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文化旅游
【文化中国行】湟源县以“非遗年”为媒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晴空
发布时间:2025-02-18 07:38:55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25年春节,意义重大,这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湟源县在春节期间,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全方位展示当地特色文化,推动文化交融与发展。

  第二届“双宁双灯展”格外出彩

  湟源县牵手南京共同举办第二届“双宁双灯展”,将国家级非遗“秦淮花灯”与“湟源排灯”同时展现在湟源丹噶尔古城和江苏秦淮老门东。30组湟源排灯、10副灯架远赴南京老门东,展现西部非遗魅力。同时,“缘起丹城”等主题灯组亮相古城,促进两地文化在“古城墙上”交融。此外,湟源相关文化项目还参与了《2025年非遗晚会》和“非遗贺新春 点亮中国灯”全国主会场活动。

  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产品及非遗活动

  春节期间,湟源县组织多家企业参加西宁市文化产品体验中心选品会。湟源排灯、香包、陈醋等非遗项目及青绣工坊参与青海省“非遗贺新春 我的青海年”新春非遗展演及“非遗年货购物月”活动。在“欢乐春节——山宗水源大美青海”走进乌兰巴托电影周活动中,丹噶尔皮绣传统技艺惊艳亮相,助力中蒙文化交流,推动湟源特色文化产品和非遗项目传播。

  社火展演促进本地文化交流

  “两节”前后,湟源县光华村高跷表演队参加了“侨贺新春——2025年迎新春文艺演出”和南川特大桥打卡巡游活动。300余名演职人员参与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巡游,申中乡庙沟村400余人的社火队赴城中区参加交流展演。这些活动展示了湟源传统民间社火的魅力,促进了河湟文化融合,让市民感受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

  多维宣传助力湟源文化“出圈”

  “两节”期间,发布冬春季旅游及传统节日活动推介信息29条,浏览量7186次,制作推广“山宗水源大美青海”“非遗过大年”“唐蕃古道·日月湟源”相关主题短视频16部,抖音、视频号总阅览量达17万余次,点赞7000余次。

  人民网、新华社等权威媒体转发13次,浏览量160余万。《湟源社火薪火相传,带你领略非遗魅力》《此间年味何处觅,尽在古城欢乐中》等内容深受群众好评,单视频转发量破千,浏览量破万。湟源县通过整合宣传资源、拓宽交流路径,让更多人了解湟源特色文化。

推荐阅读
吴晓军参加指导民和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
罗东川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调研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公开考录公务员 人民警察 司法辅助人员公告
关于2024年度青海省优秀专家拟入选人员的公示
西宁新型显示产业园一期主体封顶
青海海东:按下春耕春播农资“保供键”
24H热点
青藏公路零公里起点为何设在这里
“非遗”点亮西宁新春文旅市场
【文化中国行】用岁月酿出青海味道
青海2025年春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异彩纷呈
长江文化传承绘画创意专题展在青海省图书馆开展
2024年青海省旅游总收入516.59亿元
【新春走基层】花灯耀西宁 祥和闹元宵
青海省博物馆举办“重造非遗”活动庆贺元宵佳节
【新春走基层】酥油花开:非遗技艺拥抱高光时刻—...
【一线传真】文史馆:了解青海人民政协的窗口
热点图片
【图说】从“坐诊”到“走诊”
【图说】从“坐诊”...
青海民和:15万公斤春播麦种穿上“防护服”
青海民和:15万公斤...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行走在春天里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青海互助:提“早”行动保春耕
青海互助:提“早”...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省光伏光热项目迎着春天的暖阳加紧建设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西宁医疗服务体系又添新成员
西宁医疗服务体系又...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移居”变“宜居” 家园焕新颜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生态观察】大美青海 生灵家园
【生态观察】大美青...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文化中国行】湟源县以“非遗年”为媒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西宁晚报
2025-02-18 07: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文化中国行】湟源县以“非遗年”为媒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西宁晚报
2025-02-18 07: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文化中国行】湟源县以“非遗年”为媒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 2025-02-18 07:38:55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25年春节,意义重大,这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湟源县在春节期间,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全方位展示当地特色文化,推动文化交融与发展。

  第二届“双宁双灯展”格外出彩

  湟源县牵手南京共同举办第二届“双宁双灯展”,将国家级非遗“秦淮花灯”与“湟源排灯”同时展现在湟源丹噶尔古城和江苏秦淮老门东。30组湟源排灯、10副灯架远赴南京老门东,展现西部非遗魅力。同时,“缘起丹城”等主题灯组亮相古城,促进两地文化在“古城墙上”交融。此外,湟源相关文化项目还参与了《2025年非遗晚会》和“非遗贺新春 点亮中国灯”全国主会场活动。

  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产品及非遗活动

  春节期间,湟源县组织多家企业参加西宁市文化产品体验中心选品会。湟源排灯、香包、陈醋等非遗项目及青绣工坊参与青海省“非遗贺新春 我的青海年”新春非遗展演及“非遗年货购物月”活动。在“欢乐春节——山宗水源大美青海”走进乌兰巴托电影周活动中,丹噶尔皮绣传统技艺惊艳亮相,助力中蒙文化交流,推动湟源特色文化产品和非遗项目传播。

  社火展演促进本地文化交流

  “两节”前后,湟源县光华村高跷表演队参加了“侨贺新春——2025年迎新春文艺演出”和南川特大桥打卡巡游活动。300余名演职人员参与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巡游,申中乡庙沟村400余人的社火队赴城中区参加交流展演。这些活动展示了湟源传统民间社火的魅力,促进了河湟文化融合,让市民感受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

  多维宣传助力湟源文化“出圈”

  “两节”期间,发布冬春季旅游及传统节日活动推介信息29条,浏览量7186次,制作推广“山宗水源大美青海”“非遗过大年”“唐蕃古道·日月湟源”相关主题短视频16部,抖音、视频号总阅览量达17万余次,点赞7000余次。

  人民网、新华社等权威媒体转发13次,浏览量160余万。《湟源社火薪火相传,带你领略非遗魅力》《此间年味何处觅,尽在古城欢乐中》等内容深受群众好评,单视频转发量破千,浏览量破万。湟源县通过整合宣传资源、拓宽交流路径,让更多人了解湟源特色文化。

作者 晴空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