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从春天出发,重大项目奏响奋进最强音
——新春青海经济观察之一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菲菲
发布时间:2025-03-14 06:33:20
编辑:何继红
青海省投3×660MW火电机组建设项目现场。青海省投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春风里,重大项目吹响奋进号角。

  一项项重大工程接连开工、一批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一个个生产车间高效运转……踩着春天的鼓点,全省各地处处跳动着加快发展的强劲脉搏,拼抢赶超春潮涌动。截至目前,全省工业企业开复工率80%,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项目建设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跃升。在冲刺高质量发展的“春天”,为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全省上下强化统筹调度,完善要素保障,做好跟踪服务,紧锣密鼓推动项目“加速跑”,以高质量发展实际行动为项目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踏“春”提速——

  项目建设火力十足

  初春的大美青海,乍暖还寒,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已按下全面开工的“快进键”。

  2月28日,哇让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局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十足的干劲全面有序按下开工“加速键”。在2号隧道进口施工现场,光爆作业正在有序进行,现场挖掘机和工程车紧锣密鼓地运转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项目管理团队第一时间组织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对施工局进场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警示教育、安全技术交底测试,并开展复工复产情况检查,对现场临电、各类设备、消防、安全防护、应急储备、作业环境等进行安全隐患专项巡查并及时整改,为项目全面复工复产创造了安全平稳的环境。当前,项目建设重点聚焦于1号、2号隧道贯通,通风兼安全洞开挖支护等关键节点,朝着年度建设目标全力冲刺。

  尽管高原气候依然寒冷,但青海加西公路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目前项目部已全面投入复工复产。在北山特长隧道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掘进和支护作业。隧道内,通风设备持续运转,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目前路基工程完成总量的100%、桥梁工程完成总量的100%、沥青路面完成总量的72.2%、交安工程完成总量的55%、隧道已累计掘进超过总长度的97.4%,计划今年4月底隧道实现贯通,下半年实现全线通车运营。”水电四局加西项目工程部负责人李建军介绍。

  青海加西公路项目是青海省重点交通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项目部表示,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如期竣工,为青海交通建设贡献力量。

  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平安区境内的川青铁路东祁连山隧道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开挖作业。该隧道是川青铁路全线控制工程,为单线双洞隧道,左右线全长43.18千米,为全线超过20千米的两座隧道之一,施工难度大,该隧道为中国首例勘察阶段发现高压二氧化碳气体溢出的高风险铁路隧道。

  “由于隧道地处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原、高寒地带,现场施工环境恶劣,目前东祁连山隧道24个作业面已全部进入正洞施工阶段,已完成正洞掘进10760.85米。项目部通过‘长隧短打’的方式,高效推进隧洞施工,不断加快东祁连山隧道贯通进程,为早日实现川青铁路建成通车创造有利条件。”项目负责人介绍。

  目前,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承接代建的川青铁路甘肃、青海段已全面进入建设高峰期。截至2月底,全线隧道已贯通13座,其中青海省境内隧道已贯通7座。

川青铁路东祁连山隧道施工现场。川青铁路项目部供图

  提“质”增效——

  发展脉动愈发强劲

  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是国家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

  2月26日,全国规模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开工。这一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在“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开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该项目总规模1924万千瓦,总投资约800亿元,新能源装机占比85%。创造了目前国内规划建设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全国首个跨省跨经营区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的纪录。

  “我们立足战略定位、结合资源禀赋,创新‘多能互补’特色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利用风、光、火、储各类电源互补互济特性,调节多种发电方式,优化各类电源规模配比,提升电能质量。通过±800千伏、800万千瓦容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送电至广西,青海绿电将跨越千里,点亮八桂万家灯火。” 华电青海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涛说。

  走近青海省投3×660MW火电机组建设项目现场,机械轰鸣,施工人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全面掀起复工复产热潮。

  “桥头发电公司紧扣保投产核心目标,细化分解2025年建设任务,精心编制各关键节点详尽施工计划,将工期精确到月、细致到周,通过每日跟踪人员返岗信息,保障人员、现场工程机械及物资高效进场。截至目前,1500名建设者全员返岗,以‘开局即冲锋’的奋进姿态抢抓施工黄金期。”青海桥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马元礼介绍。

  该项目是青海省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点工程,肩负着青海省能源发展和产业“四地”建设的重要使命,建成后年发电量达90亿千瓦时,服务青海新能源更大规模开发利用。

  在“追风逐日”中,都兰“风光”发展迅猛。在这里,大唐海西州都兰县清洁供暖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采用“电极锅炉+空气源热泵+储热水罐”方案新建清洁供暖热源站代替现有燃煤热源站供热,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作为热源,并通过蓄热技术实现经济运行。项目共计4个供热站,清洁供暖总面积约126万平方米,年供热量约86万吉焦。

  “截至目前,该项目四个热源站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电极锅炉、空气源热泵、蓄热水罐已完成安装,正在开展电气设备安装及工艺管道安装,后续将开展设备调试及试运行,计划2025年10月份投运。”项目负责人马玉魁介绍。

  项目投运后,每年可替代标准煤约21000吨,减少碳粉尘排放约4700吨、二氧化硫排放约2350吨、氮氧化物排放约1200吨,将进一步改善取暖方式,提升供暖效率和质量,让三江源的天更蓝、水更清、人民更幸福。

  向“新”而行——

  全力抓机遇谋发展

  翻开青海今年的项目清单,“创新”“绿色”依旧是其中的关键词。通过布局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绿色算力等领域,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积极探索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青海聚焦绿电赋能新兴产业,持续加大绿色算力招商引资力度,以“高原绿电+智能算力”创新模式,加快绿色算力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绿色算力产业。

  春光焕新,万象初启。

  ——2月19日,“中国移动(西宁)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基地”开工仪式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举行。项目一期总投资超7亿元,以“绿色能源+智能算力”为核心,依托液冷、智能母线、间接蒸发冷却等,确保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和低碳排放。

  ——2月20日,以“共建新质海东 同享绿算未来”为主题的海东市绿色算力产业集中签约暨推介活动举行,对海东市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活动现场共签订2份长期战略协议,4份框架协议,6份项目投资协议,意向投资140亿元。

  ——2月26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内数字化算力头部企业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H3C)签约绿色算力重大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70亿元,建设10000P绿色算力中心,布局建设国家大模型训练中试场、设备组装线,试点推动医疗辅助诊断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打造“青海图灵小镇”。

  从2022年7月在青海建成投运的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到国内首个基于云计算调度的大规模智算集群——中国联通·阿里云万卡智算集群实现“建成即满负荷运营”,青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正逐步探索出一条清洁能源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的新路子。

  如今,一条条交通道路亮相,区域交通一体化不断向纵深迈进;一个个绿色能源项目加速建设,产业“四地”建设不断扩展;一个个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正酣,全国算力“一张网”加速织就……青海将进一步做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文章,坚持“四地建设”和“产业兴省”协同发力,畅通经济血脉,夯实安全之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继续审议各项决议草案
青海代表团召开工作总结会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2024年西宁市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81.6万元
青海海西:举办DeepSeek政务应用培训
24H热点
吴晓军罗东川拜会国家有关部委和央企
【文化中国行】歌剧《青春铸剑221》省内巡演侧记
西北首个电力“微供指”落地青海
“2025把爱带回家·贴心关爱她”主题关爱活动在青海...
2024—2025赛季中国手球超级联赛(西宁赛区)开赛
西宁铁警构建“空地一体”智慧巡防新格局
青海:30.6亿意向合作资金助力工业经济“开门红”
西宁市16所校园成全国手球运动推广新阵地
西宁市大通县:“移风易俗网络直播间”开播啦
西宁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热点图片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冷水鱼养出“热产业”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2024—2025赛季中国手球超级联赛(西宁赛区)开赛
2024—2025赛季中国...
“2025把爱带回家·贴心关爱她”主题关爱活动在青海西宁举行
“2025把爱带回家·贴...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走村入户连民情 宣讲政策暖民心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春日笑脸 传递温暖
春日笑脸 传递温暖
【两会特别报道】同沐春风启新程——青海省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侧记
【两会特别报道】同...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尹博士“解锁”藏乡致富新密码——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选调生尹卫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果洛州组团式就业人员抵沪入职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从春天出发,重大项目奏响奋进最强音
——新春青海经济观察之一

青海日报
2025-03-14 06: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从春天出发,重大项目奏响奋进最强音
——新春青海经济观察之一

青海日报
2025-03-14 06: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从春天出发,重大项目奏响奋进最强音
——新春青海经济观察之一

  • 2025-03-14 06:33:20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省投3×660MW火电机组建设项目现场。青海省投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春风里,重大项目吹响奋进号角。

  一项项重大工程接连开工、一批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一个个生产车间高效运转……踩着春天的鼓点,全省各地处处跳动着加快发展的强劲脉搏,拼抢赶超春潮涌动。截至目前,全省工业企业开复工率80%,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项目建设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跃升。在冲刺高质量发展的“春天”,为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全省上下强化统筹调度,完善要素保障,做好跟踪服务,紧锣密鼓推动项目“加速跑”,以高质量发展实际行动为项目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踏“春”提速——

  项目建设火力十足

  初春的大美青海,乍暖还寒,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已按下全面开工的“快进键”。

  2月28日,哇让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局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十足的干劲全面有序按下开工“加速键”。在2号隧道进口施工现场,光爆作业正在有序进行,现场挖掘机和工程车紧锣密鼓地运转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项目管理团队第一时间组织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对施工局进场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警示教育、安全技术交底测试,并开展复工复产情况检查,对现场临电、各类设备、消防、安全防护、应急储备、作业环境等进行安全隐患专项巡查并及时整改,为项目全面复工复产创造了安全平稳的环境。当前,项目建设重点聚焦于1号、2号隧道贯通,通风兼安全洞开挖支护等关键节点,朝着年度建设目标全力冲刺。

  尽管高原气候依然寒冷,但青海加西公路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目前项目部已全面投入复工复产。在北山特长隧道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掘进和支护作业。隧道内,通风设备持续运转,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目前路基工程完成总量的100%、桥梁工程完成总量的100%、沥青路面完成总量的72.2%、交安工程完成总量的55%、隧道已累计掘进超过总长度的97.4%,计划今年4月底隧道实现贯通,下半年实现全线通车运营。”水电四局加西项目工程部负责人李建军介绍。

  青海加西公路项目是青海省重点交通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项目部表示,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如期竣工,为青海交通建设贡献力量。

  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平安区境内的川青铁路东祁连山隧道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开挖作业。该隧道是川青铁路全线控制工程,为单线双洞隧道,左右线全长43.18千米,为全线超过20千米的两座隧道之一,施工难度大,该隧道为中国首例勘察阶段发现高压二氧化碳气体溢出的高风险铁路隧道。

  “由于隧道地处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原、高寒地带,现场施工环境恶劣,目前东祁连山隧道24个作业面已全部进入正洞施工阶段,已完成正洞掘进10760.85米。项目部通过‘长隧短打’的方式,高效推进隧洞施工,不断加快东祁连山隧道贯通进程,为早日实现川青铁路建成通车创造有利条件。”项目负责人介绍。

  目前,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承接代建的川青铁路甘肃、青海段已全面进入建设高峰期。截至2月底,全线隧道已贯通13座,其中青海省境内隧道已贯通7座。

川青铁路东祁连山隧道施工现场。川青铁路项目部供图

  提“质”增效——

  发展脉动愈发强劲

  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是国家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

  2月26日,全国规模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开工。这一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在“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开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该项目总规模1924万千瓦,总投资约800亿元,新能源装机占比85%。创造了目前国内规划建设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全国首个跨省跨经营区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的纪录。

  “我们立足战略定位、结合资源禀赋,创新‘多能互补’特色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利用风、光、火、储各类电源互补互济特性,调节多种发电方式,优化各类电源规模配比,提升电能质量。通过±800千伏、800万千瓦容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送电至广西,青海绿电将跨越千里,点亮八桂万家灯火。” 华电青海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涛说。

  走近青海省投3×660MW火电机组建设项目现场,机械轰鸣,施工人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全面掀起复工复产热潮。

  “桥头发电公司紧扣保投产核心目标,细化分解2025年建设任务,精心编制各关键节点详尽施工计划,将工期精确到月、细致到周,通过每日跟踪人员返岗信息,保障人员、现场工程机械及物资高效进场。截至目前,1500名建设者全员返岗,以‘开局即冲锋’的奋进姿态抢抓施工黄金期。”青海桥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马元礼介绍。

  该项目是青海省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点工程,肩负着青海省能源发展和产业“四地”建设的重要使命,建成后年发电量达90亿千瓦时,服务青海新能源更大规模开发利用。

  在“追风逐日”中,都兰“风光”发展迅猛。在这里,大唐海西州都兰县清洁供暖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采用“电极锅炉+空气源热泵+储热水罐”方案新建清洁供暖热源站代替现有燃煤热源站供热,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作为热源,并通过蓄热技术实现经济运行。项目共计4个供热站,清洁供暖总面积约126万平方米,年供热量约86万吉焦。

  “截至目前,该项目四个热源站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电极锅炉、空气源热泵、蓄热水罐已完成安装,正在开展电气设备安装及工艺管道安装,后续将开展设备调试及试运行,计划2025年10月份投运。”项目负责人马玉魁介绍。

  项目投运后,每年可替代标准煤约21000吨,减少碳粉尘排放约4700吨、二氧化硫排放约2350吨、氮氧化物排放约1200吨,将进一步改善取暖方式,提升供暖效率和质量,让三江源的天更蓝、水更清、人民更幸福。

  向“新”而行——

  全力抓机遇谋发展

  翻开青海今年的项目清单,“创新”“绿色”依旧是其中的关键词。通过布局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绿色算力等领域,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积极探索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青海聚焦绿电赋能新兴产业,持续加大绿色算力招商引资力度,以“高原绿电+智能算力”创新模式,加快绿色算力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绿色算力产业。

  春光焕新,万象初启。

  ——2月19日,“中国移动(西宁)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基地”开工仪式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举行。项目一期总投资超7亿元,以“绿色能源+智能算力”为核心,依托液冷、智能母线、间接蒸发冷却等,确保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和低碳排放。

  ——2月20日,以“共建新质海东 同享绿算未来”为主题的海东市绿色算力产业集中签约暨推介活动举行,对海东市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活动现场共签订2份长期战略协议,4份框架协议,6份项目投资协议,意向投资140亿元。

  ——2月26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内数字化算力头部企业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H3C)签约绿色算力重大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70亿元,建设10000P绿色算力中心,布局建设国家大模型训练中试场、设备组装线,试点推动医疗辅助诊断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打造“青海图灵小镇”。

  从2022年7月在青海建成投运的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到国内首个基于云计算调度的大规模智算集群——中国联通·阿里云万卡智算集群实现“建成即满负荷运营”,青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正逐步探索出一条清洁能源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的新路子。

  如今,一条条交通道路亮相,区域交通一体化不断向纵深迈进;一个个绿色能源项目加速建设,产业“四地”建设不断扩展;一个个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正酣,全国算力“一张网”加速织就……青海将进一步做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文章,坚持“四地建设”和“产业兴省”协同发力,畅通经济血脉,夯实安全之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者 王菲菲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