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湟西高速公路大华1号隧道单幅贯通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倪晓颖
发布时间:2025-03-20 07:11:26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3月19日,G0612西宁至和田高速湟源至西海段公路工程项目首个隧道——大华1号隧道实现单幅贯通,标志着湟西项目重要节点工程取得新突破,为项目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从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大华1号隧道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大华镇境内,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全长903米,最大埋深95.6米。隧道进出口为Ⅱ—Ⅲ级湿陷性黄土,洞身穿越段围岩主要为西宁组泥岩,地质条件复杂。湟西项目通过科学组织、专家论证和技术创新,有效解决了典型黄土隧道地质松散、初支变形、易坍塌等多重技术难题。施工中,运用三维地质雷达和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隧道围岩变化,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保障施工安全。同时,依据隧道地质围岩等级,遵循动态设计、动态调整原则,制定“一洞一方案”管理模式,及时优化支护结构,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和坍塌风险;全面加强隧道防排水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测与管控,确保隧道质量安全全程受控。

  湟西项目是国家高速G0612西宁至和田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项目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和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起点位于湟源县和平乡蒙古道村,终点位于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德吉村,全长50.685千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大华1号隧道左洞的顺利贯通,验证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技术的可靠性,为同类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推荐阅读
吴晓军罗东川在海东市调研座谈
罗东川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调研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西宁市最美劳动者系列写生活动启动
青海格尔木市与海军昆仑山舰开展城舰共建活动
24H热点
落实生态责任清单 积极构建多方协同发力的大生...
青海:馆校共启文化育人新模式
青海“光影思政课堂”打造“影视+”德育教育新模式
民革青海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
【乡村振兴在青海】“交通线”变“风景线” 交旅融...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以旧换新政策发力 青海消费...
公保扎西赴互助县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并调研时强调 贯...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召开
西宁开发区:绿色算力产业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
第二十次全省民政会议召开 吴晓军提出工作要求 罗...
热点图片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东西部协作薯条工厂助力乡村振兴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青海西宁:播下“志愿红” 开出“幸福花”
青海西宁:播下“志...
雪豹为何会在可鲁克湖—托素湖现身
雪豹为何会在可鲁克...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青海囊谦县:宣讲员带着好政策下基层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西宁市最美劳动者系列写生活动启动
西宁市最美劳动者系...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海北州刚察县宁夏村藏羊养殖背后的绿色账本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土话乡音”讲政策 真情真意暖民心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青海兴海境内发现中华鬣羚
青海兴海境内发现中...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湟西高速公路大华1号隧道单幅贯通

青海日报
2025-03-20 07:1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湟西高速公路大华1号隧道单幅贯通

青海日报
2025-03-20 07:1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湟西高速公路大华1号隧道单幅贯通

  • 2025-03-20 07:11:26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3月19日,G0612西宁至和田高速湟源至西海段公路工程项目首个隧道——大华1号隧道实现单幅贯通,标志着湟西项目重要节点工程取得新突破,为项目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从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大华1号隧道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大华镇境内,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全长903米,最大埋深95.6米。隧道进出口为Ⅱ—Ⅲ级湿陷性黄土,洞身穿越段围岩主要为西宁组泥岩,地质条件复杂。湟西项目通过科学组织、专家论证和技术创新,有效解决了典型黄土隧道地质松散、初支变形、易坍塌等多重技术难题。施工中,运用三维地质雷达和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隧道围岩变化,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保障施工安全。同时,依据隧道地质围岩等级,遵循动态设计、动态调整原则,制定“一洞一方案”管理模式,及时优化支护结构,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和坍塌风险;全面加强隧道防排水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测与管控,确保隧道质量安全全程受控。

  湟西项目是国家高速G0612西宁至和田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项目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和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起点位于湟源县和平乡蒙古道村,终点位于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德吉村,全长50.685千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大华1号隧道左洞的顺利贯通,验证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技术的可靠性,为同类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作者 倪晓颖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