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青海门源新增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20 20:10:07
编辑:陈郁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通知》确定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回族宴席曲和华热藏族服饰传承人马成海、贾兰本榜上有名。

  回族宴席曲传承人马成海,三十多年来,累计收徒391名,做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了使回族宴席曲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成立了回族宴席曲表演队,担任辅导老师,为“回族宴席曲”爱好者传授演唱和表演技艺,传承队伍逐年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回族宴席曲”的传承与发展。

  华热藏族服饰传承人贾兰本,作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立了“华热藏族服饰”传习所,积极担负起华热藏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口传心授、实践训练和传承培训等方式,宣传华热藏族服饰文化,传授华热藏族服饰的裁剪、雕刻、盘绣、叠绣、缝制等技艺,累计培训学徒达140人次,有力地推动了华热藏族服饰的宣传、推广和传承发展。

  近年来,门源县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共梳理非遗资源60项,其中列入四级非遗代表作项目名录的29项,包括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州级6项、县级5项,并建立了较为详细的非遗资源库。目前,有各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38名,其中国家级3名、省级12名州级13名,县级10名。申报县级待评审45名。设立非遗传习所27个,其中2家青绣培育企业,2家省级传承基地,1家省级非遗工坊,现有从艺人员和学徒约168名。

推荐阅读
吴晓军罗东川在海东市调研座谈
第二十次全省民政会议召开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青海省西宁市落实2025年以工代赈资金1.91亿元
青海海北实现规范化零工驿站建设县域全覆盖
24H热点
2025青海省家居消费品换新和家装焕新补贴活动启动
2吨油菜籽洒落高速 青海大通特巡警化身“搬运工”救援
青海西宁市城西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15.5亿元
【文化中国行】仁青卓玛:让传统服饰焕发新魅力
“国家喊咱减肥了”! @青海人,请这样管理你的体重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青海算力环境分指数位列全国...
王卫东在调研西宁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时强调 充分发...
“C位出道”!新产业赋能西宁未来
青海省西宁市落实2025年以工代赈资金1.91亿元
青海省5年投入159亿元救助困难群众
热点图片
青海察尔汗盐湖景区开园 开启盐湖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青海察尔汗盐湖景区...
“国家喊咱减肥了”! @青海人,请这样管理你的体重
“国家喊咱减肥了”...
【文化中国行】仁青卓玛:让传统服饰焕发新魅力
【文化中国行】仁青...
2025青海省家居消费品换新和家装焕新补贴活动启动
2025青海省家居消费...
能源纳贤 “职”引未来——2025年青海海南州“春风行动”新能源产业专场招聘活动见闻
能源纳贤 “职”引未...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家常话里“唠”出幸福路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经济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厚植兴业沃土
【经济聚焦】优化营...
【关注】聚焦“三农” 以“专”业之力谋发展新篇
【关注】聚焦“三农...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门源新增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青海新闻网
2025-03-20 20:1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门源新增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青海新闻网
2025-03-20 08:1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门源新增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 2025-03-20 08:10:07
  •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通知》确定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回族宴席曲和华热藏族服饰传承人马成海、贾兰本榜上有名。

  回族宴席曲传承人马成海,三十多年来,累计收徒391名,做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了使回族宴席曲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成立了回族宴席曲表演队,担任辅导老师,为“回族宴席曲”爱好者传授演唱和表演技艺,传承队伍逐年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回族宴席曲”的传承与发展。

  华热藏族服饰传承人贾兰本,作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立了“华热藏族服饰”传习所,积极担负起华热藏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口传心授、实践训练和传承培训等方式,宣传华热藏族服饰文化,传授华热藏族服饰的裁剪、雕刻、盘绣、叠绣、缝制等技艺,累计培训学徒达140人次,有力地推动了华热藏族服饰的宣传、推广和传承发展。

  近年来,门源县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共梳理非遗资源60项,其中列入四级非遗代表作项目名录的29项,包括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州级6项、县级5项,并建立了较为详细的非遗资源库。目前,有各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38名,其中国家级3名、省级12名州级13名,县级10名。申报县级待评审45名。设立非遗传习所27个,其中2家青绣培育企业,2家省级传承基地,1家省级非遗工坊,现有从艺人员和学徒约168名。

编辑:陈郁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