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文化旅游
“五一”“浪”山 文明作伴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措毛
发布时间:2025-05-05 06:45:43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五一”假期,西宁阳光明媚,正是“浪”山的好时节。一辆辆载着欢乐与期待的汽车驶向郊外,人们在青山绿水间安营扎寨,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令人欣喜的是,在这片充满欢声笑语的户外天地里,文明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西宁市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文明“浪”山的理念,让山野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纯净与美好。

  在北川河湿地公园周边,一个个帐篷、天幕搭建整齐,烧烤架上飘出阵阵香气,孩子们在空地上嬉笑奔跑,大人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随处散落的食品包装袋、饮料瓶,也没有随意丢弃的纸巾、果皮。仔细观察,每个露营区域旁都摆放着自制的简易垃圾袋,有的家庭甚至准备了多个垃圾袋,将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收纳。

  “出来玩就是图个开心,要是把环境弄得乱七八糟,不仅影响心情,也对不起这么美的景色。”市民王女士一边说着,一边将用过的纸巾放入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中。她表示,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提高了,每次“浪山”前,家人都会提前准备好垃圾袋,还会教导孩子不能乱扔垃圾,要像爱护自家一样爱护大自然。在她的影响下,年仅6岁的孩子也养成了主动收拾垃圾的好习惯,时不时地提醒大人:“爸爸,那个瓶子要放进垃圾袋里哦!”

  不远处,几位年轻人正将烧烤后的炭火仔细熄灭,并用泥土掩埋。“炭火一定要处理好,不然很容易引发火灾。”其中一位小伙子说道,“我们既然享受了大自然的馈赠,就有责任保护好它,带走垃圾、消除安全隐患,这都是最基本的。”

  近年来,文明出游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以往假期过后,公园、景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清理游客留下的垃圾。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大部分游客都会自觉带走垃圾,有的还会主动帮忙清理其他游客遗留的废弃物。文明已经像一颗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深深扎根。

  这个“五一”假期,大家用自觉带走垃圾的小小举动,共同守护着山野的美丽与宁静。在这片充满欢声笑语的户外天地里,文明与美景交相辉映,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画卷。

  (来源:西宁晚报)

推荐阅读
青海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考察
青海省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南京、杭州举行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丁香,西宁的浪漫“香”遇
“五一”西宁市11处夜市“热力全开”
24H热点
天峻县百家旅行社生态旅游资源推介会在西宁举办
青海题材电视剧《生命树》演员阵容官宣
【探寻雪豹之都】雪山之王成“明星” 引游客纷纷打卡
【探寻雪豹之都】灵动十足!“豹”元素点亮西宁街头
“五一”假期前三天6.8万人畅游茶卡盐湖
【文化中国行】书香浓 阅读点亮“五一”假期
“逛吃”,这份“最美味”指南请收好——家门口玩...
【文化中国行】人潮、美食、志愿红,大新街夜市氛...
出游新攻略!“最好玩”线路等你来打卡——家门口...
【文化中国行】“五一”民俗盛会,解锁土乡风情密码
热点图片
【文化中国行】贵德:清清黄河水 风景美如画
【文化中国行】贵德...
青春力量:以行动回应时代召唤
青春力量:以行动回...
青海互助:“五一”民俗特色体验受热捧
青海互助:“五一”...
【探寻雪豹之都】灵动十足!“豹”元素点亮西宁街头
【探寻雪豹之都】灵...
“五一”假期前三天6.8万人畅游茶卡盐湖
“五一”假期前三天6...
【文化中国行】人潮、美食、志愿红,大新街夜市氛围感拉满!
【文化中国行】人潮...
武警官兵这样致青春!
武警官兵这样致青春!
【文化中国行】“五一”民俗盛会,解锁土乡风情密码
【文化中国行】“五...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五一”“浪”山 文明作伴

西宁晚报
2025-05-05 06:4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五一”“浪”山 文明作伴

西宁晚报
2025-05-05 06:4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五一”“浪”山 文明作伴

  • 2025-05-05 06:45:43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五一”假期,西宁阳光明媚,正是“浪”山的好时节。一辆辆载着欢乐与期待的汽车驶向郊外,人们在青山绿水间安营扎寨,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令人欣喜的是,在这片充满欢声笑语的户外天地里,文明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西宁市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文明“浪”山的理念,让山野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纯净与美好。

  在北川河湿地公园周边,一个个帐篷、天幕搭建整齐,烧烤架上飘出阵阵香气,孩子们在空地上嬉笑奔跑,大人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随处散落的食品包装袋、饮料瓶,也没有随意丢弃的纸巾、果皮。仔细观察,每个露营区域旁都摆放着自制的简易垃圾袋,有的家庭甚至准备了多个垃圾袋,将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收纳。

  “出来玩就是图个开心,要是把环境弄得乱七八糟,不仅影响心情,也对不起这么美的景色。”市民王女士一边说着,一边将用过的纸巾放入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中。她表示,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提高了,每次“浪山”前,家人都会提前准备好垃圾袋,还会教导孩子不能乱扔垃圾,要像爱护自家一样爱护大自然。在她的影响下,年仅6岁的孩子也养成了主动收拾垃圾的好习惯,时不时地提醒大人:“爸爸,那个瓶子要放进垃圾袋里哦!”

  不远处,几位年轻人正将烧烤后的炭火仔细熄灭,并用泥土掩埋。“炭火一定要处理好,不然很容易引发火灾。”其中一位小伙子说道,“我们既然享受了大自然的馈赠,就有责任保护好它,带走垃圾、消除安全隐患,这都是最基本的。”

  近年来,文明出游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以往假期过后,公园、景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清理游客留下的垃圾。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大部分游客都会自觉带走垃圾,有的还会主动帮忙清理其他游客遗留的废弃物。文明已经像一颗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深深扎根。

  这个“五一”假期,大家用自觉带走垃圾的小小举动,共同守护着山野的美丽与宁静。在这片充满欢声笑语的户外天地里,文明与美景交相辉映,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画卷。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措毛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