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明天,与央视共赴“丁香之约”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李静
发布时间:2025-05-01 17:06:06
编辑:孔令磊
杨司煜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一树丁香花,如何催生无限可能?

  答案就在这个“五一”:一场关于丁香的春日盛宴正等待着大家的到来!

  5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蔡云咏与总台记者马雅慧,将联动西宁广播电视台记者陆小晴,一起探访“丁香三景”,带领大家领略西宁丁香花的独特魅力。届时,央视网将推出新媒体直播《“三朵金花”探“丁香三景”》,观众们可以跟随主持人的脚步,穿梭于丁香花海之中,感受扑面而来的芬芳;聆听老西宁人讲述丁香花背后的故事,品味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当西宁的丁香花与美食、文创碰撞,将绽放出怎样的精彩?跟随沉浸式镜头语言,“三朵金花”又将为观众带来哪些独特体验?走,晚报记者带你抢“鲜”看!

  第一景:丁香花下品“丁香”

  西宁与丁香花的缘分由来已久。漫步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公园绿地、小区庭院,人们仿佛置身于丁香花的海洋。

  该场景中,观众将跟随镜头漫步西宁最具代表性的人民公园、北山美丽园、麒麟湾公园三个丁香观赏地,感受“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视觉盛宴。记者与嘉宾将围坐花间,细细品味一场别具新意的春日“丁香宴”:以丁香花瓣入馅的“丁香花糕”晶莹剔透,咬一口满嘴春意;“丁香酒”醇厚回甘,饮一杯恍若醉卧花海;土火锅的热气氤氲间飘出高原特有的烟火气……飞花令游戏更将为这场春日宴平添几分诗意,“芭蕉不展丁香结”的惆怅、“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的柔美正等待大家共同领略。

  第二景:丁香花下做“丁香”

  丁香,早已深深烙印在西宁的城市基因里,成为这座城市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据统计,西宁种植着100多种丁香花,它们形态各异、色彩缤纷,陪伴着无数西宁人成长。

  如果说第一景是味觉与诗意的交融,那么第二景便是视觉与触觉的盛宴。非遗传承人将与记者嘉宾一起,让高原的春日更加可感可及。

  在该场景中,记者将参与丁香盆栽种植,制作丁香花束,并邀请园艺师指导,科普丁香相关知识。还将与书画爱好者,进行落花手工、写生等丁香落花艺术创作,让丁香花瓣与笔墨纸砚共舞;邀请青绣等非遗传承人,结合丁香的主题,以银针为笔,将丁香绣进手帕,一针一线皆是匠心,丁香也从自然之花升华为艺术灵感,成为了西宁文旅的独特符号。

  第三景:丁香花下闻“花香”

  春末夏初,是西宁最美的季节。那馥郁芬芳的花香如灵动的精灵,穿梭于大街小巷,沁人心脾,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每年这个时候,西宁就成了‘香城’。”老西宁人张大爷在茶余饭后,总爱出门去嗅一嗅空气中的花香,“每年丁香花开的时候,那香味儿一飘,就知道春天真正来了,心里头也跟着敞亮了!”

  在这一场景中,记者将邀请古法香囊师,将紫丁香、白丁香等不同类型的丁香香味浓缩制成古法香囊,寻味全新的“花香”体验。此外,这一景中的小巧思也不可错过:每款香型配备二维码,扫描即可呈现西宁丁香故事及寻香游览路线图,让游客从嗅觉、视觉和故事中多维度感受“丁香之城”的魅力。

  “丁香花开的时候,日子就有盼头了。”这种朴素的情感,如今正以新的形式延续。从街角的一株芬芳到满城的花事,从寻常的观赏花卉到城市的文化符号,西宁的丁香正以蓬勃之姿,讲述着高原古城的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这个春天,不妨与我们一起,循着花香,遇见西宁。

  (来源:西宁晚报)

推荐阅读
青海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考察
青海省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南京、杭州举行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青海西宁:政策利好助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西宁举办“五一”黄金周房博会
24H热点
明天,与央视共赴“丁香之约”
【农经观察】好一幅高原花事图鉴
江源“绿潮”涌动黄浦江畔 绿色之源·青沪相约——...
【文化中国行】“申世”路,坎布拉不只是坎布拉!...
【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在环湖北岸种下春天
【文化中国行】地球上,只有一个坎布拉!——解码...
青海互助县3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同日开工
青海西宁:平价蔬菜新鲜实惠获市民点赞
雄伟格拉丹东 壮美长江源头
热点图片
明天,与央视共赴“丁香之约”
明天,与央视共赴“...
【农经观察】好一幅高原花事图鉴
【农经观察】好一幅...
江源“绿潮”涌动黄浦江畔 绿色之源·青沪相约——青海臻品走进上海“五五购物节”暨“国际消费季”活动侧记
江源“绿潮”涌动黄...
【文化中国行】“申世”路,坎布拉不只是坎布拉!——解码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之旅(中)
【文化中国行】“申...
【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时代像素”里的“追光者”——记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格尔木分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副主任余建昌
【中国梦·劳动美——...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在环湖北岸种下春天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
【文化中国行】地球上,只有一个坎布拉!——解码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价值(上)
【文化中国行】地球...
青海互助县3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同日开工
青海互助县3个地质灾...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明天,与央视共赴“丁香之约”

西宁晚报
2025-05-01 17:0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明天,与央视共赴“丁香之约”

西宁晚报
2025-05-01 05:0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明天,与央视共赴“丁香之约”

  • 2025-05-01 05:06:06
  • 来源:西宁晚报
杨司煜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一树丁香花,如何催生无限可能?

  答案就在这个“五一”:一场关于丁香的春日盛宴正等待着大家的到来!

  5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蔡云咏与总台记者马雅慧,将联动西宁广播电视台记者陆小晴,一起探访“丁香三景”,带领大家领略西宁丁香花的独特魅力。届时,央视网将推出新媒体直播《“三朵金花”探“丁香三景”》,观众们可以跟随主持人的脚步,穿梭于丁香花海之中,感受扑面而来的芬芳;聆听老西宁人讲述丁香花背后的故事,品味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当西宁的丁香花与美食、文创碰撞,将绽放出怎样的精彩?跟随沉浸式镜头语言,“三朵金花”又将为观众带来哪些独特体验?走,晚报记者带你抢“鲜”看!

  第一景:丁香花下品“丁香”

  西宁与丁香花的缘分由来已久。漫步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公园绿地、小区庭院,人们仿佛置身于丁香花的海洋。

  该场景中,观众将跟随镜头漫步西宁最具代表性的人民公园、北山美丽园、麒麟湾公园三个丁香观赏地,感受“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视觉盛宴。记者与嘉宾将围坐花间,细细品味一场别具新意的春日“丁香宴”:以丁香花瓣入馅的“丁香花糕”晶莹剔透,咬一口满嘴春意;“丁香酒”醇厚回甘,饮一杯恍若醉卧花海;土火锅的热气氤氲间飘出高原特有的烟火气……飞花令游戏更将为这场春日宴平添几分诗意,“芭蕉不展丁香结”的惆怅、“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的柔美正等待大家共同领略。

  第二景:丁香花下做“丁香”

  丁香,早已深深烙印在西宁的城市基因里,成为这座城市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据统计,西宁种植着100多种丁香花,它们形态各异、色彩缤纷,陪伴着无数西宁人成长。

  如果说第一景是味觉与诗意的交融,那么第二景便是视觉与触觉的盛宴。非遗传承人将与记者嘉宾一起,让高原的春日更加可感可及。

  在该场景中,记者将参与丁香盆栽种植,制作丁香花束,并邀请园艺师指导,科普丁香相关知识。还将与书画爱好者,进行落花手工、写生等丁香落花艺术创作,让丁香花瓣与笔墨纸砚共舞;邀请青绣等非遗传承人,结合丁香的主题,以银针为笔,将丁香绣进手帕,一针一线皆是匠心,丁香也从自然之花升华为艺术灵感,成为了西宁文旅的独特符号。

  第三景:丁香花下闻“花香”

  春末夏初,是西宁最美的季节。那馥郁芬芳的花香如灵动的精灵,穿梭于大街小巷,沁人心脾,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每年这个时候,西宁就成了‘香城’。”老西宁人张大爷在茶余饭后,总爱出门去嗅一嗅空气中的花香,“每年丁香花开的时候,那香味儿一飘,就知道春天真正来了,心里头也跟着敞亮了!”

  在这一场景中,记者将邀请古法香囊师,将紫丁香、白丁香等不同类型的丁香香味浓缩制成古法香囊,寻味全新的“花香”体验。此外,这一景中的小巧思也不可错过:每款香型配备二维码,扫描即可呈现西宁丁香故事及寻香游览路线图,让游客从嗅觉、视觉和故事中多维度感受“丁香之城”的魅力。

  “丁香花开的时候,日子就有盼头了。”这种朴素的情感,如今正以新的形式延续。从街角的一株芬芳到满城的花事,从寻常的观赏花卉到城市的文化符号,西宁的丁香正以蓬勃之姿,讲述着高原古城的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这个春天,不妨与我们一起,循着花香,遇见西宁。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李静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