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鲁共绘春:芍药花开情更浓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芈峤 张鹏
发布时间:2025-04-28 07:49:31
编辑:易 娜
QQ图片20250428053705民和当地群众正在芍药地劳作。张鹏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四月的青藏高原,残雪还未从山脊褪尽,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总堡乡的山脚下,一片深褐色的土地已悄然萌动。

  4月26日,44岁的沈保利踩着松软的泥土蹲下身,指尖拨开田垄的泥土,一抹紫红色的花苞在原有枝干上顺势发出。“要开花了!要开花了!”这个山东汉子猛地站起身,厚重的积云下,他却觉得阳光格外耀眼。

  这里的芍药是从两千公里外的山东菏泽来青“旅居”,原本以为外来花受不了高原冷凉气候,没想到在沈保利的悉心关照下,也在海拔2100米的土地上绽放。

  20年前,沈保利绝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会与鲜花产生交集。2004年初到民和时,他戴着安全帽穿梭在硅铁厂的滚滚浓烟里,熔炉中飞溅的铁水映红了他作为外乡人的创业梦。来自“中国牡丹之都”——山东菏泽的他,硬是凭着鲁商特有的韧劲,成为当地工业纳税大户。

  20年后,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转让后回到山东老家的沈保利站在菏泽万亩芍药园里,思绪又拉回到青海这个奋斗20年的故土。“虽然山东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但是青海却帮我完成了人生梦想。菏泽的芍药若能实现青海种植,一定能开拓高原鲜切花市场,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沈保利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山东芍药带回青海,并让它落地生根。

QQ图片20250428053712芍药盛开时。沈保利供图

  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一个十几个人的种植团队就此组建,沈保利带着近30个实验品种,出发前往青海。

  芍药喜凉,而青海地处高原,气候冷凉,沈保利本以为芍药能很快适应青海气候,但没想到,11月的青海,地都结了冰,锄头、铁锨也难以挖开,芍药苗根本种不到地里,更别说适应了。“我满怀信心,载着芍药种苗翻山越岭,没想到迎接我的却是高原的‘下马威’。”沈保利回忆道,没办法只能到处找大棚,半个月后,种苗终于栽入土地,但也损失了部分种苗。

  到底是继续还是放弃?这个倔强的山东人开始了一场“破冰行动”:他带着技术员在零下20℃的寒风里记录地温变化;当山东芍药因为高原干旱濒临死亡时,他又和技术员整宿研究拯救措施;当实验棚里的幼苗抽出花苞时,厚厚一摞的芍药生长记录,让他的心情变得不再沉重。

  2025年4月初,从山东一同来的技术员因为高海拔导致血压升高,最终返回菏泽,没有重要技术支撑的沈保利告诉自己成功就在眼前,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当记者走进沈保利在民和县总堡乡的芍药大棚,眼前2000多株芍药种植整齐,滴灌不断喷洒甘霖,让芍药植株看起来格外喜人。“再过20天,这里就是青海第一片芍药花海。”他说这话时,20多名当地工人正在山东技术员指导下调试水肥一体机,民和话和菏泽方言在此奇妙交融。

QQ图片20250428053721刚抽出新芽的芍药苗。张鹏 摄

  付出总会有回报。今天的沈保利不仅让山东芍药适应了高原气候,更实现了与菏泽这个我国主要芍药种植基地的错峰盛开。“现在的菏泽已经是芍药的海洋,一个月后菏泽芍药败落后,将迎来青海芍药盛花期,错峰盛开刚好赢得市场先机。”沈保利信心十足地说。

  此外,他还告诉记者,芍药开花需要经过休眠期,而较长的休眠期能帮助花朵开得更大、更茂盛。在山东因为气温高休眠期较短,为了延长休眠期只能在花盆里种植,休眠期放入冷库。但是青海冷凉气候能实现天然低成本延长休眠期,无疑,这又形成了高品质芍药的市场竞争优势。

  万事俱备,只欠上市!当问起沈保利基地营收能否实现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这一关键问题时,沈保利算了一笔账:5年栽芍药植株,一个棚种植1000株,一株接10枝芍药花,按一枝花市场均价10元算,一个棚一年盈利近10万元。

  沈保利计划,今年开始规模种植,以青海本地鲜花市场为基础,以电商形式辐射全国,届时民和当地群众都能参与进来。

  自东西部协作帮扶以来,民和县抢抓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等战略机遇,不断培育壮大新的农牧业产业,让经济增收,让群众致富,全方位驱动农业产业迈向“新高地”。

  暮色渐浓,沈保利又来到芍药种植地头,通过视频电话给山东技术员介绍芍药长势。这片芍药花的高原“迁徙”不仅是一次芍药产业的西进,更是一次青海与山东情谊的深层缔造,也诠释了东西部协作的成功经验。

  只听电话那头,技术员说:“看这些苗株的长势怕是要比咱老家的还艳……”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召开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青海海南:以旧换新撬动消费1496.3万元
青海西宁多条公交线路恢复通行
24H热点
【生态深一度】候鸟北归 青海“鹏友圈”再扩大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鲁共...
【乡村振兴在青海】村企携手,共筑乡村振兴新路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从拒绝“内卷”到“创造价值...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东西部...
【文化中国行】马柯河畔,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增长4.6%!从“开门稳”看青...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学细查实改 推...
从香江到京华:一碗面的双向奔赴——青海拉面串联...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向绿要...
热点图片
高原古城 春色满园
高原古城 春色满园
青海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首次发现蓑羽鹤
青海互助南门峡国家...
军民同心护健康 联勤保障暖高原
军民同心护健康 联勤...
青海西宁:网红街市加紧改造吸引游客打卡
青海西宁:网红街市...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青海大通:“三北”添新绿 不负好春光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春为农忙,不误农时不负春——二〇二五青海经济首季观察之十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解码“园中园” “链”出新动能——西宁开发区何以实现“开门红”②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乡村振兴在青海】羊玛日村“金菇”破土出
【乡村振兴在青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鲁共绘春:芍药花开情更浓

青海日报
2025-04-28 07:4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鲁共绘春:芍药花开情更浓

青海日报
2025-04-28 07:4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鲁共绘春:芍药花开情更浓

  • 2025-04-28 07:49:31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428053705民和当地群众正在芍药地劳作。张鹏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四月的青藏高原,残雪还未从山脊褪尽,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总堡乡的山脚下,一片深褐色的土地已悄然萌动。

  4月26日,44岁的沈保利踩着松软的泥土蹲下身,指尖拨开田垄的泥土,一抹紫红色的花苞在原有枝干上顺势发出。“要开花了!要开花了!”这个山东汉子猛地站起身,厚重的积云下,他却觉得阳光格外耀眼。

  这里的芍药是从两千公里外的山东菏泽来青“旅居”,原本以为外来花受不了高原冷凉气候,没想到在沈保利的悉心关照下,也在海拔2100米的土地上绽放。

  20年前,沈保利绝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会与鲜花产生交集。2004年初到民和时,他戴着安全帽穿梭在硅铁厂的滚滚浓烟里,熔炉中飞溅的铁水映红了他作为外乡人的创业梦。来自“中国牡丹之都”——山东菏泽的他,硬是凭着鲁商特有的韧劲,成为当地工业纳税大户。

  20年后,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转让后回到山东老家的沈保利站在菏泽万亩芍药园里,思绪又拉回到青海这个奋斗20年的故土。“虽然山东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但是青海却帮我完成了人生梦想。菏泽的芍药若能实现青海种植,一定能开拓高原鲜切花市场,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沈保利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山东芍药带回青海,并让它落地生根。

QQ图片20250428053712芍药盛开时。沈保利供图

  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一个十几个人的种植团队就此组建,沈保利带着近30个实验品种,出发前往青海。

  芍药喜凉,而青海地处高原,气候冷凉,沈保利本以为芍药能很快适应青海气候,但没想到,11月的青海,地都结了冰,锄头、铁锨也难以挖开,芍药苗根本种不到地里,更别说适应了。“我满怀信心,载着芍药种苗翻山越岭,没想到迎接我的却是高原的‘下马威’。”沈保利回忆道,没办法只能到处找大棚,半个月后,种苗终于栽入土地,但也损失了部分种苗。

  到底是继续还是放弃?这个倔强的山东人开始了一场“破冰行动”:他带着技术员在零下20℃的寒风里记录地温变化;当山东芍药因为高原干旱濒临死亡时,他又和技术员整宿研究拯救措施;当实验棚里的幼苗抽出花苞时,厚厚一摞的芍药生长记录,让他的心情变得不再沉重。

  2025年4月初,从山东一同来的技术员因为高海拔导致血压升高,最终返回菏泽,没有重要技术支撑的沈保利告诉自己成功就在眼前,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当记者走进沈保利在民和县总堡乡的芍药大棚,眼前2000多株芍药种植整齐,滴灌不断喷洒甘霖,让芍药植株看起来格外喜人。“再过20天,这里就是青海第一片芍药花海。”他说这话时,20多名当地工人正在山东技术员指导下调试水肥一体机,民和话和菏泽方言在此奇妙交融。

QQ图片20250428053721刚抽出新芽的芍药苗。张鹏 摄

  付出总会有回报。今天的沈保利不仅让山东芍药适应了高原气候,更实现了与菏泽这个我国主要芍药种植基地的错峰盛开。“现在的菏泽已经是芍药的海洋,一个月后菏泽芍药败落后,将迎来青海芍药盛花期,错峰盛开刚好赢得市场先机。”沈保利信心十足地说。

  此外,他还告诉记者,芍药开花需要经过休眠期,而较长的休眠期能帮助花朵开得更大、更茂盛。在山东因为气温高休眠期较短,为了延长休眠期只能在花盆里种植,休眠期放入冷库。但是青海冷凉气候能实现天然低成本延长休眠期,无疑,这又形成了高品质芍药的市场竞争优势。

  万事俱备,只欠上市!当问起沈保利基地营收能否实现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这一关键问题时,沈保利算了一笔账:5年栽芍药植株,一个棚种植1000株,一株接10枝芍药花,按一枝花市场均价10元算,一个棚一年盈利近10万元。

  沈保利计划,今年开始规模种植,以青海本地鲜花市场为基础,以电商形式辐射全国,届时民和当地群众都能参与进来。

  自东西部协作帮扶以来,民和县抢抓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等战略机遇,不断培育壮大新的农牧业产业,让经济增收,让群众致富,全方位驱动农业产业迈向“新高地”。

  暮色渐浓,沈保利又来到芍药种植地头,通过视频电话给山东技术员介绍芍药长势。这片芍药花的高原“迁徙”不仅是一次芍药产业的西进,更是一次青海与山东情谊的深层缔造,也诠释了东西部协作的成功经验。

  只听电话那头,技术员说:“看这些苗株的长势怕是要比咱老家的还艳……”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芈峤 张鹏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