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生态高地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全力救治凌小蛰
作者:赵俊杰
发布时间:2025-03-14 07:33:05
编辑:孔令磊
凌小蛰(视频截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从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获悉,3月5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接到一只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的濒危雪豹幼崽。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的协调指导和玉树州、治多县行业主管部门的配合下,经过救护人员一周的救治,雪豹幼崽状态有所改善,但仍未脱离危险。

  经过检查发现,该雪豹幼崽为雄性,体长74厘米,体重9.7千克,据此判断只有6个月左右大,是一只2024年9月后出生的异常个体。工作人员进一步检查得知,该雪豹幼崽出现严重脱水、消瘦,初测体温仅为36.6℃(正常参考范围:37.7℃-39.5℃),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头颈后仰,四肢僵硬,无法自行站立和翻身,长时间呈侧卧姿势;颈前部左侧毛发脱落、肿胀,DR检查可见寰枢椎左侧有骨痂形成,另可见胸椎有一处压缩性骨折;左后肢趾背部内侧有一处约9平方厘米表皮脱落伤,分泌物较多,感染严重,全身明显炎症,轻度腹泻。

  综合上述检查结果推断,该雪豹幼崽可能遭遇高空坠跌,导致颈、胸椎和后肢软组织损伤而丧失行动能力,进而发生长期饥饿、感染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救护时体温偏低,已处于濒死状态。

  根据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惯例,该雪豹幼崽被命名为“凌小蛰”。自2017年以来,救护中心救护雪豹均以“凌”为姓,一方面“凌”本意冰雪,与雪豹气质吻合,另一方面“凌”有“跨过、越过”的含义,旨在表达全体救护人员希望能帮助被救护雪豹跨越其生命中一道坎的美好愿望。雪豹名字的第二个字通常来自救护时最接近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字,如“凌霜”“凌寒”等。此前,救护中心曾于2021年3月救护并放归过一只雄性雪豹,被命名为“凌蛰”,故而此次惊蛰当日救护的幼崽被命名为“凌小蛰”。

  检查过后,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金艺鹏教授团队,共同为凌小蛰制定了保温、吸氧、营养支持、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抗菌消炎和调整肝功能为主的抢救与治疗方案,并积极开展局部外伤处理。考虑到凌小蛰尚处幼年,体弱病重,对病原抵抗力极弱,救护中心每日对环境病原消杀,每3日一次环境病原检测,以避免其感染各类传染病。

  此外,救护人员还针对凌小蛰脊椎损伤、肢体僵硬的情况,每天在保证脊椎稳定的前提下,对其全身按摩和刺激关节活动,并饲喂新鲜兔肉、牛肉以及动物内脏,食物中添加钙等微量元素。经过7天救治,凌小蛰精神状态逐步好转,体温恢复正常,食欲较好,可在救护人员辅助下自主采食、饮水,排尿、排便正常,肌张力逐渐恢复,可抬头并短距离爬行,血液学、生化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虽然凌小蛰的状态较一周前已明显改善,但其病情尚未完全稳定,尤其是颈部脊髓损伤情况不明,仍存在巨大隐患。

  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金艺鹏教授团队博士生高宇航已抵达西宁,共同参与凌小蛰的救治工作。后续,救护中心将与金艺鹏教授团队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根据凌小蛰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力求帮助其恢复行动能力与健康。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继续审议各项决议草案
青海代表团召开工作总结会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2024年西宁市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81.6万元
青海海西:举办DeepSeek政务应用培训
24H热点
青海湟源:消防员成功解救野生狍
青海开展“3·12植树节”生态科普进校园活动
春天之约 “云”间播绿
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观察手册发布
今年首只人工繁育高山兀鹫雏鸟破壳
青海全面部署2025年全民义务植树工作 全年国土绿化...
【两会特别报道】援青干部讲述“三江源”的故事
青海野生动物数量逐步呈恢复性趋势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尽藏天地之美 品味绿色之韵...
青海湟中救助两只野生狍
热点图片
春至囊谦,生灵欢歌
春至囊谦,生灵欢歌
环保消费 绿色生活
环保消费 绿色生活
青海果洛:护航消费安全 强化权益保障
青海果洛:护航消费...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冷水鱼养出“热产业”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2024—2025赛季中国手球超级联赛(西宁赛区)开赛
2024—2025赛季中国...
“2025把爱带回家·贴心关爱她”主题关爱活动在青海西宁举行
“2025把爱带回家·贴...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走村入户连民情 宣讲政策暖民心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春日笑脸 传递温暖
春日笑脸 传递温暖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全力救治凌小蛰

西海都市报
2025-03-14 07: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全力救治凌小蛰

西海都市报
2025-03-14 07: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全力救治凌小蛰

  • 2025-03-14 07:33:05
  • 来源:西海都市报
凌小蛰(视频截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从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获悉,3月5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接到一只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的濒危雪豹幼崽。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的协调指导和玉树州、治多县行业主管部门的配合下,经过救护人员一周的救治,雪豹幼崽状态有所改善,但仍未脱离危险。

  经过检查发现,该雪豹幼崽为雄性,体长74厘米,体重9.7千克,据此判断只有6个月左右大,是一只2024年9月后出生的异常个体。工作人员进一步检查得知,该雪豹幼崽出现严重脱水、消瘦,初测体温仅为36.6℃(正常参考范围:37.7℃-39.5℃),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头颈后仰,四肢僵硬,无法自行站立和翻身,长时间呈侧卧姿势;颈前部左侧毛发脱落、肿胀,DR检查可见寰枢椎左侧有骨痂形成,另可见胸椎有一处压缩性骨折;左后肢趾背部内侧有一处约9平方厘米表皮脱落伤,分泌物较多,感染严重,全身明显炎症,轻度腹泻。

  综合上述检查结果推断,该雪豹幼崽可能遭遇高空坠跌,导致颈、胸椎和后肢软组织损伤而丧失行动能力,进而发生长期饥饿、感染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救护时体温偏低,已处于濒死状态。

  根据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惯例,该雪豹幼崽被命名为“凌小蛰”。自2017年以来,救护中心救护雪豹均以“凌”为姓,一方面“凌”本意冰雪,与雪豹气质吻合,另一方面“凌”有“跨过、越过”的含义,旨在表达全体救护人员希望能帮助被救护雪豹跨越其生命中一道坎的美好愿望。雪豹名字的第二个字通常来自救护时最接近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字,如“凌霜”“凌寒”等。此前,救护中心曾于2021年3月救护并放归过一只雄性雪豹,被命名为“凌蛰”,故而此次惊蛰当日救护的幼崽被命名为“凌小蛰”。

  检查过后,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金艺鹏教授团队,共同为凌小蛰制定了保温、吸氧、营养支持、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抗菌消炎和调整肝功能为主的抢救与治疗方案,并积极开展局部外伤处理。考虑到凌小蛰尚处幼年,体弱病重,对病原抵抗力极弱,救护中心每日对环境病原消杀,每3日一次环境病原检测,以避免其感染各类传染病。

  此外,救护人员还针对凌小蛰脊椎损伤、肢体僵硬的情况,每天在保证脊椎稳定的前提下,对其全身按摩和刺激关节活动,并饲喂新鲜兔肉、牛肉以及动物内脏,食物中添加钙等微量元素。经过7天救治,凌小蛰精神状态逐步好转,体温恢复正常,食欲较好,可在救护人员辅助下自主采食、饮水,排尿、排便正常,肌张力逐渐恢复,可抬头并短距离爬行,血液学、生化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虽然凌小蛰的状态较一周前已明显改善,但其病情尚未完全稳定,尤其是颈部脊髓损伤情况不明,仍存在巨大隐患。

  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金艺鹏教授团队博士生高宇航已抵达西宁,共同参与凌小蛰的救治工作。后续,救护中心将与金艺鹏教授团队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根据凌小蛰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力求帮助其恢复行动能力与健康。

作者 赵俊杰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