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经济聚焦】青字号:在隐忧中蜕变 于成长中绽放
——从消博会观青海农特产品消费市场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谭梅 杨红霞
发布时间:2025-04-23 07:17:23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刚刚落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特色产品齐聚一堂,竞相展示自身魅力,让人目不暇接。其中,充满高原风情元素的青海文创产品和具有生态优势、绿色品质的青海特色农畜产品在这场消费盛宴中受到瞩目。这个国际大平台不仅成为青海特色与现代消费市场深度交融的舞台,更是洞察其在消费市场表现、掌握优劣势以及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的窗口,也为青海农特产品消费市场走势指明了方向。

QQ图片20250423060904雪山牌牦牛肉干在消博会上畅销。

  消费新潮中绿色天然成优势

  在消博会的青海展区,雪山、草原、牦牛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元素构成了独特的视觉景观,展台中央陈列的各类农特产品更是吸睛无数。牦牛肉干、青稞制品、高原蜂蜜、有机枸杞……这些产品无一不贴着“绿色生态”的标签,在消费者对健康饮食日益重视的当下,成为备受追捧的香饽饽。

  “我们的牦牛肉源自生长于海拔4200米以上地区的牦牛,纯天然绿色食品,不添加防腐剂,牦牛肉的纤维丝丝分明,肉质紧实,营养丰富。”在中华老字号雪山牦牛肉展台,青海果洛雪山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卫彬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着。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拥有广袤的天然牧场。据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青海现有天然草场面积4186.7万公顷(6.28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0.5%,8个市州均有分布,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青海的农畜产品天然具备无污染、高品质的特性。广袤无垠的草原、纯净无污染的水源、充足的日照都是“青字号”农特产品在生长中拥有的天然优势。青海的牦牛和藏羊,在这片天然牧场自由生长,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青海的青稞,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历经严寒和强紫外线的考验,富含β-葡聚糖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青海的蜂蜜,采集自高原上的野花,天然纯净,口感醇厚,是大自然馈赠的甜蜜礼物。

  2025年被称为“体重管理年”,健康优质的食品成为市场新宠,青海农特产品凭借其绿色生态的品质,完美契合了这一消费趋势。在消博会现场,不少前来品尝和咨询的消费者表示,选择青海农特产品,就是看中了其天然、绿色、无污染的特点,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还能为健康加分。这也与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规划不谋而合,借助消博会这样的国际平台,青海农特产品得以向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展示自身优势,为拓展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青海农特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在今年的消博会上,青海展区的签约订单额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场销售额突破了100万元,达成意向合作订单金额近4000万,其中不乏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大额订单,涉及冬虫夏草、青稞制品、牦牛肉、蜂产品等多个品类。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青海农特产品的市场潜力,也反映出绿色生态理念在消费市场的深入人心。

QQ图片20250423060910消费者“种草”青海产的牦牛奶。

  市场镜像中高光与隐忧并存

  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青海农特产品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以消博会为例,自首届举办以来,青海省商务厅充分利用消博会平台,不断提升青海特色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青字号”产品迈向国内外市场,累计现场销售近300万元,签约意向订单近7000万元。虽然收获了不少关注和订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外省的同类产品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青海农特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稀缺性和独特品质。青海牦牛、藏羊等都是高原特有的畜种,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天然纯正的高品质,在高端肉食品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价格往往比普通牛肉高,产量也相对有限,供不应求,此外,青海的青稞、高原蜂蜜等产品也因产地的唯一性和品质的优越性,吸引了众多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为它买单,但也因产量少、精深加工产品的缺乏,使得市场竞争力不强。

  当然,我省也有历史悠久、品质过硬的老字号品牌“雪山牦牛肉干”,在消博会上受到了众多采购商和消费者的关注。其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牧户”的发展模式,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供应,还带动了当地牧民增收致富,成为青海农特产品品牌发展的典型。

  尽管青海拥有不少优质农特产品,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在消博会现场,一位来自广东的采购商表示:“青海的农特产品品质确实不错,但品牌知名度不高,包装也不够吸引人,在我们当地市场上很难打开销路。而且,物流成本太高了,如果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损失就更大了。”同时,不少消费者表示,虽然知道青海的农特产品品质好,但在众多品牌中选择时,往往更倾向于知名度高的品牌。“较为传统的产品包装,缺乏时尚感和吸引力,难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这也反映出青海农特产品在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品牌推广力度不足,品牌形象不够鲜明。

  对青海小西牛酸奶情有独钟的大学生牟云涵坦言,青海特产若能在保持传统产品特色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精细化开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养生产品的需求,应该会有更大市场。

  此外,供应链的不完善也是制约青海农特产品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青海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高。青海农特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较大,新鲜度和品质难以保证。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QQ图片20250423060918首次参展的青海青绣文创类产品出场就得到了大家的关注。谭梅 杨红霞 摄

  创新破局中拥抱市场新机遇

  在消费升级与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面对自身存在的不足,青字号农特产品努力以创新姿态突破发展瓶颈,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和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寻求突破,加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经济优势。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青海农特产品要想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就必须深入挖掘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讲好“青海故事”。近年来,为强化品牌竞争力,青海省政府各部门着力整合资源打造统一区域公用品牌,深挖产品背后的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以“绿色生态、高原特色”为定位,讲好青海故事。

  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推进,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青海农特产品企业也在积极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既对传统牦牛肉干、青稞等进行深加工,开发牦牛骨胶原蛋白肽、青稞啤酒等提升附加值,又顺应市场趋势推出青稞饼干、青稞面条、高原蜂蜜饮品等功能性和休闲食品,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结合当下的消费趋势,开展多元化的营销活动,积极拥抱互联网,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通过网红直播带货、社交媒体互动等新兴渠道拓展销路,并以线上线下融合的品鉴会、体验店增强消费黏性。

  完善供应链体系是农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是高原好物端上沿海城市居民餐桌的输送链。近年来,青海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优化物流线路,降低物流成本。从源头到终端,建立健全农特产品质量标准和追溯体系,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消博会就像是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了青海农特产品的无限潜力,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其在消费市场中的机遇与挑战。青海农特产品凭借绿色生态的品质优势,在健康消费的浪潮中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只要青海能够立足自身优势,勇于创新求变,不断优化品牌、营销、供应链等各个环节,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就一定能够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市场优势,让这些高原上的优质农特产品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在广阔的市场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据青海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消博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为契机,发挥会展乘数效应,持续深化绿色产业与全球市场对接,探索“生态+产业+文化”融合发展路径,助力“青字号”产品开拓更广阔国际消费领域市场。

  记者感言:从高原到世界,“青字号”值得期待

  站在消博会的展馆里,看着青海展区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深深感受到青海农特产品的魅力与潜力。那些来自高原的牦牛肉干、青稞饼干、高原蜂蜜,每一样都带着大自然的馈赠,承载着青海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青海农特产品的品质,是实打实的“硬通货”。纯净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绿色、健康、营养的产品,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优势。但在市场的浪潮中,仅有好产品还不够。消博会这样的平台,就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青海农特产品的闪光点,也让企业看到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当看到外省企业新颖的营销方式、精致的产品包装时,青海的企业也意识到,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做出改变。这种压力,正在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把青海的高原臻品推向世界,无疑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供应链的完善、产品的创新,每一项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机遇同样摆在眼前,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特色产品的兴趣愈发浓厚,青海农特产品的独特性,正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我们相信,只要青海的企业敢于直面挑战,抓住机遇,大胆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这些来自高原的好物,一定能走出青海,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期待有一天,在世界各地的货架上,都能看到青海农特产品的身影,让更多人品尝到来自高原的美味,感受青海的独特魅力。

推荐阅读
吴晓军在西宁市调研一季度经济发展情况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青海祁连县:招商引资春季攻势全面展开
青海湟源县以真金白银全力支持春耕备耕
24H热点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走进德吉...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游”出新意,文旅新活力持...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好风光里有好...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以“变”破局 打一场主动仗...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政”...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暖心送岗,让就业“春风”吹...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今年一季度青海省外贸进出口...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以“新”促消,看青海消费市...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勇闯新路,看青海开局就奔跑...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绿算崛起,看青海如何勇立潮...
热点图片
春花悄然绽放
春花悄然绽放
青海班玛县进入春耕时节
青海班玛县进入春耕时节
青藏公路旁藏野驴春日觅食显生机
青藏公路旁藏野驴春...
【文化中国行】土族盘绣 惊艳时光
【文化中国行】土族...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不负农时 忙春灌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续航提升的“幕后英雄”——超薄铜箔
续航提升的“幕后英...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政”能量托底,青海民企“放手去干”——推动青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能量(三)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青海西宁:城东区以“练”备战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线
青海西宁:城东区以...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经济聚焦】青字号:在隐忧中蜕变 于成长中绽放
——从消博会观青海农特产品消费市场

青海日报
2025-04-23 07:1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经济聚焦】青字号:在隐忧中蜕变 于成长中绽放
——从消博会观青海农特产品消费市场

青海日报
2025-04-23 07:1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经济聚焦】青字号:在隐忧中蜕变 于成长中绽放
——从消博会观青海农特产品消费市场

  • 2025-04-23 07:17:23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刚刚落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特色产品齐聚一堂,竞相展示自身魅力,让人目不暇接。其中,充满高原风情元素的青海文创产品和具有生态优势、绿色品质的青海特色农畜产品在这场消费盛宴中受到瞩目。这个国际大平台不仅成为青海特色与现代消费市场深度交融的舞台,更是洞察其在消费市场表现、掌握优劣势以及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的窗口,也为青海农特产品消费市场走势指明了方向。

QQ图片20250423060904雪山牌牦牛肉干在消博会上畅销。

  消费新潮中绿色天然成优势

  在消博会的青海展区,雪山、草原、牦牛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元素构成了独特的视觉景观,展台中央陈列的各类农特产品更是吸睛无数。牦牛肉干、青稞制品、高原蜂蜜、有机枸杞……这些产品无一不贴着“绿色生态”的标签,在消费者对健康饮食日益重视的当下,成为备受追捧的香饽饽。

  “我们的牦牛肉源自生长于海拔4200米以上地区的牦牛,纯天然绿色食品,不添加防腐剂,牦牛肉的纤维丝丝分明,肉质紧实,营养丰富。”在中华老字号雪山牦牛肉展台,青海果洛雪山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卫彬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着。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拥有广袤的天然牧场。据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青海现有天然草场面积4186.7万公顷(6.28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0.5%,8个市州均有分布,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青海的农畜产品天然具备无污染、高品质的特性。广袤无垠的草原、纯净无污染的水源、充足的日照都是“青字号”农特产品在生长中拥有的天然优势。青海的牦牛和藏羊,在这片天然牧场自由生长,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青海的青稞,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历经严寒和强紫外线的考验,富含β-葡聚糖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青海的蜂蜜,采集自高原上的野花,天然纯净,口感醇厚,是大自然馈赠的甜蜜礼物。

  2025年被称为“体重管理年”,健康优质的食品成为市场新宠,青海农特产品凭借其绿色生态的品质,完美契合了这一消费趋势。在消博会现场,不少前来品尝和咨询的消费者表示,选择青海农特产品,就是看中了其天然、绿色、无污染的特点,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还能为健康加分。这也与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规划不谋而合,借助消博会这样的国际平台,青海农特产品得以向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展示自身优势,为拓展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青海农特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在今年的消博会上,青海展区的签约订单额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场销售额突破了100万元,达成意向合作订单金额近4000万,其中不乏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大额订单,涉及冬虫夏草、青稞制品、牦牛肉、蜂产品等多个品类。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青海农特产品的市场潜力,也反映出绿色生态理念在消费市场的深入人心。

QQ图片20250423060910消费者“种草”青海产的牦牛奶。

  市场镜像中高光与隐忧并存

  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青海农特产品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以消博会为例,自首届举办以来,青海省商务厅充分利用消博会平台,不断提升青海特色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青字号”产品迈向国内外市场,累计现场销售近300万元,签约意向订单近7000万元。虽然收获了不少关注和订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外省的同类产品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青海农特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稀缺性和独特品质。青海牦牛、藏羊等都是高原特有的畜种,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天然纯正的高品质,在高端肉食品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价格往往比普通牛肉高,产量也相对有限,供不应求,此外,青海的青稞、高原蜂蜜等产品也因产地的唯一性和品质的优越性,吸引了众多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为它买单,但也因产量少、精深加工产品的缺乏,使得市场竞争力不强。

  当然,我省也有历史悠久、品质过硬的老字号品牌“雪山牦牛肉干”,在消博会上受到了众多采购商和消费者的关注。其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牧户”的发展模式,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供应,还带动了当地牧民增收致富,成为青海农特产品品牌发展的典型。

  尽管青海拥有不少优质农特产品,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在消博会现场,一位来自广东的采购商表示:“青海的农特产品品质确实不错,但品牌知名度不高,包装也不够吸引人,在我们当地市场上很难打开销路。而且,物流成本太高了,如果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损失就更大了。”同时,不少消费者表示,虽然知道青海的农特产品品质好,但在众多品牌中选择时,往往更倾向于知名度高的品牌。“较为传统的产品包装,缺乏时尚感和吸引力,难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这也反映出青海农特产品在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品牌推广力度不足,品牌形象不够鲜明。

  对青海小西牛酸奶情有独钟的大学生牟云涵坦言,青海特产若能在保持传统产品特色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精细化开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养生产品的需求,应该会有更大市场。

  此外,供应链的不完善也是制约青海农特产品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青海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高。青海农特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较大,新鲜度和品质难以保证。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QQ图片20250423060918首次参展的青海青绣文创类产品出场就得到了大家的关注。谭梅 杨红霞 摄

  创新破局中拥抱市场新机遇

  在消费升级与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面对自身存在的不足,青字号农特产品努力以创新姿态突破发展瓶颈,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和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寻求突破,加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经济优势。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青海农特产品要想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就必须深入挖掘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讲好“青海故事”。近年来,为强化品牌竞争力,青海省政府各部门着力整合资源打造统一区域公用品牌,深挖产品背后的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以“绿色生态、高原特色”为定位,讲好青海故事。

  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推进,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青海农特产品企业也在积极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既对传统牦牛肉干、青稞等进行深加工,开发牦牛骨胶原蛋白肽、青稞啤酒等提升附加值,又顺应市场趋势推出青稞饼干、青稞面条、高原蜂蜜饮品等功能性和休闲食品,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结合当下的消费趋势,开展多元化的营销活动,积极拥抱互联网,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通过网红直播带货、社交媒体互动等新兴渠道拓展销路,并以线上线下融合的品鉴会、体验店增强消费黏性。

  完善供应链体系是农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是高原好物端上沿海城市居民餐桌的输送链。近年来,青海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优化物流线路,降低物流成本。从源头到终端,建立健全农特产品质量标准和追溯体系,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消博会就像是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了青海农特产品的无限潜力,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其在消费市场中的机遇与挑战。青海农特产品凭借绿色生态的品质优势,在健康消费的浪潮中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只要青海能够立足自身优势,勇于创新求变,不断优化品牌、营销、供应链等各个环节,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就一定能够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市场优势,让这些高原上的优质农特产品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在广阔的市场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据青海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消博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为契机,发挥会展乘数效应,持续深化绿色产业与全球市场对接,探索“生态+产业+文化”融合发展路径,助力“青字号”产品开拓更广阔国际消费领域市场。

  记者感言:从高原到世界,“青字号”值得期待

  站在消博会的展馆里,看着青海展区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深深感受到青海农特产品的魅力与潜力。那些来自高原的牦牛肉干、青稞饼干、高原蜂蜜,每一样都带着大自然的馈赠,承载着青海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青海农特产品的品质,是实打实的“硬通货”。纯净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绿色、健康、营养的产品,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优势。但在市场的浪潮中,仅有好产品还不够。消博会这样的平台,就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青海农特产品的闪光点,也让企业看到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当看到外省企业新颖的营销方式、精致的产品包装时,青海的企业也意识到,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做出改变。这种压力,正在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把青海的高原臻品推向世界,无疑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供应链的完善、产品的创新,每一项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机遇同样摆在眼前,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特色产品的兴趣愈发浓厚,青海农特产品的独特性,正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我们相信,只要青海的企业敢于直面挑战,抓住机遇,大胆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这些来自高原的好物,一定能走出青海,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期待有一天,在世界各地的货架上,都能看到青海农特产品的身影,让更多人品尝到来自高原的美味,感受青海的独特魅力。

作者 谭梅 杨红霞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