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3月10日,记者从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获悉,自2月以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积极响应市公安局四项“若干措施”,将打击整治“飙车炸街”违法行为作为工作重点。经过一个月的集中高频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共查处飙车炸街违法行为220起,其中非法改装196起、拆除或加装消声器、排气管24起,车型分别为小型汽车203辆、摩托车17辆。
行动中,西宁交警组织警力联合市场监管和交通运输部门,对全市二手车市场、汽车修理厂、摩托车修理厂等重点场所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进行明察暗访,要求商家不得销售非法改装车辆、不得擅自改装排气管,从源头上消除违法隐患。对工作中发现的非法改装车辆,一律溯源改装源头,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处置。行动期间,向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通报涉嫌非法改装企业线索1条。
为了拓宽线索来源,西宁交警对外公布了“飙车炸街”违法举报电话和方式,全面接收来自122、12345、抖音、微信等平台的举报信息。通过对举报的16起警情核查,排查出海西路、南川西路等5个“飙车炸街”重点道路和2个车辆改装聚集地,形成了重点管控清单,并逐条下发给了辖区执勤大队进行核查处理。同时,指挥中心依托缉查布控系统和视频巡查平台,实现了线上预警监控与线下精准布控的有机结合,确保了整治行动的全覆盖。
在路面查缉方面,西宁交警全面摸排了全市“飙车炸街”高发路段,采取了定点查缉与流动执法、滚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每日白天设立流动执法点,夜间开展夜查行动,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有力震慑。特别是针对“飙车炸街”夜间多发的特点,各辖区大队结合实际情况,紧盯重点时间和路段,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违法行为的蔓延。
在宣传引导方面,西宁交警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向发力,线上线下同频共振,通过街面设置的84块诱导屏、163块条形屏开展主题宣传警示教育活动。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专题通稿和推文,全面加强了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此外,深入摩托车、汽车俱乐部和车友会等场所开展“送法上门”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并结合“开学季”组织开展了警示教育进校园活动,有效提升了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此外,西宁交警还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建立了“信息预警+定点盘查+机动巡管”机制,对“飙车炸街”线索进行“二次研判”,实施精准打击。整治工作以来,共自主分析研判重点车辆15辆,并全部进行了落地核查,进一步巩固了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