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身边的感动】22天,跨越8000公里的真情担当
——记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李延红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晶
发布时间:2025-03-17 08:03:55
编辑:易 娜
微信截图_20250317063717

李延红手拿锦旗。记者 王晶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令人敬佩,榜样当之无愧!”“为家乡的小伙点赞,好人一生平安。”“当代‘活雷锋’!”

  ……

  近日,中宣部命名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来自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油房卡“95后”小伙子李延红榜上有名,众多网友在他的事迹报道下方纷纷评论。

  李延红是跑西宁到拉萨的货运卡车司机,日常往返奔波于青藏公路,入行已经有四五年时间。

  2024年9月20日17时左右,李延红像往常一样驾驶着装满货物的卡车,行驶在这条熟悉又艰险的道路上。阳光洒在雪山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他眯着眼,专注地盯着前方。

  途经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垭口时,李延红看到一辆蓝色冷藏车停在路边。因为平常很多大车司机会在路边停车休息,当时他并没有在意。

  9月21日23时许,李延红送完货驾车返程再次经过唐古拉山垭口,准备在路边休息时,发现前一天下午看见的冷藏车还在原地。

  “这车怎么这么久还没开走,别是出什么事了?”李延红心中疑惑,他放慢车速,将卡车停靠在冷藏车后方,拉上手刹,迅速跳下车,急忙上前查看,发现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昏迷在驾驶室,李延红大喊:“师傅,醒醒!”可驾驶员毫无反应,他尝试拉开车门,可车门被锁住了。

  见状,李延红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10报警电话,并求助过路的卡车司机马光平,得知情况后,马光平毫不犹豫留下帮忙。深夜,一片漆黑,他们利用卡车大灯照明,环顾四周寻找可利用的工具,发现路边有一根铁杆后,二人合力拿着铁杆用力砸向车窗。“砰砰……”伴随每一次砸窗,玻璃碴子飞下来砸在头上、脸上、身上,可二人毫不在意。终于车窗玻璃破碎,李延红迅速爬上车伸手进去打开车门,查看情况。此时,驾驶员已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意识不清。他们给驾驶员盖上棉衣保暖,然后急忙去路上拦车寻求氧气瓶。

  唐古拉山口附近,空气稀薄,寒风凛冽,一辆辆汽车在这条路上艰难前行。李延红和马光平顾不得手脚冻得麻木,心中只想着赶紧救人!在拦了不下20多辆车后,终于在路过的外地卡友那里要到了一个氧气袋,随即给驾驶员吸氧。

  此时,车内响起一阵铃声,李延红搓了搓冻得僵硬的双手,拿起手机接通电话。“爸,你在哪呢我们给你打了200多个电话你都没接。我们都担心死了!”原来是驾驶员的女儿张颖来电,二人将情况告知了对方。

  “张师傅,你好点没有,要不要再喝点水?”“坚持住啊,救护车马上就来!”在李延红和马光平的救助下,昏迷的张师傅状态有所好转,李延红紧紧握着张师傅的手,不断地给他打气,等待着救护车和公安民警的到来

  忽然,天空飘起了雪花。李延红和马光平面色紧张,李延红深知在高海拔地区,耽搁一秒都可能危及生命。“情况危急,天气寒冷,救护车从那曲方向过来大概有3小时车程。”看着张师傅虚弱的样子,二人没有犹豫,急忙开车往医院方向赶。一路上,李延红不断轻唤张师傅,用自己的体温为他取暖。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在车辆大约行驶了60公里时,不远处传来救护车的呼啸声。与救护车会合后,公安民警也赶到了,救援人员迅速对张师傅进行检查和救治,随后将他抬上救护车送往附近医院。看着救护车远去,李延红和马光平长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送完货的李延红开车返回格尔木市时,张颖再次打来电话。

  “李师傅,这趟货对我们家太重要了,您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电话那头,张颖的声音满是焦急与恳切,这通来自千里之外的求助电话,打乱了李延红原本的运输计划。原来,张师傅一家是河北省廊坊市人,冷藏车里的10.5吨新鲜葡萄需要送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口岸。

  “一边是自己既定的运输安排,完成就能拿到丰厚报酬,一边是张师傅家无人送货的现实情况,若不帮忙可能损失惨重。”想到这里,李延红一咬牙:“行,张姐,你放心,我来给你送货!”话一出口,他便知道,自己许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当日,李延红便乘上一班从格尔木市至那曲市安多县的火车,开启了漫漫送货路。

  次日早上,李延红到达安多后又乘坐卡友的车辗转抵达张师傅冷藏车所在地。开上冷藏车,他马不停蹄往樟木口岸赶,行驶1300多公里终于赶到目的地。谁料想受降雨影响,李延红排了3天队也没能卸下货物,并被告知道路受损要等一个多月才能修好。无奈,他只好跟张颖商量,决定将货物送到广东省深圳市。

  没等喘口气,李延红又载着葡萄一路南下。日子一天天过去,车窗外,仍是空旷的原野和无尽的公路。“答应人家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李延红在心里给自己默默打气。

  驶入南方城市,气温开始飙升。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照射下来,车内像个蒸笼,空调制冷犹如杯水车薪。李延红后背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结出一层白花花的盐渍。

  高温炙烤、狂风暴雨……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李延红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货物平安送到!为了赶时间,他白天开车,夜晚休息,以最快的速度安全行驶了4300多公里赶到深圳,完成交货已是10月9日。

  “我头一回开冷藏车,听说这车葡萄价值10多万元,这一路几千公里,第一重要的就是给水果保鲜。”李延红说,答应送货后,他第一时间在各大卡友群中询问,如何给葡萄打冷,热心卡友开视频手把手教他,这才保证了一车葡萄在历经长途运输后还能新鲜如初。

  好人好事仍在继续,李延红又驱车2000多公里,于10月13日将车送回河北省廊坊市张师傅家中。最后,他再一次坐上火车,返回格尔木市。

  “真是多亏您了!太感谢您了!”10月15日,张颖一家人带着写有“路遇险情伸援手 大爱无私献爱心”的锦旗赶到格尔木,专程当面表示感谢。见到李延红,张颖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他的手,不住地道谢。

  2024年第四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面对沉甸甸的荣誉及广大网友的好评点赞,李延红说:“当时没想那么多,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从事运输行业多年,卡友之间遇到困难大家总会互相帮助,他相信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都会出手相助。

  22天8000公里的艰难跋涉,是李延红用行动践行的承诺,是他对雷锋精神最质朴的诠释。他的善举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陌生人前行的路。李延红说,将带着这份荣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前行,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

推荐阅读
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并讲话
吴晓军罗东川与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座谈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别样分红暖人心
西宁市检察机关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
24H热点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把青春镌刻在乡村振兴的...
【身边的感动】22天,跨越8000公里的真情担当——...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青春“西”行记——记2024届...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尹博士“解锁”藏乡致富新密...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青海高原,充满了吸引力!”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为了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一线故事】“95后”货车司机以...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政协委员赵海兴:履职尽...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刘小蓉:从街巷...
牛世林:村民们心中的“健康守护者”
热点图片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循化:科普惠及民生 新品助农增收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山水“汇”成水墨画
山水“汇”成水墨画
青海大通:春雪润大地 村民忙春耕
青海大通:春雪润大...
青海民和开启春季绿化序幕
青海民和开启春季绿...
青海海南州举办首届人力资源发展大会
青海海南州举办首届...
全国冰壶锦标赛青海西宁开赛
全国冰壶锦标赛青海...
青海又一养老康养中心启用
青海又一养老康养中...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别样分红暖人心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身边的感动】22天,跨越8000公里的真情担当
——记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李延红

青海日报
2025-03-17 08:0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身边的感动】22天,跨越8000公里的真情担当
——记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李延红

青海日报
2025-03-17 08:0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身边的感动】22天,跨越8000公里的真情担当
——记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李延红

  • 2025-03-17 08:03:55
  • 来源:青海日报
微信截图_20250317063717

李延红手拿锦旗。记者 王晶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令人敬佩,榜样当之无愧!”“为家乡的小伙点赞,好人一生平安。”“当代‘活雷锋’!”

  ……

  近日,中宣部命名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来自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油房卡“95后”小伙子李延红榜上有名,众多网友在他的事迹报道下方纷纷评论。

  李延红是跑西宁到拉萨的货运卡车司机,日常往返奔波于青藏公路,入行已经有四五年时间。

  2024年9月20日17时左右,李延红像往常一样驾驶着装满货物的卡车,行驶在这条熟悉又艰险的道路上。阳光洒在雪山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他眯着眼,专注地盯着前方。

  途经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垭口时,李延红看到一辆蓝色冷藏车停在路边。因为平常很多大车司机会在路边停车休息,当时他并没有在意。

  9月21日23时许,李延红送完货驾车返程再次经过唐古拉山垭口,准备在路边休息时,发现前一天下午看见的冷藏车还在原地。

  “这车怎么这么久还没开走,别是出什么事了?”李延红心中疑惑,他放慢车速,将卡车停靠在冷藏车后方,拉上手刹,迅速跳下车,急忙上前查看,发现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昏迷在驾驶室,李延红大喊:“师傅,醒醒!”可驾驶员毫无反应,他尝试拉开车门,可车门被锁住了。

  见状,李延红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10报警电话,并求助过路的卡车司机马光平,得知情况后,马光平毫不犹豫留下帮忙。深夜,一片漆黑,他们利用卡车大灯照明,环顾四周寻找可利用的工具,发现路边有一根铁杆后,二人合力拿着铁杆用力砸向车窗。“砰砰……”伴随每一次砸窗,玻璃碴子飞下来砸在头上、脸上、身上,可二人毫不在意。终于车窗玻璃破碎,李延红迅速爬上车伸手进去打开车门,查看情况。此时,驾驶员已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意识不清。他们给驾驶员盖上棉衣保暖,然后急忙去路上拦车寻求氧气瓶。

  唐古拉山口附近,空气稀薄,寒风凛冽,一辆辆汽车在这条路上艰难前行。李延红和马光平顾不得手脚冻得麻木,心中只想着赶紧救人!在拦了不下20多辆车后,终于在路过的外地卡友那里要到了一个氧气袋,随即给驾驶员吸氧。

  此时,车内响起一阵铃声,李延红搓了搓冻得僵硬的双手,拿起手机接通电话。“爸,你在哪呢我们给你打了200多个电话你都没接。我们都担心死了!”原来是驾驶员的女儿张颖来电,二人将情况告知了对方。

  “张师傅,你好点没有,要不要再喝点水?”“坚持住啊,救护车马上就来!”在李延红和马光平的救助下,昏迷的张师傅状态有所好转,李延红紧紧握着张师傅的手,不断地给他打气,等待着救护车和公安民警的到来

  忽然,天空飘起了雪花。李延红和马光平面色紧张,李延红深知在高海拔地区,耽搁一秒都可能危及生命。“情况危急,天气寒冷,救护车从那曲方向过来大概有3小时车程。”看着张师傅虚弱的样子,二人没有犹豫,急忙开车往医院方向赶。一路上,李延红不断轻唤张师傅,用自己的体温为他取暖。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在车辆大约行驶了60公里时,不远处传来救护车的呼啸声。与救护车会合后,公安民警也赶到了,救援人员迅速对张师傅进行检查和救治,随后将他抬上救护车送往附近医院。看着救护车远去,李延红和马光平长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送完货的李延红开车返回格尔木市时,张颖再次打来电话。

  “李师傅,这趟货对我们家太重要了,您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电话那头,张颖的声音满是焦急与恳切,这通来自千里之外的求助电话,打乱了李延红原本的运输计划。原来,张师傅一家是河北省廊坊市人,冷藏车里的10.5吨新鲜葡萄需要送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口岸。

  “一边是自己既定的运输安排,完成就能拿到丰厚报酬,一边是张师傅家无人送货的现实情况,若不帮忙可能损失惨重。”想到这里,李延红一咬牙:“行,张姐,你放心,我来给你送货!”话一出口,他便知道,自己许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当日,李延红便乘上一班从格尔木市至那曲市安多县的火车,开启了漫漫送货路。

  次日早上,李延红到达安多后又乘坐卡友的车辗转抵达张师傅冷藏车所在地。开上冷藏车,他马不停蹄往樟木口岸赶,行驶1300多公里终于赶到目的地。谁料想受降雨影响,李延红排了3天队也没能卸下货物,并被告知道路受损要等一个多月才能修好。无奈,他只好跟张颖商量,决定将货物送到广东省深圳市。

  没等喘口气,李延红又载着葡萄一路南下。日子一天天过去,车窗外,仍是空旷的原野和无尽的公路。“答应人家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李延红在心里给自己默默打气。

  驶入南方城市,气温开始飙升。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照射下来,车内像个蒸笼,空调制冷犹如杯水车薪。李延红后背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结出一层白花花的盐渍。

  高温炙烤、狂风暴雨……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李延红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货物平安送到!为了赶时间,他白天开车,夜晚休息,以最快的速度安全行驶了4300多公里赶到深圳,完成交货已是10月9日。

  “我头一回开冷藏车,听说这车葡萄价值10多万元,这一路几千公里,第一重要的就是给水果保鲜。”李延红说,答应送货后,他第一时间在各大卡友群中询问,如何给葡萄打冷,热心卡友开视频手把手教他,这才保证了一车葡萄在历经长途运输后还能新鲜如初。

  好人好事仍在继续,李延红又驱车2000多公里,于10月13日将车送回河北省廊坊市张师傅家中。最后,他再一次坐上火车,返回格尔木市。

  “真是多亏您了!太感谢您了!”10月15日,张颖一家人带着写有“路遇险情伸援手 大爱无私献爱心”的锦旗赶到格尔木,专程当面表示感谢。见到李延红,张颖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他的手,不住地道谢。

  2024年第四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面对沉甸甸的荣誉及广大网友的好评点赞,李延红说:“当时没想那么多,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从事运输行业多年,卡友之间遇到困难大家总会互相帮助,他相信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都会出手相助。

  22天8000公里的艰难跋涉,是李延红用行动践行的承诺,是他对雷锋精神最质朴的诠释。他的善举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陌生人前行的路。李延红说,将带着这份荣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前行,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

作者 王晶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