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民生关注
青海省出台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王琼
发布时间:2025-03-22 07:46:41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近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青海省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临时救助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救助程序等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办法》明确了临时救助范围。明确因遭遇火灾、突发重大疾病等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或个人为急难型救助对象;因病、因学、因住房等支出致困的家庭或个人为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涵盖特困人员、低保家庭等常见群体。突破新增“其他支出型救助对象”,即不在前列对象范围,但1—3月内收入低、因生活必需支出致困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家庭或个人,大幅提升制度的可及性与政策实施的充分性。

  《办法》规定了临时救助标准。在救助标准确定上,明确急难型、支出型救助对象救助标准上限均不超过当地年城市低保标准的5倍。急难型对象救助标准按当地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困难家庭人口数和困难延续时限三个要素计算确定救助金额;支出型对象救助标准以公式计算为主、分档救助为辅,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对情况特殊,需要加大救助力度的对象,明确通过“一事一议”确定救助额度,救助上限可达当地年城市低保标准的10倍,确保救助实效。

  《办法》提升了临时救助实效。针对急难型临时救助,明确实施“先行救助”,24小时内落实救助政策发放补助资金。新增“小额救助”,以当地月城市低保标准为上限,采取先救助后备案的方式简化程序。进一步精简申请资料,现有在册救助保障对象申请临时救助的,无需再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审核时间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48小时‌。推行异地申办,非本地户籍居民在居住地申请信息智能流转,切实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推荐阅读
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
吴晓军罗东川与赛乐·哈卜提一行座谈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大美青海”客户端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青海西宁市严防死守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青海西宁:一键“派单”为居民解忧
24H热点
【正风肃纪在身边】“望闻问切”监督护航群众幸福
青海省5年投入159亿元救助困难群众
能源纳贤 “职”引未来——2025年青海海南州“春风...
青海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92万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青海囊谦县:宣讲员带着...
青海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政策为困难群众“托底”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土话乡音”讲政策 真...
青海省三部门联合发布提醒告诫书
青海西宁大十字交叉口西口车道有新变化
青海倒湖茶公路年内有望全线贯通
热点图片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春风轻拂高原暖 政策甘泉润万心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邂逅“天空之镜” 共赴春日童话
邂逅“天空之镜” 共...
青海:十条措施持续加大绿色算力人才引育力度
青海:十条措施持续...
青海门源:2025岗什卡滑雪登山暨青海骢(浩门马)赛马春季挑战赛主题活动启幕
青海门源:2025岗什...
青海省2025年“文润校园·德育新人”集中观影活动启动
青海省2025年“文润...
2025年“青海湖开湖季”系列活动启动
2025年“青海湖开湖...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皇冠上的明珠”何以“闪耀”高原?——“青海绿算一来年”系列报道①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
银鳞破冰处 绿意相逢时——2025年“青海湖·开湖季”系列活动开幕侧记
银鳞破冰处 绿意相逢...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省出台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

西宁晚报
2025-03-22 07:4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省出台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

西宁晚报
2025-03-22 07:4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省出台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

  • 2025-03-22 07:46:41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近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青海省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临时救助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救助程序等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办法》明确了临时救助范围。明确因遭遇火灾、突发重大疾病等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或个人为急难型救助对象;因病、因学、因住房等支出致困的家庭或个人为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涵盖特困人员、低保家庭等常见群体。突破新增“其他支出型救助对象”,即不在前列对象范围,但1—3月内收入低、因生活必需支出致困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家庭或个人,大幅提升制度的可及性与政策实施的充分性。

  《办法》规定了临时救助标准。在救助标准确定上,明确急难型、支出型救助对象救助标准上限均不超过当地年城市低保标准的5倍。急难型对象救助标准按当地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困难家庭人口数和困难延续时限三个要素计算确定救助金额;支出型对象救助标准以公式计算为主、分档救助为辅,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对情况特殊,需要加大救助力度的对象,明确通过“一事一议”确定救助额度,救助上限可达当地年城市低保标准的10倍,确保救助实效。

  《办法》提升了临时救助实效。针对急难型临时救助,明确实施“先行救助”,24小时内落实救助政策发放补助资金。新增“小额救助”,以当地月城市低保标准为上限,采取先救助后备案的方式简化程序。进一步精简申请资料,现有在册救助保障对象申请临时救助的,无需再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审核时间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48小时‌。推行异地申办,非本地户籍居民在居住地申请信息智能流转,切实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作者 王琼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