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通知》确定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回族宴席曲和华热藏族服饰传承人马成海、贾兰本榜上有名。
回族宴席曲传承人马成海,三十多年来,累计收徒391名,做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了使回族宴席曲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成立了回族宴席曲表演队,担任辅导老师,为“回族宴席曲”爱好者传授演唱和表演技艺,传承队伍逐年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回族宴席曲”的传承与发展。
华热藏族服饰传承人贾兰本,作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立了“华热藏族服饰”传习所,积极担负起华热藏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口传心授、实践训练和传承培训等方式,宣传华热藏族服饰文化,传授华热藏族服饰的裁剪、雕刻、盘绣、叠绣、缝制等技艺,累计培训学徒达140人次,有力地推动了华热藏族服饰的宣传、推广和传承发展。
近年来,门源县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共梳理非遗资源60项,其中列入四级非遗代表作项目名录的29项,包括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州级6项、县级5项,并建立了较为详细的非遗资源库。目前,有各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38名,其中国家级3名、省级12名、州级13名,县级10名。申报县级待评审45名。设立非遗传习所27个,其中2家青绣培育企业,2家省级传承基地,1家省级非遗工坊,现有从艺人员和学徒约16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