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她想在西北大地种下一颗颗“星星”
作者:李延绯
发布时间:2025-02-27 07:36:28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聊起支教的初衷,葛智靓对西海全媒体记者说,大学期间看到往届支教团老师们参与拍摄制作的微电影,画面中孩子们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那一刻她暗自下定了决心,要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在支教日记里,葛智靓写下了自己的心愿:“努力在西北大地种下一颗颗如你们一般明亮的星星。”

  2月22日,在乘坐6个小时大巴车、10多个小时动车,历经1500多公里的路程后,00后姑娘葛智靓回到了她久久牵挂的地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民族小学。

QQ图片20250227063222葛智靓在给同学们上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西部计划号召的鼓舞下,2024年夏天,葛智靓成为了河北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

  聊起支教的初衷,葛智靓对西海全媒体记者说,大学期间看到往届支教团老师们参与拍摄制作的微电影,画面中孩子们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那一刻她暗自下定了决心,要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本科学医的葛智靓利用课余时间考取了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毕业前夕,她通过笔试、面试选拔,成为了西部计划的一名志愿者,支教的学校是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民族小学。

  “很多年前,我来青海旅游,这里的风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没想到多年以后,我会以这样的一种身份再次回到这片土地。”葛智靓说。

  “借此记录分享我在青海留下的青春印记”

  为了能留住这段时光,葛智靓通过视频和文字,记录在青海一年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

  2024年8月1日,结束2024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岗前培训后,葛智靓写下了她的第一篇支教日记:来到共和县的第一天,最大的感受是地广人稀。这里的夜晚,星星明亮璀璨,像是眨着眼睛,我想让亲朋好友都能看到,可是我拍不出来。

  干燥的气候,让葛智靓在刚来的那段时间经常流鼻血。不会说也听不懂的方言,让她的交流有了障碍,得通过学校的老师帮忙“翻译”。

  葛智靓说,她所记录的视频被许多当地群众看到,大家会给她点赞,会私信留言询问她是否适应环境,是否需要帮助,有人还会给她一些保护身体健康和适应当地生活的建议。陌生网友也会在视频下给她加油点赞,这让她倍感温暖。

  2024年9月1日,葛智靓在支教日记中写道:开学第一天,孩子们争先跟我打招呼,问着老师好,在我心里,你们就是在这片西部土地上开出的朵朵鲜花,我想带你们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奔赴西部支教的小小大人,借此记录分享我在青海留下的青春印记。”这是葛智靓个人短视频平台的自我简介。

QQ图片20250227063230葛智靓和学生们合影。

  “我的理想和情怀落地了”

  来到倒淌河镇民族小学后,葛智靓负责教授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和科学。她还会和其他志愿者协同做好团队工作,包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开展兴趣课堂、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此外,葛智靓还会参与主持学校节日活动。

  “孩子们都很有童趣,每次见到我都会问好,会送给我各种各样的小纸条、贺卡。有时候,孩子们吃完橘子,会做成橘子碗,询问我做得好不好看。”葛智靓说,课余时间,她还体验了学跳锅庄舞、参加藏式婚礼,这些民俗风情和当地特色的文化,让她把青海当作了第二故乡。

  2024年11月30日,倒淌河镇的初雪如约而至,葛智靓在短视频平台记录了她与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的场景。

  “孩子们,老师已经来青海4个多月,支教的理想主义色彩慢慢褪去,日常的工作与挑战才是我来这里的意义,我突然有些欣喜,我的理想和情怀落地了。”她在支教日记里写道。

  回顾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半年以来的经历,葛智靓认为自己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她更加确信,到西部来、到基层来,是正确的选择。

  “我深切感受到了当地群众以及千千万万与我同行伙伴的热情与关心,以及大家对当地教育事业的支持,而这些离不开一届一届支教团成员的传承,我将在剩下的时间里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用更饱满的热情去投身于志愿,投身于支教,投身于青海。”葛智靓说。

  “老师,什么是支教呀?”“亲爱的宝贝,支教就是老师从河北来到了青海,就是未来一年我们的互相陪伴呀。”这是葛智靓刚来青海时和学生们的对话。

  在支教日记里,葛智靓写下了自己的心愿:“努力在西北大地种下一颗颗如你们一般明亮的星星。”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省政府召开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 罗东川出席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2025年“春风行动”省级专场招聘活动公告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仟户牧场”春潮涌 |黄河岸边农事忙
果洛:多点发力促消费 激活经济新引擎
24H热点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返乡逐梦 青春无悔——...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许红霞:小身板蕴藏大能量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王国栋:扎根基...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扎根基层 绽放奋斗之花——...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政协委员王昆:以专业与...
【致敬闪闪发光的我们】罗珺:公益诉讼只有进行时
【新春走基层】“95后”李斌,从普通焊工到技术尖...
【身边的感动】“他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记2...
【新春走基层·致敬奋斗者】坚守,在荒芜之中闪闪发光
【新春走基层·致敬奋斗者】戈壁滩上的“花木兰”
热点图片
“爱心积分超市”兑出文明新风尚
“爱心积分超市”兑...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马上办”到“加速办”:青海树起绿算项目的“服务标杆”——从“中国联通·阿里云万卡绿色算力”项目看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蓝图(中)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风光起瀚海 绿电送八桂——写在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开工之际
风光起瀚海 绿电送八...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富裕之地”话幸福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西宁从避暑胜地到旅游热都的华丽转身——探秘西宁“避暑旅居”魅力系列报道之二
西宁从避暑胜地到旅...
我省首次监测到黑颈鹤等鸟类越冬
我省首次监测到黑颈...
西海在哪里——探寻《哪吒2》背后的青海元素(一)
西海在哪里——探寻...
【党旗领航】凝心铸魂强根基 赋能发展添动力——2024年青海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综述
【党旗领航】凝心铸...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她想在西北大地种下一颗颗“星星”

西海都市报
2025-02-27 07:3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她想在西北大地种下一颗颗“星星”

西海都市报
2025-02-27 07:3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她想在西北大地种下一颗颗“星星”

  • 2025-02-27 07:36:28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聊起支教的初衷,葛智靓对西海全媒体记者说,大学期间看到往届支教团老师们参与拍摄制作的微电影,画面中孩子们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那一刻她暗自下定了决心,要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在支教日记里,葛智靓写下了自己的心愿:“努力在西北大地种下一颗颗如你们一般明亮的星星。”

  2月22日,在乘坐6个小时大巴车、10多个小时动车,历经1500多公里的路程后,00后姑娘葛智靓回到了她久久牵挂的地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民族小学。

QQ图片20250227063222葛智靓在给同学们上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西部计划号召的鼓舞下,2024年夏天,葛智靓成为了河北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

  聊起支教的初衷,葛智靓对西海全媒体记者说,大学期间看到往届支教团老师们参与拍摄制作的微电影,画面中孩子们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那一刻她暗自下定了决心,要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本科学医的葛智靓利用课余时间考取了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毕业前夕,她通过笔试、面试选拔,成为了西部计划的一名志愿者,支教的学校是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民族小学。

  “很多年前,我来青海旅游,这里的风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没想到多年以后,我会以这样的一种身份再次回到这片土地。”葛智靓说。

  “借此记录分享我在青海留下的青春印记”

  为了能留住这段时光,葛智靓通过视频和文字,记录在青海一年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

  2024年8月1日,结束2024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岗前培训后,葛智靓写下了她的第一篇支教日记:来到共和县的第一天,最大的感受是地广人稀。这里的夜晚,星星明亮璀璨,像是眨着眼睛,我想让亲朋好友都能看到,可是我拍不出来。

  干燥的气候,让葛智靓在刚来的那段时间经常流鼻血。不会说也听不懂的方言,让她的交流有了障碍,得通过学校的老师帮忙“翻译”。

  葛智靓说,她所记录的视频被许多当地群众看到,大家会给她点赞,会私信留言询问她是否适应环境,是否需要帮助,有人还会给她一些保护身体健康和适应当地生活的建议。陌生网友也会在视频下给她加油点赞,这让她倍感温暖。

  2024年9月1日,葛智靓在支教日记中写道:开学第一天,孩子们争先跟我打招呼,问着老师好,在我心里,你们就是在这片西部土地上开出的朵朵鲜花,我想带你们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奔赴西部支教的小小大人,借此记录分享我在青海留下的青春印记。”这是葛智靓个人短视频平台的自我简介。

QQ图片20250227063230葛智靓和学生们合影。

  “我的理想和情怀落地了”

  来到倒淌河镇民族小学后,葛智靓负责教授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和科学。她还会和其他志愿者协同做好团队工作,包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开展兴趣课堂、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此外,葛智靓还会参与主持学校节日活动。

  “孩子们都很有童趣,每次见到我都会问好,会送给我各种各样的小纸条、贺卡。有时候,孩子们吃完橘子,会做成橘子碗,询问我做得好不好看。”葛智靓说,课余时间,她还体验了学跳锅庄舞、参加藏式婚礼,这些民俗风情和当地特色的文化,让她把青海当作了第二故乡。

  2024年11月30日,倒淌河镇的初雪如约而至,葛智靓在短视频平台记录了她与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的场景。

  “孩子们,老师已经来青海4个多月,支教的理想主义色彩慢慢褪去,日常的工作与挑战才是我来这里的意义,我突然有些欣喜,我的理想和情怀落地了。”她在支教日记里写道。

  回顾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半年以来的经历,葛智靓认为自己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她更加确信,到西部来、到基层来,是正确的选择。

  “我深切感受到了当地群众以及千千万万与我同行伙伴的热情与关心,以及大家对当地教育事业的支持,而这些离不开一届一届支教团成员的传承,我将在剩下的时间里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用更饱满的热情去投身于志愿,投身于支教,投身于青海。”葛智靓说。

  “老师,什么是支教呀?”“亲爱的宝贝,支教就是老师从河北来到了青海,就是未来一年我们的互相陪伴呀。”这是葛智靓刚来青海时和学生们的对话。

  在支教日记里,葛智靓写下了自己的心愿:“努力在西北大地种下一颗颗如你们一般明亮的星星。”

作者 李延绯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