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新时评
【两会时评】创新赋能 扬优成势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郝炜
发布时间:2025-03-10 08:01:51
编辑:孔令磊

  向“新”提“质”,以“质”催“新”。

  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全国两会上,贠红卫代表说,我们必须立足青海特点、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在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过程中,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培育模式。王舰委员建议将青海打造成为清洁能源与绿色算力融合创新发展的试验区。围绕“‘特色’‘培育’”“融合创新”,秉持追“新”逐“绿”竞未来,代表委员的心声,道出青海咬定目标、深耕一域的热切期盼,尽言青海创新赋能、扬优成势的稳健把握。

  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新质生产力已经展现出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从“在强化产业‘四地’和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发展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到“走好产业‘四地’融合发展之路”“坚持绿色算电协同发展,重点在园区打造、集群发展、数据援青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数智化改造,以产业数字化打造青海经济发展新引擎”,再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全力构建体现青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不断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今天的青海,锚定新质生产力,做好创新大文章,让创新的种子在高原大地生根发芽;找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切入点,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手拉手”,塑造青海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正奋力攻坚、全面起势。

  对青海而言,推动绿色能源和绿色算力融合发展是一条不容错过的重要赛道。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相互交织、加速迭代的特点,青海依凭科技创新为产业创新赋能,通过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正逢其时、前景光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深入把握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内在逻辑,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机遇,最大限度缩短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的演进周期,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产业“四地”互促共融、绿色算电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优质高效现代服务业新体系;积极探索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与自身比较优势相适配、与主体功能定位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力争在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上走在西部地区前列。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继续审议“两高”工作报告
青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欢庆"三八"节 西宁市开展"夏都宣姐"宣讲大赛
青海大通全力打造“大通护工”劳务品牌
24H热点
【两会时评】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 保护创新发展
【两会时评】全力以赴促就业促发展促团结
【西海论坛】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西海论坛】沐浴党恩 幸福蝶变
【西海论坛】惠民政策润民心 聚力实干促振兴
【党建新论】坚决铲除“微腐败”
【农说】藜麦的国际化突破与启示
奋力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论学习贯彻...
【也说】家政服务为青海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正风肃纪在身边】政治生态建设重在“关键少数”
热点图片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实干有“力度” 民生有“温度”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六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绿色绽沃野 农牧谱新篇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合作社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法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
【全国两会特刊】飨在青海 香江共融青海一“面”悦港心 千年技艺的现代表达
【全国两会特刊】飨...
一号文件奏响上鲁尔加乡村振兴乐章
一号文件奏响上鲁尔...
体育课天天见 小身板日日练
体育课天天见 小身板...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半边天集市”激发女性创业热情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两会时评】创新赋能 扬优成势

青海日报
2025-03-10 08:0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两会时评】创新赋能 扬优成势

青海日报
2025-03-10 08:0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两会时评】创新赋能 扬优成势

  • 2025-03-10 08:01:51
  • 来源:青海日报

  向“新”提“质”,以“质”催“新”。

  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全国两会上,贠红卫代表说,我们必须立足青海特点、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在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过程中,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培育模式。王舰委员建议将青海打造成为清洁能源与绿色算力融合创新发展的试验区。围绕“‘特色’‘培育’”“融合创新”,秉持追“新”逐“绿”竞未来,代表委员的心声,道出青海咬定目标、深耕一域的热切期盼,尽言青海创新赋能、扬优成势的稳健把握。

  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新质生产力已经展现出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从“在强化产业‘四地’和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发展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到“走好产业‘四地’融合发展之路”“坚持绿色算电协同发展,重点在园区打造、集群发展、数据援青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数智化改造,以产业数字化打造青海经济发展新引擎”,再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全力构建体现青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不断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今天的青海,锚定新质生产力,做好创新大文章,让创新的种子在高原大地生根发芽;找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切入点,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手拉手”,塑造青海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正奋力攻坚、全面起势。

  对青海而言,推动绿色能源和绿色算力融合发展是一条不容错过的重要赛道。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相互交织、加速迭代的特点,青海依凭科技创新为产业创新赋能,通过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正逢其时、前景光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深入把握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内在逻辑,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机遇,最大限度缩短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的演进周期,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产业“四地”互促共融、绿色算电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优质高效现代服务业新体系;积极探索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与自身比较优势相适配、与主体功能定位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力争在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上走在西部地区前列。

作者 郝炜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