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
以爱之名,肩负新生命之重
——“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④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程宦宁 余晖
发布时间:2025-04-15 07:11:57
编辑:童洋
QQ图片20250415055842认真呵护每一个新生儿。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有一个特别的科室——NICU,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这里和其他病房不同,这里的患者是那些刚刚降临人世就面临生死挑战的小生命。

  他们之中,有的仅孕育了短短二十几周,有的出生体重就不到2000克,娇小的只有成人手掌的两倍大小,手臂宽度也仅有成人三指宽,这里的护士和大夫们用充满爱意的称呼“小宝”来唤他们。

  面对这些初来人世便身处险境的小天使,护士和医生都需要超乎寻常的细致和耐心,为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呵护。他们不仅是身披白衣的守护者,更是这些脆弱生命最贴心的“奶爸”和“奶妈”。

  4月13日,适逢周末,NICU的90后护士长梅朵正好值班,酒精消毒、洗手、换衣服、换鞋……一阵熟练的操作后,梅朵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走进NICU病房内,12张保温箱床位整齐的摆放成两排,保温箱旁是各种监测和急救仪器,梅朵先是认真查看值班表,然后就变身“奶妈”开始给这些“小宝”们换尿布、测温、喂奶……

  虽然梅朵还未成家,但是照顾宝宝的这些琐碎而至关重要的日常护理技能,却早已得心应手。

  梅朵说:“这些‘小宝’一出生就得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分开,开始和命运做抗争,我们就是‘小宝’们的临时妈妈,他们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命运对他们有些不公,但他们也是幸运的,生在好时代,有先进的仪器、有好的大夫,如果放在十年前,他们活下来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就在梅朵继续忙碌的时候,正准备吃午饭的玉树州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索南巴久接到了妇产科打来的紧急电话。

QQ图片20250415055849共同呵护新生命。程宦宁 摄

  “巴主任您能过来一下吗?昨天晚上有个早产儿,出生体重2480克,今早查房时发现婴儿出现阵发性全身皮肤黏膜青紫,我们给他进行了鼻导管吸氧,青紫有所缓解,但停止吸氧后青紫再次出现,并且四肢张力低下……”

  “好,先给孩子保障好供氧,我马上到。”

  索南巴久虽然是院长助理,但他也是玉树州人民医院的儿科学科带头人和儿科主任医师,所以只要医院出现一些儿童的重症危急患者,第一时间都会联系索南巴久,而索南巴久不管是在休息还是开会,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治。

  很快,索南巴久来到产科,在病房里看到小宝宝,经过诊断,索南巴久看着一旁面色沉重的夫妻俩,安慰说:“放心,宝宝问题不大,不用担心,一会我们NICU的护士下来,让宝宝在我们这边住几天就会好了。”

  听到索南巴久的一席话,夫妻俩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丈夫尕玛说:“索南巴久主任这么说我们就踏实了。”

  随后索南巴久来到NICU通知护士去接人,此刻他看到NICU内保温箱里躺着的宝宝和忙碌的护士,心中满是欣慰和感慨。

  时间回到2013年7月,玉树州人民医院灾后重建完成。索南巴久说:“那个时候我们就只有一个普通儿科,根本没有救治早产和危重新生儿的能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次偶然的机会,索南巴久看见了一组数字,13.59%这组数字就像是小刀一样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索南巴久说:“这组数字是医院0—1岁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于一个儿童大夫来说,是非常痛心的一件事,因为我曾在一个晚上同时看见三个宝宝离开,那种对内心的打击和煎熬,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

  从这以后,索南巴久开始下定决心要干一件事,就是成立起医院的NICU,改变这组数字,给更多早产和危重症宝宝带去希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北京“组团式”帮扶、玉树州委州政府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下,2017年3月,玉树州人民医院终于建成了NICU。

  索南巴久一边回忆一边讲起一个发生在NICU的感人故事。

  在NICU成立后的第12天,设备尚在调试、人员还在培训的时候,NICU就迎来第一次“大考”。

  孕期不满30周的卓玛求措在玉树市八一医院生下三胞胎男婴,三胞胎在牧区来说是非常罕见的,本应该是一件喜事,但由于早产,三个孩子最小的1千克、最大的也只有1.1千克,同时伴有窒息、新生儿肺发育不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新生儿低血糖等问题。

  索南巴久说:“像这样的情况,放在过去,存活率非常的低,当时就连三个孩子的爷爷都觉得孩子没救了,但是我们有了NICU,三个孩子就有了希望。”

  在NICU内,精密的仪器和设备为三个孩子提供生命支持,经过三天三夜抢救和一个多月救治护理,三胞胎各项体征趋于正常。NICU的窗外,卓玛求措和家人们再次看到三个孩子时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他们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感谢这群白衣天使。

  如今,八年过去了,索南巴久看着三胞胎健康成长,顺利走进了小学教室,自己的初心也更加坚定了。

  近些年,NICU经过了四期的升级改造,达到了三级建设标准,也成为青南综合医疗机构中最早、也是最强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同时,为了更好地守护高原儿童的健康,医院儿科领域进一步细分专科,设立儿科门诊、普通儿科、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科(NICU、PICU)。

  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那个曾经留在索南巴久脑子里的那组数据终于被改写了,0—1岁婴儿的死亡率从13.59%降到了1.77%。区域内危重症新生儿上转率同比下降52%,显著提升了玉树州儿童疾病诊疗水平和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

  有了NICU的建设经验,今年三月,玉树州人民医院再次成为青海地区综合医院中率先完成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建设的医院,进一步提高了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为地区儿科医疗水平提升树立了标杆。

推荐阅读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2025年义务植树活动举行 吴晓军罗东川参加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青海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拟入选名单的公示
青海西宁:工伤保险待遇“直达快享”
青海海西:沙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4H热点
2025年海北祁连山、青海湖观鸟季活动启动
圣源地毯入选“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
招才·引智·聚力——青海省2025年春季“组团式”赴...
青海12个品牌入选中国农垦品牌目录
青海高效开展股权出质登记 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青海登记在册经营主体总量突破60万户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法律援助立法调研
【江源快讯】青海民和:在全省率先上线“AI矛调小...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绿算崛起,看青海如何勇立潮...
十大类45项!青海发布2025年民生实事工程
热点图片
青海互助:小湿地背后的温馨守护
青海互助:小湿地背...
守护生物安全 人人都是主角
守护生物安全 人人都...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川青铁路青海境内首个特大桥高位落梁完成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青海西宁:沈家寨学校科技嘉年华燃起来
青海西宁:沈家寨学...
进北京 近世界——2025“美美与共”拉面访谈暨(美心)青海“家宴”菜品北京首发活动侧记
进北京 近世界——20...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尖扎:全民植树正当时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寻找水獭的踪迹就是寻找我们的幸福”——“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①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也是青海第7处拥有“世界级”称号的自然保护地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
以爱之名,肩负新生命之重
——“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④

青海日报
2025-04-15 07:1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
以爱之名,肩负新生命之重
——“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④

青海日报
2025-04-15 07:1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
以爱之名,肩负新生命之重
——“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④

  • 2025-04-15 07:11:57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415055842认真呵护每一个新生儿。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有一个特别的科室——NICU,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这里和其他病房不同,这里的患者是那些刚刚降临人世就面临生死挑战的小生命。

  他们之中,有的仅孕育了短短二十几周,有的出生体重就不到2000克,娇小的只有成人手掌的两倍大小,手臂宽度也仅有成人三指宽,这里的护士和大夫们用充满爱意的称呼“小宝”来唤他们。

  面对这些初来人世便身处险境的小天使,护士和医生都需要超乎寻常的细致和耐心,为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呵护。他们不仅是身披白衣的守护者,更是这些脆弱生命最贴心的“奶爸”和“奶妈”。

  4月13日,适逢周末,NICU的90后护士长梅朵正好值班,酒精消毒、洗手、换衣服、换鞋……一阵熟练的操作后,梅朵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走进NICU病房内,12张保温箱床位整齐的摆放成两排,保温箱旁是各种监测和急救仪器,梅朵先是认真查看值班表,然后就变身“奶妈”开始给这些“小宝”们换尿布、测温、喂奶……

  虽然梅朵还未成家,但是照顾宝宝的这些琐碎而至关重要的日常护理技能,却早已得心应手。

  梅朵说:“这些‘小宝’一出生就得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分开,开始和命运做抗争,我们就是‘小宝’们的临时妈妈,他们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命运对他们有些不公,但他们也是幸运的,生在好时代,有先进的仪器、有好的大夫,如果放在十年前,他们活下来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就在梅朵继续忙碌的时候,正准备吃午饭的玉树州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索南巴久接到了妇产科打来的紧急电话。

QQ图片20250415055849共同呵护新生命。程宦宁 摄

  “巴主任您能过来一下吗?昨天晚上有个早产儿,出生体重2480克,今早查房时发现婴儿出现阵发性全身皮肤黏膜青紫,我们给他进行了鼻导管吸氧,青紫有所缓解,但停止吸氧后青紫再次出现,并且四肢张力低下……”

  “好,先给孩子保障好供氧,我马上到。”

  索南巴久虽然是院长助理,但他也是玉树州人民医院的儿科学科带头人和儿科主任医师,所以只要医院出现一些儿童的重症危急患者,第一时间都会联系索南巴久,而索南巴久不管是在休息还是开会,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治。

  很快,索南巴久来到产科,在病房里看到小宝宝,经过诊断,索南巴久看着一旁面色沉重的夫妻俩,安慰说:“放心,宝宝问题不大,不用担心,一会我们NICU的护士下来,让宝宝在我们这边住几天就会好了。”

  听到索南巴久的一席话,夫妻俩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丈夫尕玛说:“索南巴久主任这么说我们就踏实了。”

  随后索南巴久来到NICU通知护士去接人,此刻他看到NICU内保温箱里躺着的宝宝和忙碌的护士,心中满是欣慰和感慨。

  时间回到2013年7月,玉树州人民医院灾后重建完成。索南巴久说:“那个时候我们就只有一个普通儿科,根本没有救治早产和危重新生儿的能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次偶然的机会,索南巴久看见了一组数字,13.59%这组数字就像是小刀一样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索南巴久说:“这组数字是医院0—1岁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于一个儿童大夫来说,是非常痛心的一件事,因为我曾在一个晚上同时看见三个宝宝离开,那种对内心的打击和煎熬,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

  从这以后,索南巴久开始下定决心要干一件事,就是成立起医院的NICU,改变这组数字,给更多早产和危重症宝宝带去希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北京“组团式”帮扶、玉树州委州政府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下,2017年3月,玉树州人民医院终于建成了NICU。

  索南巴久一边回忆一边讲起一个发生在NICU的感人故事。

  在NICU成立后的第12天,设备尚在调试、人员还在培训的时候,NICU就迎来第一次“大考”。

  孕期不满30周的卓玛求措在玉树市八一医院生下三胞胎男婴,三胞胎在牧区来说是非常罕见的,本应该是一件喜事,但由于早产,三个孩子最小的1千克、最大的也只有1.1千克,同时伴有窒息、新生儿肺发育不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新生儿低血糖等问题。

  索南巴久说:“像这样的情况,放在过去,存活率非常的低,当时就连三个孩子的爷爷都觉得孩子没救了,但是我们有了NICU,三个孩子就有了希望。”

  在NICU内,精密的仪器和设备为三个孩子提供生命支持,经过三天三夜抢救和一个多月救治护理,三胞胎各项体征趋于正常。NICU的窗外,卓玛求措和家人们再次看到三个孩子时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他们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感谢这群白衣天使。

  如今,八年过去了,索南巴久看着三胞胎健康成长,顺利走进了小学教室,自己的初心也更加坚定了。

  近些年,NICU经过了四期的升级改造,达到了三级建设标准,也成为青南综合医疗机构中最早、也是最强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同时,为了更好地守护高原儿童的健康,医院儿科领域进一步细分专科,设立儿科门诊、普通儿科、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科(NICU、PICU)。

  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那个曾经留在索南巴久脑子里的那组数据终于被改写了,0—1岁婴儿的死亡率从13.59%降到了1.77%。区域内危重症新生儿上转率同比下降52%,显著提升了玉树州儿童疾病诊疗水平和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

  有了NICU的建设经验,今年三月,玉树州人民医院再次成为青海地区综合医院中率先完成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建设的医院,进一步提高了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为地区儿科医疗水平提升树立了标杆。

作者 程宦宁 余晖
编辑:童洋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