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新时评
【两会时评】品尝青海拉面 “种草”高原风物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杨燕玲
发布时间:2025-03-11 08:06:08
编辑:孔令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每到饭点,青海代表团北京驻地餐厅的拉面点位前,总有不少人前来品尝青海拉面。

  2002年,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的喇家遗址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碗面条。今天,青海拉面开遍大江南北,吸引无数食客,并且从新鲜食材供应到速食拉面生产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成为青海的一张亮丽名片。

  青海拉面为什么能成为老少皆宜、家喻户晓的大众化快餐美食?一方面是汤底浓香,搭配新鲜的蔬菜、肉类,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美食或快餐,价格亲民,还能续面,适合大众消费。

  近年来,青海拉面从“夫妻店”逐步提档升级,迎来跨越式发展。不过,青海拉面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虽然市场上青海拉面品牌众多,但大多是小本买卖,仅依赖于传统的口碑传播,缺乏强势的品牌形象,在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也缺乏专业度,这使得青海拉面在与其他知名连锁餐饮品牌竞争时,难以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很多消费者对青海拉面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街边小店层面,难以将其与高品质、标准化的餐饮体验联系起来。

  今年全国两会上,马世功代表建议要以“四个转变”推动拉面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拉面产业实现突破。不仅要严抓食材与品质,还要整合资源,打造连锁品牌,从产品提升延伸至文化营销等。这些意见和建议将为今后更好发展拉面产业提供支持,还能进一步促进牛羊养殖、电商平台、仓储物流配送等多个行业的融合发展。

  青海拉面不仅是致富增收的重要抓手,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当我们进一步打响青海拉面品牌后,还能通过挖掘文化内涵,举办饮食文化交流活动,跨界设计打造富有青海元素的饮食器具、文创产品等,将青海拉面作为承载地理基因、民族记忆与时代审美的文化符号,让更多人“种草”高原风物,了解到青海的风土人情、民族特色,增进地域间的文化交流。

  最好的宣传,不只是无人机航拍的高原风光大片,更重要的是要让异乡人嗦面时不禁就想,“必须去青海看看!”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吴晓军参加
青海代表团审议各项决议草案 吴晓军罗东川参加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洛哇村,日子越过越“得劲儿”
希望的种子,在“第二个家”盎然生长
24H热点
【两会时评】创新赋能 扬优成势
【两会时评】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 保护创新发展
【两会时评】全力以赴促就业促发展促团结
【西海论坛】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西海论坛】沐浴党恩 幸福蝶变
【西海论坛】惠民政策润民心 聚力实干促振兴
【党建新论】坚决铲除“微腐败”
【农说】藜麦的国际化突破与启示
奋力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论学习贯彻...
【也说】家政服务为青海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热点图片
【两会特别报道】两会视界
【两会特别报道】两...
【两会特别报道·京青一家人】希望的种子,在“第二个家”盎然生长
【两会特别报道·京青...
【两会特别报道】青海:数字浪潮下的“融合”之道
【两会特别报道】青...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洛哇村,日子越过越“得劲儿”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扎根“沃土” 开出“繁花”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小村庄的“十有”幸福清单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从“心”出发 为民情怀暖万家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千里青电牵 山河共发展——青海与全国共享清洁能源发展实践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两会时评】品尝青海拉面 “种草”高原风物

青海日报
2025-03-11 08:0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两会时评】品尝青海拉面 “种草”高原风物

青海日报
2025-03-11 08:0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两会时评】品尝青海拉面 “种草”高原风物

  • 2025-03-11 08:06:08
  • 来源:青海日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每到饭点,青海代表团北京驻地餐厅的拉面点位前,总有不少人前来品尝青海拉面。

  2002年,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的喇家遗址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碗面条。今天,青海拉面开遍大江南北,吸引无数食客,并且从新鲜食材供应到速食拉面生产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成为青海的一张亮丽名片。

  青海拉面为什么能成为老少皆宜、家喻户晓的大众化快餐美食?一方面是汤底浓香,搭配新鲜的蔬菜、肉类,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美食或快餐,价格亲民,还能续面,适合大众消费。

  近年来,青海拉面从“夫妻店”逐步提档升级,迎来跨越式发展。不过,青海拉面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虽然市场上青海拉面品牌众多,但大多是小本买卖,仅依赖于传统的口碑传播,缺乏强势的品牌形象,在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也缺乏专业度,这使得青海拉面在与其他知名连锁餐饮品牌竞争时,难以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很多消费者对青海拉面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街边小店层面,难以将其与高品质、标准化的餐饮体验联系起来。

  今年全国两会上,马世功代表建议要以“四个转变”推动拉面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拉面产业实现突破。不仅要严抓食材与品质,还要整合资源,打造连锁品牌,从产品提升延伸至文化营销等。这些意见和建议将为今后更好发展拉面产业提供支持,还能进一步促进牛羊养殖、电商平台、仓储物流配送等多个行业的融合发展。

  青海拉面不仅是致富增收的重要抓手,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当我们进一步打响青海拉面品牌后,还能通过挖掘文化内涵,举办饮食文化交流活动,跨界设计打造富有青海元素的饮食器具、文创产品等,将青海拉面作为承载地理基因、民族记忆与时代审美的文化符号,让更多人“种草”高原风物,了解到青海的风土人情、民族特色,增进地域间的文化交流。

  最好的宣传,不只是无人机航拍的高原风光大片,更重要的是要让异乡人嗦面时不禁就想,“必须去青海看看!”

作者 杨燕玲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