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新时评
【两会时评】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 保护创新发展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戴美玲
发布时间:2025-03-08 08:46:00
编辑:马琦雯

  3月6日上午,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青海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鸟巢”的故事:在青海的三江之源,鸟儿经常在电线杆上和电网的铁塔上嬉戏,极易造成安全风险。过去人们通常采取安装驱鸟器来防止鸟类的停留,而现在当地群众和电网职工想出了一种新的办法,他们顺应自然,改变理念,在电线杆上和电网铁塔上的安全区域主动安装鸟巢,为鸟类建设非常舒适、安全的“装修房”,既保证了鸟的安全,也确保了电网安全。

  从防鸟驱鸟,到爱鸟护鸟,“生命鸟巢”凸显了青海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伦理理念践行于江源大地的生动实践。“生命鸟巢”作为青海推动能源电力绿色转型、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案例,彰显了青海勇担使命,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加强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心和担当。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青海是生物多样性的乐土,是原始厚重的生态高地。青海现已构建了以三江源地区、祁连山地区、昆仑山地区等为重点区域,以保护草原、水体和湿地、森林、荒漠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体及重要自然景观、自然遗产的自然保护地网络。青海现有陆生野生动物66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种。这表明,青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呈现总体向好态势。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让我们行动起来,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使江源大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勾勒好江源大地处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吴晓军发言
青海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欢庆"三八"节 西宁市开展"夏都宣姐"宣讲大赛
青海大通全力打造“大通护工”劳务品牌
24H热点
【两会时评】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 保护创新发展
【两会时评】全力以赴促就业促发展促团结
【西海论坛】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西海论坛】沐浴党恩 幸福蝶变
【西海论坛】惠民政策润民心 聚力实干促振兴
【党建新论】坚决铲除“微腐败”
【农说】藜麦的国际化突破与启示
奋力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论学习贯彻...
【也说】家政服务为青海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正风肃纪在身边】政治生态建设重在“关键少数”
热点图片
西宁市总工会开展庆“三八”女职工中医养生问诊活动
西宁市总工会开展庆...
两会视界
两会视界
住建集团党委成立大会召开
住建集团党委成立大...
暴雪后,青海交警上了热搜
暴雪后,青海交警上...
【两会特刊】让更多青海学子实现人生梦想
【两会特刊】让更多...
【两会特刊】在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中不断逐绿前行
【两会特刊】在构建...
【两会特刊】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赋能高质量发展
【两会特刊】构建新...
【两会特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四
【两会特刊】深化改...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两会时评】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 保护创新发展

青海日报
2025-03-08 08:4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两会时评】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 保护创新发展

青海日报
2025-03-08 08:4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两会时评】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 保护创新发展

  • 2025-03-08 08:46:00
  • 来源:青海日报

  3月6日上午,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青海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鸟巢”的故事:在青海的三江之源,鸟儿经常在电线杆上和电网的铁塔上嬉戏,极易造成安全风险。过去人们通常采取安装驱鸟器来防止鸟类的停留,而现在当地群众和电网职工想出了一种新的办法,他们顺应自然,改变理念,在电线杆上和电网铁塔上的安全区域主动安装鸟巢,为鸟类建设非常舒适、安全的“装修房”,既保证了鸟的安全,也确保了电网安全。

  从防鸟驱鸟,到爱鸟护鸟,“生命鸟巢”凸显了青海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伦理理念践行于江源大地的生动实践。“生命鸟巢”作为青海推动能源电力绿色转型、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案例,彰显了青海勇担使命,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加强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心和担当。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青海是生物多样性的乐土,是原始厚重的生态高地。青海现已构建了以三江源地区、祁连山地区、昆仑山地区等为重点区域,以保护草原、水体和湿地、森林、荒漠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体及重要自然景观、自然遗产的自然保护地网络。青海现有陆生野生动物66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种。这表明,青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呈现总体向好态势。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让我们行动起来,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使江源大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勾勒好江源大地处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作者 戴美玲
编辑:马琦雯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