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在泉湾,她为黑颈鹤筑巢
——记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泉湾生态管护员多杰措毛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洪玉杰
发布时间:2025-04-16 08:29:56
编辑:马琦雯
巡护。受访者供图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进入4月,黑颈鹤再次来到青海湖畔,多杰措毛又要忙碌着给湿地中的黑颈鹤筑巢。

  “黑颈鹤很谨慎,筑巢时,它就在远处注视着我们。筑得巢不好,就不会孵蛋。”4月14日,见到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共和分局泉湾保护站生态管护员多杰措毛时,正碰上她巡护,每周两三次、每次来回几十公里的巡护工作,她一次也没落下过。

  多杰措毛所在的泉湾保护站管护区域主要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镇。这里的黑颈鹤一次次在网络媒体上“出圈”,当下正是黑颈鹤栖息的关键节点,也是管护员多杰措毛重点巡护的时段。

  “生态变好了,能看到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藏羚羊、藏野驴、大天鹅、黑颈鹤……多杰措毛向记者描述自己看到过的动物,神情兴奋,脸颊带着高海拔地区特有的高原红,笑起来时灿烂的笑容仿佛可以化解一切烦恼。

  今年27岁的多杰措毛出生在青海湖畔的牧民家庭,自2023年加入生态管护队伍以来,从巡护监测到社区共治,从科研协作到生态传播,似乎在青海湖的碧波中,总有一处倒映着她的身影,湖畔的湿地绿草中,总有一处铭记着她的足迹。

  多杰措毛不会开车,徒步巡护是她的特色,背着相机和望远镜的日常巡查巡护,是她守护这片土地的核心任务。无论酷暑严寒,她都坚持穿梭于湿地、草原、河道间,监测野生动物活动轨迹,记录水质变化数据,排查污水处理场及垃圾填埋场隐患。

  每一次巡护,往往长达数十公里,弯腰捡拾垃圾、俯身观察植被、驻足记录物种,冬季寒风刺骨时,需徒步穿越积雪覆盖的草场;夏季烈日灼烤下,需忍受蚊虫叮咬与沼泽泥泞。但正是这份坚守,让青海湖的斑头雁、藏狐等珍稀物种得以繁衍生息,维系着“草-河-湖-鱼-鸟-兽”共生系统的平衡,巡护员成为生态网络的“前哨”,在垂直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青海湖是鱼鸟共存的地方,泉湾辖区内代表性的水鸟有大天鹅、黑颈鹤、斑头雁,我已经能准确掌握它们的数量和分布状况,每天守护它们,非常有意义。”多杰措毛说。

  碧波荡漾青海湖。如今的青海湖,水质优良率达100%,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60%,湿地保护率达69%……若你行走在青海湖畔,总会与壮美绮丽的风光或牧民的笑脸撞个满怀。

  保护黑颈鹤,是多杰措毛作为生态管护员的日常。每年繁殖季,在尕日拉湿地,多杰措毛与牧民协作,选用水草、草膏等材料搭建人工巢穴;每到雨季,湖水暴涨威胁巢穴安全,多杰措毛冒雨加固巢基,连续奋战保住黑颈鹤的“产房”,这份成果凝聚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科学保护的智慧。

  从书本到大自然,多杰措毛在大学期间观看过很多纪录片,其中对她触动最大的是《第三极》。尤其是看到人与自然之间令人惊叹的平衡,以及极端严峻的自然环境中人类生命的坚韧,让她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话题。

  如今,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甚至用创新监测数据优化黑颈鹤筑巢点位,结合牧民传统经验改良材料筑巢,黑颈鹤种群数量逐年回升,这一切都让多杰措毛感到无比幸福。“我生长在这么美的地方,本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现在为青海湖国家公园的创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还有什么比做这样的事情更荣幸的呢!”多杰措毛说。

  “自2024年参与‘牧民影像培训’项目以来,多杰措毛与牧民组建泉湾影像小组,拍摄了一系列展现青海湖自然生态以及牧民日常劳动生产的纪录片,闲暇时,她还会用方言向牧民讲解禁牧政策、垃圾分类知识。”泉湾保护站站长余晓巍介绍。

  晌午,多杰措毛和同事以一碗奶茶、几块干馍结束了午饭,带上望远镜、巡护日志等必备用品,继续去为栖息的黑颈鹤筑巢。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吴晓军: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海北实践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青海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拟入选名单的公示
西宁市出台工作细则破解管理难题
膜侧条播,孕育一年好“丰”景
24H热点
十年援青,医者仁心在高原盛放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护鸟,从“门外...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在乡村播撒希望的种子——记...
他一袭白衣,千里赴青“1+20”次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绿色情怀汇成诗...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34年,用青春交...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村医土青加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让青春绽放在基层一线——记...
“布鞋院长”的援青答卷——记浙江第五批援青医疗...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山西娃”扎根青海 是契机...
热点图片
青海海东:民和供港蔬菜种植忙
青海海东:民和供港...
“西宁地区‘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新时代国家安全历史成就主题书画摄影展”举办
“西宁地区‘4·15’...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都兰:防沙治沙 向绿而行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绿算崛起,看青海如何勇立潮头——2025青海经济首季观察之二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春日经济”升温 释放别样活力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乡村振兴在青海】膜侧条播,孕育一年好“丰”景
【乡村振兴在青海】...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玉树州举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
青海优品吸睛热力持续
青海优品吸睛热力持续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在泉湾,她为黑颈鹤筑巢
——记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泉湾生态管护员多杰措毛

青海日报
2025-04-16 08:2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在泉湾,她为黑颈鹤筑巢
——记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泉湾生态管护员多杰措毛

青海日报
2025-04-16 08:2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在泉湾,她为黑颈鹤筑巢
——记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泉湾生态管护员多杰措毛

  • 2025-04-16 08:29:56
  • 来源:青海日报
巡护。受访者供图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进入4月,黑颈鹤再次来到青海湖畔,多杰措毛又要忙碌着给湿地中的黑颈鹤筑巢。

  “黑颈鹤很谨慎,筑巢时,它就在远处注视着我们。筑得巢不好,就不会孵蛋。”4月14日,见到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共和分局泉湾保护站生态管护员多杰措毛时,正碰上她巡护,每周两三次、每次来回几十公里的巡护工作,她一次也没落下过。

  多杰措毛所在的泉湾保护站管护区域主要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镇。这里的黑颈鹤一次次在网络媒体上“出圈”,当下正是黑颈鹤栖息的关键节点,也是管护员多杰措毛重点巡护的时段。

  “生态变好了,能看到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藏羚羊、藏野驴、大天鹅、黑颈鹤……多杰措毛向记者描述自己看到过的动物,神情兴奋,脸颊带着高海拔地区特有的高原红,笑起来时灿烂的笑容仿佛可以化解一切烦恼。

  今年27岁的多杰措毛出生在青海湖畔的牧民家庭,自2023年加入生态管护队伍以来,从巡护监测到社区共治,从科研协作到生态传播,似乎在青海湖的碧波中,总有一处倒映着她的身影,湖畔的湿地绿草中,总有一处铭记着她的足迹。

  多杰措毛不会开车,徒步巡护是她的特色,背着相机和望远镜的日常巡查巡护,是她守护这片土地的核心任务。无论酷暑严寒,她都坚持穿梭于湿地、草原、河道间,监测野生动物活动轨迹,记录水质变化数据,排查污水处理场及垃圾填埋场隐患。

  每一次巡护,往往长达数十公里,弯腰捡拾垃圾、俯身观察植被、驻足记录物种,冬季寒风刺骨时,需徒步穿越积雪覆盖的草场;夏季烈日灼烤下,需忍受蚊虫叮咬与沼泽泥泞。但正是这份坚守,让青海湖的斑头雁、藏狐等珍稀物种得以繁衍生息,维系着“草-河-湖-鱼-鸟-兽”共生系统的平衡,巡护员成为生态网络的“前哨”,在垂直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青海湖是鱼鸟共存的地方,泉湾辖区内代表性的水鸟有大天鹅、黑颈鹤、斑头雁,我已经能准确掌握它们的数量和分布状况,每天守护它们,非常有意义。”多杰措毛说。

  碧波荡漾青海湖。如今的青海湖,水质优良率达100%,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60%,湿地保护率达69%……若你行走在青海湖畔,总会与壮美绮丽的风光或牧民的笑脸撞个满怀。

  保护黑颈鹤,是多杰措毛作为生态管护员的日常。每年繁殖季,在尕日拉湿地,多杰措毛与牧民协作,选用水草、草膏等材料搭建人工巢穴;每到雨季,湖水暴涨威胁巢穴安全,多杰措毛冒雨加固巢基,连续奋战保住黑颈鹤的“产房”,这份成果凝聚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科学保护的智慧。

  从书本到大自然,多杰措毛在大学期间观看过很多纪录片,其中对她触动最大的是《第三极》。尤其是看到人与自然之间令人惊叹的平衡,以及极端严峻的自然环境中人类生命的坚韧,让她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话题。

  如今,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甚至用创新监测数据优化黑颈鹤筑巢点位,结合牧民传统经验改良材料筑巢,黑颈鹤种群数量逐年回升,这一切都让多杰措毛感到无比幸福。“我生长在这么美的地方,本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现在为青海湖国家公园的创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还有什么比做这样的事情更荣幸的呢!”多杰措毛说。

  “自2024年参与‘牧民影像培训’项目以来,多杰措毛与牧民组建泉湾影像小组,拍摄了一系列展现青海湖自然生态以及牧民日常劳动生产的纪录片,闲暇时,她还会用方言向牧民讲解禁牧政策、垃圾分类知识。”泉湾保护站站长余晓巍介绍。

  晌午,多杰措毛和同事以一碗奶茶、几块干馍结束了午饭,带上望远镜、巡护日志等必备用品,继续去为栖息的黑颈鹤筑巢。

作者 洪玉杰
编辑:马琦雯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