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青春“西”行记
——记2024届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周伟业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延平
发布时间:2025-03-16 07:51:36
编辑:孔令磊
微信图片_20250316060252
周伟业在上课。本人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春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三尺讲台上。随着悠扬的昆曲响起,只见他身穿粉色罗裙,手持扇子,眉眼含笑,衣袖随动作翩然起舞,嗓音婉转,将《牡丹亭·游园》娓娓道来。台下,同学们目不转睛,沉浸在古典美中……3月10日,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拉开序幕。

  讲台上的老师是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教师周伟业,他出生于梨园世家,从小喜欢戏曲,怀揣着初心和热情来到青藏高原开启支教生活。

  东西携手,育梦高原。“孙宁生老师用14年的坚守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未来,也用一场讲座鼓励着我加入支教队伍,坚定了我奔赴青藏高原的信心。我希望接过孙老师支教的烛光,去照亮更多的人。”周伟业坚定地说。

  去年夏天,周伟业初到青海,没有身体不适,也没有低落情绪,只有年轻人的满腔热血。

  他全身心投入支教生活,主动申请担任班主任一职兼语文教师。“到了湟中后,我发现孩子们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对古诗文的理解有些困难。如何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呢?我将自己擅长的播音主持与戏曲融入语文教学中,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周伟业说。

  正如这堂课,以“当汤显祖遇见莎士比亚”为主题,精心策划,让同学们排演《哈姆雷特》经典片段,体验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同时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堂上他身穿杜丽娘戏服,演绎昆曲《牡丹亭·游园》选段,通过文学与戏剧的结合,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

  表演结束,掌声雷动,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认可是对周老师最大的肯定。“周老师的教学方法很新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老师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我要向周老师学习,以后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向蕊顺说。

  南京师范大学与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始终保持开放的状态,充分发挥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伍的专业优势和教育资源,尝试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形式,积极探索适合多巴高级中学发展的教育模式和路径,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水平。

  这正是青年人扎根基层的生动写照,也是东西部协作的一个缩影。教学之余,周伟业结合自身经历,以独特的视角为学生们准备了一堂富有启发性的生涯规划课。以“留下火种 等待发展”为主题,用真实的案例,生动地讲解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制定目标、规划路径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鼓励学生要敢于梦想,勇于追求,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像火种一样,始终保持不灭的热情与信念。

  “高中三年,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比如高一上学期要适应高中生活、制定学习计划,下学期要认识自身特长,确定选考科目……”“班里的学生都很腼腆,缺乏自信,不敢表达自己,通过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逐步引导、鼓励,建立自信心。”“语言漂流本的设置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想法……”“支教有涯,而爱无涯……”提起与学生的相处模式,周伟业滔滔不绝、斗志昂扬。

  南京师范大学研支团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选派23批341名志愿者前往祖国西部开展支教工作,持续深化南京栖霞区与湟中区的协作交流,借鉴东部地区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提升湟中区教育教学质量。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5位老师的到来,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老师们用心、用情,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领、指导学生,善于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总之,这一系列的教育帮扶举措,不仅促进了多巴镇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在南京市和湟中区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相信,随着东西部教育协作的不断深化,将为更多的孩子点亮梦想的灯塔。”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校长李增发说。

推荐阅读
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并讲话
吴晓军罗东川与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座谈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青海西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青海西宁:推出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升级政策
24H热点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尹博士“解锁”藏乡致富...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青海高原,充满了吸引力!”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为了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一线故事】“95后”货车司机以...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政协委员赵海兴:履职尽...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刘小蓉:从街巷...
牛世林:村民们心中的“健康守护者”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她想在西北大地种下一颗颗“...
【一线故事】家乡的牦牛肉走进直播间……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返乡逐梦 青春无悔——记海...
热点图片
青海民和:河湟刺绣促增收
青海民和:河湟刺绣...
近万只灰鹤在青海都兰“做客”
近万只灰鹤在青海都...
大显身“手”!西宁中学生和国家队零距离接触
大显身“手”!西宁...
“湟中福豹”迎来满月礼 1个月后就能和游客见面
“湟中福豹”迎来满...
青海海东市集中销毁80余种假冒伪劣产品
青海海东市集中销毁8...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长江源村的多彩新生活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站着暄一暄,都是好消息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春至囊谦,生灵欢歌
春至囊谦,生灵欢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青春“西”行记
——记2024届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周伟业

青海日报
2025-03-16 07:5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青春“西”行记
——记2024届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周伟业

青海日报
2025-03-16 07:5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青春“西”行记
——记2024届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周伟业

  • 2025-03-16 07:51:36
  • 来源:青海日报
微信图片_20250316060252
周伟业在上课。本人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春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三尺讲台上。随着悠扬的昆曲响起,只见他身穿粉色罗裙,手持扇子,眉眼含笑,衣袖随动作翩然起舞,嗓音婉转,将《牡丹亭·游园》娓娓道来。台下,同学们目不转睛,沉浸在古典美中……3月10日,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拉开序幕。

  讲台上的老师是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教师周伟业,他出生于梨园世家,从小喜欢戏曲,怀揣着初心和热情来到青藏高原开启支教生活。

  东西携手,育梦高原。“孙宁生老师用14年的坚守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未来,也用一场讲座鼓励着我加入支教队伍,坚定了我奔赴青藏高原的信心。我希望接过孙老师支教的烛光,去照亮更多的人。”周伟业坚定地说。

  去年夏天,周伟业初到青海,没有身体不适,也没有低落情绪,只有年轻人的满腔热血。

  他全身心投入支教生活,主动申请担任班主任一职兼语文教师。“到了湟中后,我发现孩子们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对古诗文的理解有些困难。如何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呢?我将自己擅长的播音主持与戏曲融入语文教学中,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周伟业说。

  正如这堂课,以“当汤显祖遇见莎士比亚”为主题,精心策划,让同学们排演《哈姆雷特》经典片段,体验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同时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堂上他身穿杜丽娘戏服,演绎昆曲《牡丹亭·游园》选段,通过文学与戏剧的结合,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

  表演结束,掌声雷动,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认可是对周老师最大的肯定。“周老师的教学方法很新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老师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我要向周老师学习,以后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向蕊顺说。

  南京师范大学与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始终保持开放的状态,充分发挥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伍的专业优势和教育资源,尝试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形式,积极探索适合多巴高级中学发展的教育模式和路径,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水平。

  这正是青年人扎根基层的生动写照,也是东西部协作的一个缩影。教学之余,周伟业结合自身经历,以独特的视角为学生们准备了一堂富有启发性的生涯规划课。以“留下火种 等待发展”为主题,用真实的案例,生动地讲解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制定目标、规划路径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鼓励学生要敢于梦想,勇于追求,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像火种一样,始终保持不灭的热情与信念。

  “高中三年,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比如高一上学期要适应高中生活、制定学习计划,下学期要认识自身特长,确定选考科目……”“班里的学生都很腼腆,缺乏自信,不敢表达自己,通过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逐步引导、鼓励,建立自信心。”“语言漂流本的设置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想法……”“支教有涯,而爱无涯……”提起与学生的相处模式,周伟业滔滔不绝、斗志昂扬。

  南京师范大学研支团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选派23批341名志愿者前往祖国西部开展支教工作,持续深化南京栖霞区与湟中区的协作交流,借鉴东部地区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提升湟中区教育教学质量。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5位老师的到来,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老师们用心、用情,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领、指导学生,善于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总之,这一系列的教育帮扶举措,不仅促进了多巴镇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在南京市和湟中区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相信,随着东西部教育协作的不断深化,将为更多的孩子点亮梦想的灯塔。”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校长李增发说。

作者 李延平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