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最是一年春好处
——2025年青海省万名干部下乡活动综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杨红霞
发布时间:2025-03-22 07:08:59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春来临,青海广袤土地上的劳作者们开始了一年的忙碌,一场由上至下的宣讲活动便拉开了帷幕。

  2月13日,全省正式启动万名干部下乡开展“一宣三促”活动。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省1.2万余名干部俯下身子、融入基层,把政策带到田间地头,把实惠落到千家万户,为青海农牧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湟中区田家寨镇卜家台村帮扶单位为脱贫户送上免费的化肥和种子。杨红霞 摄

  传经送宝,把最实惠的政策带到群众中

  左手一沓政策,右手一个笔记本,或一两人或四五成群,穿行在巷道内,行走于草原上,出了东家进西家……这是自“一宣三促”活动开展以来,青海农村牧区宣讲队员的常态,在村民家的炕头坐一坐,在牧户的草原上唠一唠,不仅掌握了村情民意,也能及时把和大家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送到位。

  “今年猪打算增加多少?”

  “至少十几头吧,每年基本都在30头左右呗,边养边出。”

  “今年出栏不错,有出栏奖补呢,我们已经给你申请上了,种地的粮补每亩100元,还有3000元的产业奖补。”在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卜家台村孙承全家里,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小康在详细了解今年孙承全的生产计划后,立马把相应的惠民政策告诉他。

  农牧民最关心的点在哪里,宣讲干部的宣讲方向就在哪里。

  “70岁至80岁的老人一月可以领取110元的高龄补助。”

  “被鉴定为一、二级伤残标准的村民一月可以领取100元的残疾补贴。”

  “农村低保的标准根据不同家庭情况可分为三个档级。”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宣讲团充分利用集中宣讲的机会,针对百姓集中关心的“农村低保”“养老保险”等具体问题,逐一解答并记录。

  久治县在活动开展期间,整合全县宣讲资源,由14个行业部门和县委党校优秀讲师组建理论宣讲团,通过与群众互动问答,将政策语言转化为牧民听得懂的“家常话”,有效提升政策传播的精准度。

  “了解到今年医保保费上涨,大家对此有很多说法,我就去医保局好好了解相关内容,并准备了宣传册和台历,趁着此次宣讲活动给大家好好说了一下相关的政策。”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统计局副局长张香兰作为抽调干部,为宣讲活动下了一番功夫,力争打消乡亲们对于医保保费上涨的困惑。

  政策在纸面上不过一段话、一句文,但要真正落实到老百姓的身上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求是什么、限制有哪些、需要什么材料等一系列问题在农牧户眼里或许就是难题。各地利用宣讲活动,面对面把政策送上门,把困惑理清楚,让农牧民做政策的知情人、受益人、明白人。

民和县隆治乡温棚蔬菜种植现场。石延寿 摄

  解当下难题,“三促”工作排忧解难

  今年万名干部下乡主题为“宣讲政策,促产业、促就业、促稳定”,在宣讲政策的基础上,促产业、促就业、促稳定是重中之重。

  “你家今年打算种小麦还是油菜?”

  “种子买了没、化肥价格怎么样?”

  “牛羊情况如何?”

  ……

  当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各地宣讲干部在走访时不厌其烦地向群众了解生产所需,再同生产部门积极协同,做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

  西宁市牢牢把握春季农业生产关键时期,落实春季农业生产各项措施,全力保障农资储备、农民培训等工作。截至目前,西宁市储备农作物良种637.42万公斤、肥料16.89万吨,投入机具19.37万台,组织农业专家、技术骨干30余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技术指导服务,开展春耕备耕培训班,800余人次参加技术培训。

  海南藏族自治州全力开展饲草料调运和抗灾保畜工作,育活仔畜117.97万头只,仔畜成活率98%。

  前不久,32台大型农具发放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高羌村,播种机、旋耕机、拖拉机等崭新的农耕设备让村民脸上笑出了花,互助县供销联社积极争取项目,利用青海省供销联社土地托管项目160万元购买农资设备,更好地服务于当地高效开展春种秋收。

  一边为生产忙,一边还要为个人作打算。

  各地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订单式培训、点对点输出等服务工作。

  黄南藏族自治州组织首批110名黄南籍城乡劳动力赴江苏省南京市创维集团“组团式”就业。

  海东市乐都区通过“春风行动”“务工平台搭建”等系列行动,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为农村劳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建立桥梁纽带。今年2月份累计向省内外输送务工人员6500余人次。

  西宁市湟源县东峡乡则通过租赁盘活本村游客服务中心,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5.6万元租赁收入,还带动本村无法外出的10户农户就业。

  ……

  从一人到一村,一个个技术培训、一项项就业指导,犹如撒在春天里的麦种,让脚踩在土地上的劳作者生出更多可能。

  宣讲+,让政策宣讲有温度有力度

  怎么让宣讲活动有温度,让群众有参与度,各地结合实际纷纷出招。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当地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将春耕生产所需的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物资搬到村子里,开起了现场教学。

  “乡亲们,科学的种植技术是种好田的关键!就拿种子包衣技术来说,一亩地只要1.5公斤种子,比以前节省了近2公斤种子用量,包衣后亩产增收50多公斤。”

  “马铃薯包衣操作也比较简单,将农药包衣剂和草木灰或者炕灰拌在一起就行。”门源县供销合作社业务员李宪斌一一向群众解答种植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当地发挥“澜沧旗红”宣讲品牌效应和独特魅力,宣讲团成员运用“文艺+理论+政策+法治+义诊+N”活动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农(牧)家书屋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切实让群众在活动中不仅能听得明白政策,也能让大家积极参与其中。

  海南州则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宣讲阵地,将中央一号文件化作牧民听得懂的“草原振兴策”。宣讲队以非遗贤孝弹唱解读黑藏羊产业链升级路径,设立“流动政策诊所”破解草场确权、冷链物流等难题。通过“文化浸润—产业解码—民生落地”三维宣讲体系,让文件中的一项项好政策成为打开高原现代化农牧业新局面的“金钥匙”。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牧业村点多线长,“马背宣讲队”“毡房议事会”应运而生。农牧户在哪儿,宣讲活动就在哪儿。同时,还建立“调研问需—政策研读一案例解析一对策研讨一跟踪问效”的全流程工作法,组建由农技专家、法律顾问、致富能手组成的复合型宣讲团队,开展“理论+文艺”“云端+地头”“案例+互动”的立体化宣讲模式,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宣传格局。

  宣讲的内容是固定的,但方式是多变的,你有招我有式,利用有限的宣讲队伍,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各地集众力解难题,把党的政策和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

  一个月时间,宣讲干部走在农村牧区,手里的笔记本越记越厚,挂记在心上的事儿却越来越少,一件件民生实事,一桩桩生产大事,在各地各部门协作中被重视、被解决。立于春始,青海万名干部不负春光为农忙,为万千农牧民播种希望,带去笑颜,为乡村振兴工作留下一抹春的色彩。

推荐阅读
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
吴晓军罗东川与赛乐·哈卜提一行座谈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大美青海”客户端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青海西宁市严防死守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青海西宁:一键“派单”为居民解忧
24H热点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遇见青海图灵小镇的“未...
以最严要求最高标准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青海:全力守护三江之源水安全
罗东川会见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一行
吴晓军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部分)巡展·...
青海省海南州启动2025年度“文化·体育·旅游”百场活动
托底线 救急难 《青海省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印发
青海:近万名师生共上沉浸式消防安全教育课
青海西宁市严防死守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热点图片
青海:十条措施持续加大绿色算力人才引育力度
青海:十条措施持续...
青海门源:2025岗什卡滑雪登山暨青海骢(浩门马)赛马春季挑战赛主题活动启幕
青海门源:2025岗什...
青海省2025年“文润校园·德育新人”集中观影活动启动
青海省2025年“文润...
2025年“青海湖开湖季”系列活动启动
2025年“青海湖开湖...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皇冠上的明珠”何以“闪耀”高原?——“青海绿算一来年”系列报道①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
银鳞破冰处 绿意相逢时——2025年“青海湖·开湖季”系列活动开幕侧记
银鳞破冰处 绿意相逢...
金色门源游 从岗什卡开始——2025岗什卡滑雪登山暨青海骢(浩门马)赛马春季挑战赛主题活动侧记
金色门源游 从岗什卡...
我省举办世界唐氏综合征日主题活动
我省举办世界唐氏综...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最是一年春好处
——2025年青海省万名干部下乡活动综述

青海日报
2025-03-22 07:0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最是一年春好处
——2025年青海省万名干部下乡活动综述

青海日报
2025-03-22 07:0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最是一年春好处
——2025年青海省万名干部下乡活动综述

  • 2025-03-22 07:08:59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春来临,青海广袤土地上的劳作者们开始了一年的忙碌,一场由上至下的宣讲活动便拉开了帷幕。

  2月13日,全省正式启动万名干部下乡开展“一宣三促”活动。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省1.2万余名干部俯下身子、融入基层,把政策带到田间地头,把实惠落到千家万户,为青海农牧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湟中区田家寨镇卜家台村帮扶单位为脱贫户送上免费的化肥和种子。杨红霞 摄

  传经送宝,把最实惠的政策带到群众中

  左手一沓政策,右手一个笔记本,或一两人或四五成群,穿行在巷道内,行走于草原上,出了东家进西家……这是自“一宣三促”活动开展以来,青海农村牧区宣讲队员的常态,在村民家的炕头坐一坐,在牧户的草原上唠一唠,不仅掌握了村情民意,也能及时把和大家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送到位。

  “今年猪打算增加多少?”

  “至少十几头吧,每年基本都在30头左右呗,边养边出。”

  “今年出栏不错,有出栏奖补呢,我们已经给你申请上了,种地的粮补每亩100元,还有3000元的产业奖补。”在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卜家台村孙承全家里,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小康在详细了解今年孙承全的生产计划后,立马把相应的惠民政策告诉他。

  农牧民最关心的点在哪里,宣讲干部的宣讲方向就在哪里。

  “70岁至80岁的老人一月可以领取110元的高龄补助。”

  “被鉴定为一、二级伤残标准的村民一月可以领取100元的残疾补贴。”

  “农村低保的标准根据不同家庭情况可分为三个档级。”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宣讲团充分利用集中宣讲的机会,针对百姓集中关心的“农村低保”“养老保险”等具体问题,逐一解答并记录。

  久治县在活动开展期间,整合全县宣讲资源,由14个行业部门和县委党校优秀讲师组建理论宣讲团,通过与群众互动问答,将政策语言转化为牧民听得懂的“家常话”,有效提升政策传播的精准度。

  “了解到今年医保保费上涨,大家对此有很多说法,我就去医保局好好了解相关内容,并准备了宣传册和台历,趁着此次宣讲活动给大家好好说了一下相关的政策。”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统计局副局长张香兰作为抽调干部,为宣讲活动下了一番功夫,力争打消乡亲们对于医保保费上涨的困惑。

  政策在纸面上不过一段话、一句文,但要真正落实到老百姓的身上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求是什么、限制有哪些、需要什么材料等一系列问题在农牧户眼里或许就是难题。各地利用宣讲活动,面对面把政策送上门,把困惑理清楚,让农牧民做政策的知情人、受益人、明白人。

民和县隆治乡温棚蔬菜种植现场。石延寿 摄

  解当下难题,“三促”工作排忧解难

  今年万名干部下乡主题为“宣讲政策,促产业、促就业、促稳定”,在宣讲政策的基础上,促产业、促就业、促稳定是重中之重。

  “你家今年打算种小麦还是油菜?”

  “种子买了没、化肥价格怎么样?”

  “牛羊情况如何?”

  ……

  当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各地宣讲干部在走访时不厌其烦地向群众了解生产所需,再同生产部门积极协同,做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

  西宁市牢牢把握春季农业生产关键时期,落实春季农业生产各项措施,全力保障农资储备、农民培训等工作。截至目前,西宁市储备农作物良种637.42万公斤、肥料16.89万吨,投入机具19.37万台,组织农业专家、技术骨干30余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技术指导服务,开展春耕备耕培训班,800余人次参加技术培训。

  海南藏族自治州全力开展饲草料调运和抗灾保畜工作,育活仔畜117.97万头只,仔畜成活率98%。

  前不久,32台大型农具发放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高羌村,播种机、旋耕机、拖拉机等崭新的农耕设备让村民脸上笑出了花,互助县供销联社积极争取项目,利用青海省供销联社土地托管项目160万元购买农资设备,更好地服务于当地高效开展春种秋收。

  一边为生产忙,一边还要为个人作打算。

  各地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订单式培训、点对点输出等服务工作。

  黄南藏族自治州组织首批110名黄南籍城乡劳动力赴江苏省南京市创维集团“组团式”就业。

  海东市乐都区通过“春风行动”“务工平台搭建”等系列行动,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为农村劳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建立桥梁纽带。今年2月份累计向省内外输送务工人员6500余人次。

  西宁市湟源县东峡乡则通过租赁盘活本村游客服务中心,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5.6万元租赁收入,还带动本村无法外出的10户农户就业。

  ……

  从一人到一村,一个个技术培训、一项项就业指导,犹如撒在春天里的麦种,让脚踩在土地上的劳作者生出更多可能。

  宣讲+,让政策宣讲有温度有力度

  怎么让宣讲活动有温度,让群众有参与度,各地结合实际纷纷出招。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当地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将春耕生产所需的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物资搬到村子里,开起了现场教学。

  “乡亲们,科学的种植技术是种好田的关键!就拿种子包衣技术来说,一亩地只要1.5公斤种子,比以前节省了近2公斤种子用量,包衣后亩产增收50多公斤。”

  “马铃薯包衣操作也比较简单,将农药包衣剂和草木灰或者炕灰拌在一起就行。”门源县供销合作社业务员李宪斌一一向群众解答种植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当地发挥“澜沧旗红”宣讲品牌效应和独特魅力,宣讲团成员运用“文艺+理论+政策+法治+义诊+N”活动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农(牧)家书屋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切实让群众在活动中不仅能听得明白政策,也能让大家积极参与其中。

  海南州则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宣讲阵地,将中央一号文件化作牧民听得懂的“草原振兴策”。宣讲队以非遗贤孝弹唱解读黑藏羊产业链升级路径,设立“流动政策诊所”破解草场确权、冷链物流等难题。通过“文化浸润—产业解码—民生落地”三维宣讲体系,让文件中的一项项好政策成为打开高原现代化农牧业新局面的“金钥匙”。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牧业村点多线长,“马背宣讲队”“毡房议事会”应运而生。农牧户在哪儿,宣讲活动就在哪儿。同时,还建立“调研问需—政策研读一案例解析一对策研讨一跟踪问效”的全流程工作法,组建由农技专家、法律顾问、致富能手组成的复合型宣讲团队,开展“理论+文艺”“云端+地头”“案例+互动”的立体化宣讲模式,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宣传格局。

  宣讲的内容是固定的,但方式是多变的,你有招我有式,利用有限的宣讲队伍,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各地集众力解难题,把党的政策和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

  一个月时间,宣讲干部走在农村牧区,手里的笔记本越记越厚,挂记在心上的事儿却越来越少,一件件民生实事,一桩桩生产大事,在各地各部门协作中被重视、被解决。立于春始,青海万名干部不负春光为农忙,为万千农牧民播种希望,带去笑颜,为乡村振兴工作留下一抹春的色彩。

作者 杨红霞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