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民生关注
青海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政策为困难群众“托底”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宥力
发布时间:2025-03-19 07:40:05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3月18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青海省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对临时救助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救助程序等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旨在持续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办法》明确了临时救助范围。明确因遭遇火灾、突发重大疾病等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或个人为急难型救助对象;因病、因学、因住房等支出致困的家庭或个人为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涵盖特困人员、低保家庭等常见群体。新增“其他支出型救助对象”,即不在前列对象范围,但1至3个月内收入低、因生活必需支出致困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家庭或个人,大幅提升制度的可及性与政策实施的充分性。

  《办法》规定了临时救助标准。在救助标准确定上,明确急难型、支出型救助对象救助标准上限均不超过当地年城市低保标准的5倍。急难型对象救助标准按当地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困难家庭人口数和困难延续时限三个要素计算确定救助金额;支出型对象救助标准以公式计算为主、分档救助为辅,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对情况特殊,需要加大救助力度的对象,明确通过“一事一议”确定救助额度,救助上限可达到当地年城市低保标准的10倍,确保救助实效。

  《办法》提升了临时救助实效。针对急难型临时救助,明确实施“先行救助”,24小时内落实救助政策发放补助资金。新增“小额救助”,以当地月城市低保标准为上限,采取先救助后备案方式简化程序。进一步精简申请资料,现有在册救助保障对象申请临时救助的,无需再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审核时间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48小时。推行异地申办,非本地户籍居民在居住地申请信息智能流转,切实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推荐阅读
吴晓军罗东川在海东市调研座谈
罗东川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调研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青海湟中加快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青海大通为劳动者追讨工资1019.83万元
24H热点
青海倒湖茶公路年内有望全线贯通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入户宣讲听民意 精准发...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走进大棚讲政策 田间地...
西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排查“保水虾仁” 均未发现...
青海西宁: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进入倒计时
青海西宁野生动物园新增172个停车位
国家喊我减肥后 西宁减重门诊成了“香饽饽”
青海海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扩容
青海东部农业区春播期提前 气象条件总体有利
共筑满意消费 促进高质量发展——2025年青海省“3·...
热点图片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实施首例神经内镜肿瘤微创手术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乡村振兴在青海】“我家门口那座桥”架起乡村好前景——“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报道之二
【乡村振兴在青海】...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现在就像住在福窝窝里啊!”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入户宣讲听民意 精准发力暖人心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乡村振兴在青海】电力赋能,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在青海】...
【党旗领航】搭建平台 拓宽路径 助力区域人才队伍协调发展——青海省“一心两区”人才示范区建设综述
【党旗领航】搭建平...
青海互助县:秸尽所能 变废为宝
青海互助县:秸尽所...
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第一站 我省运动员李公加夺冠
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政策为困难群众“托底”

青海日报
2025-03-19 07:4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政策为困难群众“托底”

青海日报
2025-03-19 07:4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政策为困难群众“托底”

  • 2025-03-19 07:40:05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3月18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青海省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对临时救助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救助程序等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旨在持续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办法》明确了临时救助范围。明确因遭遇火灾、突发重大疾病等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或个人为急难型救助对象;因病、因学、因住房等支出致困的家庭或个人为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涵盖特困人员、低保家庭等常见群体。新增“其他支出型救助对象”,即不在前列对象范围,但1至3个月内收入低、因生活必需支出致困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家庭或个人,大幅提升制度的可及性与政策实施的充分性。

  《办法》规定了临时救助标准。在救助标准确定上,明确急难型、支出型救助对象救助标准上限均不超过当地年城市低保标准的5倍。急难型对象救助标准按当地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困难家庭人口数和困难延续时限三个要素计算确定救助金额;支出型对象救助标准以公式计算为主、分档救助为辅,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对情况特殊,需要加大救助力度的对象,明确通过“一事一议”确定救助额度,救助上限可达到当地年城市低保标准的10倍,确保救助实效。

  《办法》提升了临时救助实效。针对急难型临时救助,明确实施“先行救助”,24小时内落实救助政策发放补助资金。新增“小额救助”,以当地月城市低保标准为上限,采取先救助后备案方式简化程序。进一步精简申请资料,现有在册救助保障对象申请临时救助的,无需再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审核时间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48小时。推行异地申办,非本地户籍居民在居住地申请信息智能流转,切实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作者 王宥力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