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产业四地
【乡村振兴在青海】“土蛋蛋”变形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牛玉娇
发布时间:2025-03-24 08:08:44
编辑:鲁东

去年喜获丰收的西山“金蛋蛋”。西山乡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青海,一颗洋芋(即土豆、马铃薯)可以炖着吃、炒着吃、炸着吃,吃法五花八门。但要让一颗“土蛋蛋”成为增收致富的“金蛋蛋”,关键就在于“变形”!

  3月18日,记者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春日的阳光和雨水让土地变得松软,村民们陆续开始犁地耕种,这里种得最多的就是洋芋。

  “知道互助的洋芋好,但知道西山洋芋的人不多,是不是市场还没打开?”

  面对记者的疑问,西山乡党委书记席金莲花打开了话匣子。

  “从2006年西山乡洋芋获得全国秋季农副产品展览会金奖开始,洋芋就成了西山乡的‘金字招牌’。但传统洋芋基本集中上市,常常面临‘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的窘境,西山乡必须寻求突破。”

  为破解这一难题,2023年,西山乡鼓励支持早熟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并在全县率先开展早熟洋芋试种工作。扶持马铃薯种植合作社65个,培育马铃薯种植大户85个,建成300吨马铃薯储藏窖4个、60吨马铃薯储藏窖近40个,打造马铃薯千亩示范点5个,惠及群众1万余人。

  规模铺开后,西山乡的早熟洋芋“错峰”抢占市场,很快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大家开始主动加入早熟洋芋种植队伍,2024年种植面积达200公顷。

  除了在种植上想办法,西山乡党委政府还从售卖上找出路。

  “有了好东西,怎么卖出去、怎么卖得方便,成了又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席金莲花说,以往乡域内没有就近的交易场所,村民都是开着农用车,前往互助县塘川镇的一家洋芋加工公司集中售卖。这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安全成本也在增加。

  不如就近设立市场!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西山乡党委政府认真研究,经过反复调研,决定在乡域内设立分散售卖点,等于将“市场”搬到了村民“家门口”。

  2024年1月,利用中央扶贫资金,西山乡第一个马铃薯交易市场正式运营,村民欢天喜地的前来参观。

  王家庄村村民张发说:“有了这个市场方便太多了,我们不用再东奔西跑找市场,买卖人都往我们村里跑,洋芋也减少了损耗。”

  不仅如此,交易市场的成立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个工作岗位,和平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2024年,西山乡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5900余万元,仅秋收期间联农带农1.1万余人次,带动群众务工增收超100万元。

  有了规模,有了市场,还得让“土蛋蛋”增加附加值,打出名气,鼓鼓腰包。

  于是,西山乡开始探索洋芋深加工和品牌打造,让这颗深山里的“土蛋蛋”正式走上“变形之路”。

收获的喜悦。通讯员 王宝元 摄

  其实,早在2018年,西山乡就大力扶持马铃薯种植合作社,推动成立海东市丝源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研发并申请了海东市首个“七彩粉条”品牌。

  后来,西山乡依托互助县“七彩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一边配备粉条加工车间、冷冻库等硬件设施,一边积极扶持本土品牌不断进行产品更新迭代,持续在提高马铃薯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

  丝源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广世骄傲地说:“可别小看粉条加工,粉条能让‘卖不上价’的小土豆身价翻两番。”

  经过打磨,西山乡本土品牌“土虹丝塬”“西山金蛋蛋”被大家熟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发售卖洋芋水晶粉、酸辣粉、流汁宽粉、火锅鲜粉等多种产品,企业年均收入超千万元,惠及群众近1万人。

  如今,“变形”后的“土蛋蛋”不仅为“七彩粉条”品牌打造蹚出了一条新路子,也推动着西山乡一步步迈入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的一年,一颗颗饱含生机的洋芋种子种在希望的土地里,在春天的滋润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席金莲花语气坚定地说:“今年我们新增投资140万元,用于购置全自动隔袋打包机、鲜粉真空包装机等设备,让洋芋产业从‘做大做强’向‘做精做细做深’转变,让我们西山的‘金蛋蛋’更具竞争力!”

推荐阅读
省委中心组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结业
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大美青海”客户端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青海果洛:班玛县野生动植物数量双增加
青海省西宁市多点发力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24H热点
高原薯香飘丝路 乐都洋芋闯中亚——青海乐都马...
青海油田乌南油田打造高原“低碳油区”
青海民和首批29吨马铃薯出口泰国
从乐都到比什凯克 青海首批92吨马铃薯跨越关山叩响...
1-2月全省经济运行起步平稳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乘势而上,打响青海绿色算力...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第二届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C位出道”!新产业赋能西宁未来
青海海西全域推进柴达木枸杞产业绿色升级
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 青海大通:奖补政策为畜禽养殖...
热点图片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从一张“气象数据身份证”说起……——“青海绿算一年来”系列报道③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抢抓春日好时光 刷新项目“进度条”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定制客运全面铺开 多元出行惠及百姓——“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报道之五
定制客运全面铺开 多...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买全球卖全球” 青海西宁市民家门口逛世界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西宁火车站:暖心故事在此停泊
西宁火车站:暖心故...
书香护航 幼苗向阳
书香护航 幼苗向阳
大学生村支书鸟生军的履职答卷
大学生村支书鸟生军...
误差0.038毫米:冰壶赛道是如何打造的
误差0.038毫米:冰壶...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土蛋蛋”变形记

青海日报
2025-03-24 08:0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土蛋蛋”变形记

青海日报
2025-03-24 08:0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乡村振兴在青海】“土蛋蛋”变形记

  • 2025-03-24 08:08:44
  • 来源:青海日报

去年喜获丰收的西山“金蛋蛋”。西山乡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青海,一颗洋芋(即土豆、马铃薯)可以炖着吃、炒着吃、炸着吃,吃法五花八门。但要让一颗“土蛋蛋”成为增收致富的“金蛋蛋”,关键就在于“变形”!

  3月18日,记者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春日的阳光和雨水让土地变得松软,村民们陆续开始犁地耕种,这里种得最多的就是洋芋。

  “知道互助的洋芋好,但知道西山洋芋的人不多,是不是市场还没打开?”

  面对记者的疑问,西山乡党委书记席金莲花打开了话匣子。

  “从2006年西山乡洋芋获得全国秋季农副产品展览会金奖开始,洋芋就成了西山乡的‘金字招牌’。但传统洋芋基本集中上市,常常面临‘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的窘境,西山乡必须寻求突破。”

  为破解这一难题,2023年,西山乡鼓励支持早熟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并在全县率先开展早熟洋芋试种工作。扶持马铃薯种植合作社65个,培育马铃薯种植大户85个,建成300吨马铃薯储藏窖4个、60吨马铃薯储藏窖近40个,打造马铃薯千亩示范点5个,惠及群众1万余人。

  规模铺开后,西山乡的早熟洋芋“错峰”抢占市场,很快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大家开始主动加入早熟洋芋种植队伍,2024年种植面积达200公顷。

  除了在种植上想办法,西山乡党委政府还从售卖上找出路。

  “有了好东西,怎么卖出去、怎么卖得方便,成了又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席金莲花说,以往乡域内没有就近的交易场所,村民都是开着农用车,前往互助县塘川镇的一家洋芋加工公司集中售卖。这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安全成本也在增加。

  不如就近设立市场!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西山乡党委政府认真研究,经过反复调研,决定在乡域内设立分散售卖点,等于将“市场”搬到了村民“家门口”。

  2024年1月,利用中央扶贫资金,西山乡第一个马铃薯交易市场正式运营,村民欢天喜地的前来参观。

  王家庄村村民张发说:“有了这个市场方便太多了,我们不用再东奔西跑找市场,买卖人都往我们村里跑,洋芋也减少了损耗。”

  不仅如此,交易市场的成立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个工作岗位,和平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2024年,西山乡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5900余万元,仅秋收期间联农带农1.1万余人次,带动群众务工增收超100万元。

  有了规模,有了市场,还得让“土蛋蛋”增加附加值,打出名气,鼓鼓腰包。

  于是,西山乡开始探索洋芋深加工和品牌打造,让这颗深山里的“土蛋蛋”正式走上“变形之路”。

收获的喜悦。通讯员 王宝元 摄

  其实,早在2018年,西山乡就大力扶持马铃薯种植合作社,推动成立海东市丝源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研发并申请了海东市首个“七彩粉条”品牌。

  后来,西山乡依托互助县“七彩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一边配备粉条加工车间、冷冻库等硬件设施,一边积极扶持本土品牌不断进行产品更新迭代,持续在提高马铃薯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

  丝源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广世骄傲地说:“可别小看粉条加工,粉条能让‘卖不上价’的小土豆身价翻两番。”

  经过打磨,西山乡本土品牌“土虹丝塬”“西山金蛋蛋”被大家熟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发售卖洋芋水晶粉、酸辣粉、流汁宽粉、火锅鲜粉等多种产品,企业年均收入超千万元,惠及群众近1万人。

  如今,“变形”后的“土蛋蛋”不仅为“七彩粉条”品牌打造蹚出了一条新路子,也推动着西山乡一步步迈入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的一年,一颗颗饱含生机的洋芋种子种在希望的土地里,在春天的滋润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席金莲花语气坚定地说:“今年我们新增投资140万元,用于购置全自动隔袋打包机、鲜粉真空包装机等设备,让洋芋产业从‘做大做强’向‘做精做细做深’转变,让我们西山的‘金蛋蛋’更具竞争力!”

作者 牛玉娇
编辑:鲁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