县境内,管护员兼摄影师才仁多杰在日常巡护中,拍摄到了一个种群数量超过200头的野牦牛大种群。这一壮观景象不仅展示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的活力,也彰显了近年来青海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野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生活在海拔3000米至6000米的高山草甸和高山荒漠地带,以耐寒、耐饥渴的特性著称。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牦牛种群得以自由繁衍和生活,得益于这里丰富的植被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才仁多杰拍摄的画面显示,野牦牛在广袤的草原上自由漫步,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抬头远望,展现出一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宁静画面。

  我省相关野生动物专家表示,野牦牛不仅是三江源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的活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被更新,同时为其他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野牦牛的存在还反映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程度。随着野牦牛种群数量的增加,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野牦牛的繁殖周期相对较长,通常每2年至3年繁殖一次。繁殖季节一般在秋季,母牛的妊娠期约为9个月,次年春季产仔。由于繁殖率较低,野牦牛种群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措施的加强,野牦牛的栖息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种群数量也逐渐恢复。

  近年来,青海省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江源国家公园通过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了对重点生态区域的全方位实时监测。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生态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三江源国家公园还通过生态修复、社区参与等多种方式,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野生动物种群的繁衍。

  在一系列保护措施的推动下,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除了野牦牛外,藏羚羊的数量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如今的7万多只。此外,雪豹、金钱豹、黑颈鹤等珍稀物种也频繁出现在监测范围内。

  此次超过200头的野牦牛大种群现身三江源国家公园,不仅是对当地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诠释。我省将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栖息环境。

作者 金华山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