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党风廉政
【党建新论】坚决铲除“微腐败”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杨燕玲
发布时间:2025-03-04 07:58:32
编辑:马琦雯

  “微腐败”是基层权力运行中存在的违纪违法现象,指公职人员或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在小微权力范围内谋取私利或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这类腐败主要表现在公款私用请客送礼、克扣土地补偿款、挪用发展资金、利用职务关系为亲属办理低保等。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时代的到来为“微腐败”披上了“隐形外衣”。电子红包替代了现金交易,虚拟礼品消解了物理证据,移动支付工具让利益输送更趋隐蔽。

  “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若要根治“微腐败”,就必须借助先进技术手段精准识别腐败问题,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激活监督效能,将分散的“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构建起系统性的防治体系,决不给“微腐败”留下生存空间。

  从各地查处的案件来看,“蝇贪蚁腐”多发生在基层一线。特别是民生领域的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居多,直接侵害群众利益。需建立常态化民意收集机制,通过开展“微权力”清单公示等方式,使群众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决策流程、资金分配等事项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完善实名举报保护与激励机制,消除群众顾虑,形成良性机制。同时,突出案件震慑作用,对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对严重案件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监管失职行为。还要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形成“伸手必被捉”的心理威慑。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当前,数字技术空前发展,相关部门也要及时创新监督技术手段,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廉政风险预警模型。整合民政、财政、审计等多部门数据,对异常资金流动、重复领取补贴等行为进行智能筛查。也可推行“互联网+监督”平台,实现惠民政策落实、工程项目进展等信息的可视化查询,通过数据的异常变动发现隐蔽问题线索,破解传统监督的信息滞后难题。

  铲除“微腐败”不仅要在制度体系、监督执纪上发力,更重要的是深入传承廉洁文化精神内涵,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形成持久的、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比如建立分层次、场景化的廉政教育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公职人员开展“小微权力”运行规范培训,开展常态化教育。同时,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通过评选“清风家庭”、设立“廉情驿站”等方式,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氛围。

  整治“蝇贪蚁腐”既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也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必答题。当制度铁笼越扎越紧、监督探头越装越密、廉洁文化越植越深,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升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指数,才能筑牢党长期执政的根基,让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个群众。

推荐阅读
吴晓军在省法院省检察院调研
罗东川:以自我革命精神引领海西高质量发展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青海省2025年“春风行动”省级专场招聘活动公告
海西1.8亿元专项资金激活中小企业"一池春水"
海南州:"点对点、一站式"务工服务成效显著
24H热点
【先锋力量】纪检干部“充电蓄能”开启监督新征程
【先锋力量】旁听庭审让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先锋力量】纪检干部“充电蓄能”开启监督新征程
【党旗领航】清风拂海西——严惩蝇贪蚁腐 厚植民生...
【党建新论】坚决铲除“微腐败”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重回上鲁尔加,用去年的...
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党员干部旁听庭审 身边事警醒身边人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青海湟中:卜家台村“一...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青海省湟源县:加强农作...
热点图片
格尔木铁路货运“加速跑”
格尔木铁路货运“加...
青海互助:农技下乡护航“三农”
青海互助:农技下乡...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呵护“光明” 让爱看得见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文化中国行】龙舞彩袖 非遗焕新——互助土族自治县“二月二”传统擂台庙会暨“非遗宣传周”展示活动见闻
【文化中国行】龙舞...
牛世林:村民们心中的“健康守护者”
牛世林:村民们心中...
“春风”送岗暖意浓 供需两旺活力足——2025年“春风行动”省级专场招聘会见闻
“春风”送岗暖意浓 ...
“春风行动”助力残疾人圆就业梦
“春风行动”助力残...
憨态可掬!它们是祁连山最靓的崽
憨态可掬!它们是祁...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党建新论】坚决铲除“微腐败”

青海日报
2025-03-04 07:5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党建新论】坚决铲除“微腐败”

青海日报
2025-03-04 07:5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党建新论】坚决铲除“微腐败”

  • 2025-03-04 07:58:32
  • 来源:青海日报

  “微腐败”是基层权力运行中存在的违纪违法现象,指公职人员或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在小微权力范围内谋取私利或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这类腐败主要表现在公款私用请客送礼、克扣土地补偿款、挪用发展资金、利用职务关系为亲属办理低保等。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时代的到来为“微腐败”披上了“隐形外衣”。电子红包替代了现金交易,虚拟礼品消解了物理证据,移动支付工具让利益输送更趋隐蔽。

  “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若要根治“微腐败”,就必须借助先进技术手段精准识别腐败问题,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激活监督效能,将分散的“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构建起系统性的防治体系,决不给“微腐败”留下生存空间。

  从各地查处的案件来看,“蝇贪蚁腐”多发生在基层一线。特别是民生领域的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居多,直接侵害群众利益。需建立常态化民意收集机制,通过开展“微权力”清单公示等方式,使群众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决策流程、资金分配等事项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完善实名举报保护与激励机制,消除群众顾虑,形成良性机制。同时,突出案件震慑作用,对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对严重案件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监管失职行为。还要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形成“伸手必被捉”的心理威慑。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当前,数字技术空前发展,相关部门也要及时创新监督技术手段,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廉政风险预警模型。整合民政、财政、审计等多部门数据,对异常资金流动、重复领取补贴等行为进行智能筛查。也可推行“互联网+监督”平台,实现惠民政策落实、工程项目进展等信息的可视化查询,通过数据的异常变动发现隐蔽问题线索,破解传统监督的信息滞后难题。

  铲除“微腐败”不仅要在制度体系、监督执纪上发力,更重要的是深入传承廉洁文化精神内涵,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形成持久的、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比如建立分层次、场景化的廉政教育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公职人员开展“小微权力”运行规范培训,开展常态化教育。同时,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通过评选“清风家庭”、设立“廉情驿站”等方式,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氛围。

  整治“蝇贪蚁腐”既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也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必答题。当制度铁笼越扎越紧、监督探头越装越密、廉洁文化越植越深,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升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指数,才能筑牢党长期执政的根基,让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个群众。

作者 杨燕玲
编辑:马琦雯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