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
全民一心共筑梦,民族团结情似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固本之举。连日来,代表委员们围绕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班果委员说,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为推动我省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援受双方高位推动下,青海省与援青6省市建立了以市、县、乡结对帮扶为主线,以部门、产业园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多领域帮扶为补充的结对帮扶体系。帮助包括在各援青省市从业的近20万青海“拉面人”融入当地、服务社会、创业致富;我省还精心组织“爱国宗教人士北京行”“沪果青少年手拉手”“鲁青一家亲”等系列交流活动,通过实地参访、结对联谊、文化互鉴等形式,有力促进了少数民族群众与中东部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5年即将进行第五批和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轮换,可以考虑通过进一步扩充对口援青省市、企业、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规模,特别是加强医疗和教育领域专业人才选派工作,强化机制建设、搭建工作平台、落实待遇保障,充分发挥其“传帮带”作用,强化青海本土“造血”能力,巩固和放大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成效。
王国栋代表说,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去年恰逢自治县成立70周年,我们坚持把庆祝系列活动作为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依托70周年成就馆等,引导各族群众在亲身感悟和沉浸式体验中增进“五个认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有形、更有感、更有效。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破题点睛”,为我们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主动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全力打造“太阳花开”名片,持续讲好民族团结进步“互助故事”,不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好幸福班彦、红色双树等实践课堂,广泛开展“十进”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行动,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土族盘绣、互助家政等特色产业,扎实做好共同现代化试点、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福祉。
仁青扎西代表表示,坚定信仰,是点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的“思想之光”。果洛州上下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我们要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凝心聚力工程”,不断提高全州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继续把乡镇、村、社区作为创建活动的主阵地,把睦邻友好作为推进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社区与社区之间做好睦邻友好结对建设,开展节日互访慰问、生产互帮互促、联办文体活动、协商解决问题等活动,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要进一步大力开展互嵌式“石榴籽家园”建设活动,着力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持续组织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民族联谊活动,丰富公共服务和精神文化活动,更加努力营造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