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青海高山兀鹫人工繁育再获成功
作者:赵俊杰
发布时间:2025-03-24 07:26:21
编辑:鲁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3月22日5时32分,西宁植物园(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新繁育的高山兀鹫(十四毛球)诞生。这是继3月10日出生的“十三毛球”后,今年西宁植物园人工繁育的第二只高山兀鹫。

  西宁植物园自2017年首次成功繁育国内首只人工高山兀鹫“大毛球”以来,便以“ 毛球”家族为名,按出生顺序为每只幼鸟编号命名。此次破壳的“十四毛球”是该园累计繁殖破壳的第14只高山兀鹫。“十四毛球”的父母是园内繁殖经验最丰富的高山秃鹫夫妇,曾成功诞下国内首例人工繁育的高山兀鹫“大毛球”(2017年)、国内首只人工辅助下破壳的高山兀鹫“五毛球”(2021年)、国内首只亲鸟育雏高山兀鹫“六毛球”(2022年)和其他3只高山兀鹫雏鸟,展现了它们稳定的繁育能力。

  2024年12月27日,这对高山兀鹫夫妇发生交配行为;2025年1月10日开始筑巢;1月22日在猛禽谷假山顶产下一枚卵。经过60天的孵化,雏鸟于3月22日5时32分完成破壳。饲养团队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记录了这一过程,并观察到亲鸟全程守护,未出现弃孵行为。

  作为国内唯一掌握高山兀鹫人工繁育技术的机构,截至目前,西宁植物园累计繁殖14只高山兀鹫,为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这些成果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也为全球高山兀鹫的保护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十四毛球”破壳后,工作人员为它称重,其体重达180克,是一只非常健康的雏鸟。由于“十四毛球”巢穴位置的特殊性,大约两个月后,它将尝试离巢活动,到那时体重增长到约8000克,并能学会飞行,离巢独立生活。

  相关链接:

  高山兀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翼展近3米,是青藏高原生态链的“清道夫”,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人工种群的壮大不仅为珍稀或濒危物种存续提供保障,还可通过科普展示提升公众保护意识。目前,西宁植物园将高山兀鹫人工繁育积累的经验用于秃鹫人工繁育工作中,取得阶段性突破,2025年第一枚秃鹫卵已在孵化中,有望繁育成功,填补国内空白。

推荐阅读
省委中心组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结业
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大美青海”客户端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青海果洛:班玛县野生动植物数量双增加
青海省西宁市多点发力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24H热点
青海高山兀鹫人工繁育再获成功
青海农机以旧换新政策见效 921台老旧农机申请报废
西宁市城北区持续推进“筑牢堡垒夯基行动”
这里,很中国、很世界!
【乡村振兴在青海】“土蛋蛋”变形记
青海省博物馆开展首场“大思政课进校园”活动
青海省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成效显著
青海推动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体制优化
省发展改革委推动“千企万户大走访”着力纾解企业...
青海果洛:2025消费提振年活动启动
热点图片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从一张“气象数据身份证”说起……——“青海绿算一年来”系列报道③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抢抓春日好时光 刷新项目“进度条”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定制客运全面铺开 多元出行惠及百姓——“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报道之五
定制客运全面铺开 多...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买全球卖全球” 青海西宁市民家门口逛世界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西宁火车站:暖心故事在此停泊
西宁火车站:暖心故...
书香护航 幼苗向阳
书香护航 幼苗向阳
大学生村支书鸟生军的履职答卷
大学生村支书鸟生军...
误差0.038毫米:冰壶赛道是如何打造的
误差0.038毫米:冰壶...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高山兀鹫人工繁育再获成功

西海都市报
2025-03-24 07:2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高山兀鹫人工繁育再获成功

西海都市报
2025-03-24 07:2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高山兀鹫人工繁育再获成功

  • 2025-03-24 07:26:21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3月22日5时32分,西宁植物园(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新繁育的高山兀鹫(十四毛球)诞生。这是继3月10日出生的“十三毛球”后,今年西宁植物园人工繁育的第二只高山兀鹫。

  西宁植物园自2017年首次成功繁育国内首只人工高山兀鹫“大毛球”以来,便以“ 毛球”家族为名,按出生顺序为每只幼鸟编号命名。此次破壳的“十四毛球”是该园累计繁殖破壳的第14只高山兀鹫。“十四毛球”的父母是园内繁殖经验最丰富的高山秃鹫夫妇,曾成功诞下国内首例人工繁育的高山兀鹫“大毛球”(2017年)、国内首只人工辅助下破壳的高山兀鹫“五毛球”(2021年)、国内首只亲鸟育雏高山兀鹫“六毛球”(2022年)和其他3只高山兀鹫雏鸟,展现了它们稳定的繁育能力。

  2024年12月27日,这对高山兀鹫夫妇发生交配行为;2025年1月10日开始筑巢;1月22日在猛禽谷假山顶产下一枚卵。经过60天的孵化,雏鸟于3月22日5时32分完成破壳。饲养团队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记录了这一过程,并观察到亲鸟全程守护,未出现弃孵行为。

  作为国内唯一掌握高山兀鹫人工繁育技术的机构,截至目前,西宁植物园累计繁殖14只高山兀鹫,为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这些成果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也为全球高山兀鹫的保护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十四毛球”破壳后,工作人员为它称重,其体重达180克,是一只非常健康的雏鸟。由于“十四毛球”巢穴位置的特殊性,大约两个月后,它将尝试离巢活动,到那时体重增长到约8000克,并能学会飞行,离巢独立生活。

  相关链接:

  高山兀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翼展近3米,是青藏高原生态链的“清道夫”,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人工种群的壮大不仅为珍稀或濒危物种存续提供保障,还可通过科普展示提升公众保护意识。目前,西宁植物园将高山兀鹫人工繁育积累的经验用于秃鹫人工繁育工作中,取得阶段性突破,2025年第一枚秃鹫卵已在孵化中,有望繁育成功,填补国内空白。

作者 赵俊杰
编辑:鲁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