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乡村振兴在青海】“交通线”变“风景线” 交旅融合绘新景
——“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牛玉娇
发布时间:2025-03-20 07:03:59
编辑:何继红
环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道提质改造后,景色美不胜收。青海省公路局海东总段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道路通,则百业兴。当“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青海给出的答案是,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加快项目建设、推动服务供给多元化等多项措施,逐步将“交通线”转变为“风景线”,为青海的生态旅游注入全新活力。

  初春的高原乍暖还寒,3月17日,驱车行驶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的国道341胶海线,路旁生动有趣的彩绘图映入眼帘,来到十二盘坡,红、蓝、黄三色相间的旅游公路犹如“盘龙”从山顶蜿蜒伸展至山脚,形成十二条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有一尊生肖像,为长途跋涉增添了一份趣味,瞬时,旅途的疲惫消失不见,只有斑斓的“风景线”留在记忆深处。

  据了解,2024年,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对“环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道”完成提质改造,并以互助县金圆水泥厂为起点,经G341线、S204线,串联起沿线互助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甘禅寺和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寺等景区,“一条路”激活了“一片景”。

  “十二盘坡早有名气,但是以前路况不好,危险系数大,去年交通部门通过对包括十二盘坡在内的环互助北龙山旅游风景道进行提升改造,来打卡的人更多了,游客体验也更佳。”青海省海东公路总段养护科(安全生产管理科)科长马玉安介绍,通过路面灌缝、沿线设施刷新、修建停车港湾、增设旅游风景道地理标志标牌、种花植草等措施,使得这条旅游线路处处是风景,一年四季都有游人拍照打卡。

  一条路不仅串联起了山内外的山水景色,更串联起了山内外的游人和产业。

  沿着这条旅游公路一路向北,来到互助县加定镇,这里有山有水,森林茂密、空气清新,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镇仅隔一条大通河,家住浪士当村的村民白索南才让,依托北龙山景区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过得很是红火。

  “我们住在山里,以前出行很不便利,现在路修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平坦,我们去城里方便了,城里人来我们这儿旅游也方便,旅游旺季村里的农家乐全部爆满,一年的净收入能有四五万元,家家户户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白索南才让说。

  据统计,去年互助北龙山景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150.2万元,同比增长4%,景区接待人数83.72万人,同比增长9%。

  幸福生活的背后,是交旅融合活力迸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聚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围绕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总体部署,立足省情定位、高原特色,编制《青海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公路规划纲要》,积极推动一批旅游公路项目的建设,为青海的生态旅游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据统计,青海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12万公里,全省5A级景区全部通达高速公路(含一级)公路,84%的A级景区通达二级及以上公路。

  除了“一路有景观”“一路有亮点”,还有“一路有服务”。

  去年夏天,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的圣泉湾生态体验区“火爆出圈”,这里天高云淡、湖水湛蓝,还有海鸥、沙滩,如梦似幻。

  来自四川的游客廖女士说:“我们先是看了湟鱼洄游,又到圣泉湾来,景区有摆渡车带我们到核心区,近距离接触青海湖,服务体验很好,不虚此行。”

  去年,青海省交通运输部门不断拓宽服务广度,有序建成圣泉湾综合服务体、泉吉湟鱼洄游观景台和沿线旅游标识标牌等设施,拓展充电、观景、景区咨询等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旅游目的地交通运输服务品质,让游客爱来青海、爱上青海。

  如今,青海省交旅融合发展的篇章已加速打开。

  游客可一路坦途进入日月山、圣泉湾景区,祁连牧歌、昆仑溯源等特色旅游公路带正在打造中,柴达木、青海湖等“五个一号”生态旅游景观大道即将亮相,玉树沿江、果洛沿黄等旅游公路加快建设,自行车道、步行栈道等慢行系统逐步完善,各大景区景点与乡村营地、特色村镇串珠成线,一幅美丽高原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建一条道路,串一路风景,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交旅融合将“路途”延伸成“旅途”,联通了人们向往“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的“诗和远方”。

推荐阅读
吴晓军罗东川在海东市调研座谈
罗东川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调研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西宁市最美劳动者系列写生活动启动
青海格尔木市与海军昆仑山舰开展城舰共建活动
24H热点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以旧换新政策发力 青海...
公保扎西赴互助县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并调研时强调 贯...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召开
西宁开发区:绿色算力产业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
第二十次全省民政会议召开 吴晓军提出工作要求 罗...
吴晓军罗东川与西部机场集团董事长杨鸥一行座谈
兴起学习热潮 凝聚强大合力——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
青海察尔汗盐湖景区开园 开启盐湖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西宁:数智赋能精准施策...
青海“百年藏庄”塔加迎来开耕节
热点图片
青海西宁:播下“志愿红” 开出“幸福花”
青海西宁:播下“志...
雪豹为何会在可鲁克湖—托素湖现身
雪豹为何会在可鲁克...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青海囊谦县:宣讲员带着好政策下基层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西宁市最美劳动者系列写生活动启动
西宁市最美劳动者系...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海北州刚察县宁夏村藏羊养殖背后的绿色账本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土话乡音”讲政策 真情真意暖民心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青海兴海境内发现中华鬣羚
青海兴海境内发现中...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让青春在磨砺中强筋壮骨——记青海曲麻莱县麻多乡巴颜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刘丹心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交通线”变“风景线” 交旅融合绘新景
——“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报道之四

青海日报
2025-03-20 07:0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交通线”变“风景线” 交旅融合绘新景
——“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报道之四

青海日报
2025-03-20 07:0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乡村振兴在青海】“交通线”变“风景线” 交旅融合绘新景
——“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报道之四

  • 2025-03-20 07:03:59
  • 来源:青海日报
环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道提质改造后,景色美不胜收。青海省公路局海东总段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道路通,则百业兴。当“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青海给出的答案是,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加快项目建设、推动服务供给多元化等多项措施,逐步将“交通线”转变为“风景线”,为青海的生态旅游注入全新活力。

  初春的高原乍暖还寒,3月17日,驱车行驶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的国道341胶海线,路旁生动有趣的彩绘图映入眼帘,来到十二盘坡,红、蓝、黄三色相间的旅游公路犹如“盘龙”从山顶蜿蜒伸展至山脚,形成十二条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有一尊生肖像,为长途跋涉增添了一份趣味,瞬时,旅途的疲惫消失不见,只有斑斓的“风景线”留在记忆深处。

  据了解,2024年,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对“环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道”完成提质改造,并以互助县金圆水泥厂为起点,经G341线、S204线,串联起沿线互助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甘禅寺和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寺等景区,“一条路”激活了“一片景”。

  “十二盘坡早有名气,但是以前路况不好,危险系数大,去年交通部门通过对包括十二盘坡在内的环互助北龙山旅游风景道进行提升改造,来打卡的人更多了,游客体验也更佳。”青海省海东公路总段养护科(安全生产管理科)科长马玉安介绍,通过路面灌缝、沿线设施刷新、修建停车港湾、增设旅游风景道地理标志标牌、种花植草等措施,使得这条旅游线路处处是风景,一年四季都有游人拍照打卡。

  一条路不仅串联起了山内外的山水景色,更串联起了山内外的游人和产业。

  沿着这条旅游公路一路向北,来到互助县加定镇,这里有山有水,森林茂密、空气清新,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镇仅隔一条大通河,家住浪士当村的村民白索南才让,依托北龙山景区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过得很是红火。

  “我们住在山里,以前出行很不便利,现在路修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平坦,我们去城里方便了,城里人来我们这儿旅游也方便,旅游旺季村里的农家乐全部爆满,一年的净收入能有四五万元,家家户户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白索南才让说。

  据统计,去年互助北龙山景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150.2万元,同比增长4%,景区接待人数83.72万人,同比增长9%。

  幸福生活的背后,是交旅融合活力迸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聚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围绕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总体部署,立足省情定位、高原特色,编制《青海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公路规划纲要》,积极推动一批旅游公路项目的建设,为青海的生态旅游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据统计,青海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12万公里,全省5A级景区全部通达高速公路(含一级)公路,84%的A级景区通达二级及以上公路。

  除了“一路有景观”“一路有亮点”,还有“一路有服务”。

  去年夏天,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的圣泉湾生态体验区“火爆出圈”,这里天高云淡、湖水湛蓝,还有海鸥、沙滩,如梦似幻。

  来自四川的游客廖女士说:“我们先是看了湟鱼洄游,又到圣泉湾来,景区有摆渡车带我们到核心区,近距离接触青海湖,服务体验很好,不虚此行。”

  去年,青海省交通运输部门不断拓宽服务广度,有序建成圣泉湾综合服务体、泉吉湟鱼洄游观景台和沿线旅游标识标牌等设施,拓展充电、观景、景区咨询等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旅游目的地交通运输服务品质,让游客爱来青海、爱上青海。

  如今,青海省交旅融合发展的篇章已加速打开。

  游客可一路坦途进入日月山、圣泉湾景区,祁连牧歌、昆仑溯源等特色旅游公路带正在打造中,柴达木、青海湖等“五个一号”生态旅游景观大道即将亮相,玉树沿江、果洛沿黄等旅游公路加快建设,自行车道、步行栈道等慢行系统逐步完善,各大景区景点与乡村营地、特色村镇串珠成线,一幅美丽高原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建一条道路,串一路风景,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交旅融合将“路途”延伸成“旅途”,联通了人们向往“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的“诗和远方”。

作者 牛玉娇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