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科教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西宁丁香家族壮大的故事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张国静
发布时间:2025-05-09 07:23:52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你知道西宁街头常见的丁香是从哪里来的吗?

  由于引种地不同,或许街头转角的那株丁香,她的“出生”并不在本地。

  除了丁香的“身世”外,丁香的品种也有区别,如颜色、瓣数、开花大小等,不同品种的丁香给城市营造出不一样的美。

  为了探寻丁香的秘密,多年来,在一大批专家的努力下,通过开展丁香种质资源调查收集、适生品种筛选、繁育技术研究等工作,西宁建成了全国首个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丁香种(品种)从成立之初的18种增加到近百种,实现可繁育的有69种。

  这里不仅成为丁香繁育的“实验基地”,也实现了丁香种质资源从数十份到百余份的突破。如今,各色丁香争相开放,让西宁的“丁香之城”叫得更响亮,也让这座城市沉浸在一片片淡雅的丁香花中。

  种质库让丁香在高原一路繁花

  你见过黄色的丁香吗?

  满树重瓣的丁香是什么品种?

  曾经的濒危植物羽叶丁香是如何实现大量繁育?

  ……

  作为丁香种质资源的“摇篮”,西宁植物园正在为收集、繁育更多丁香做着大量工作。

  五月初,正是丁香全面开放的盛花期。走进丁香的“大观园”,成片的各色丁香正在盛放,人们仿佛置身丁香花海。各类常见的、罕见的、稀缺的丁香品种在这里几乎都能见到,规模不仅如同一座大型的丁香博物馆,其作用更被视为西宁丁香的“摇篮”。“波峰”丁香、“金色时光”丁香、“罗兰紫”丁香……每一块苗圃地上,不同品种的丁香分片种植,为了做好标记,每一株丁香树上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牌。

  据了解,西宁植物园在收集丁香属植物种质的基础上,建成全国首个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自此百余份丁香种质落户西宁。林草专家们通过引种驯化、综合评价、繁殖培育等技术,从省内外收集、引进丁香(种)品种80多个,保存丁香种质资源百余份,录入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信息平台50份。

  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立,不仅改善了西宁地区乃至全省造林绿化中对丁香品种繁育和应用力度不够的被动局面,而且为今后深入研究、合理利用丁香种质、增强西宁市花丁香的影响力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些品种,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提到丁香种质的收集和繁育,羽叶丁香的引种故事就不得不提。

  为了找到优质的丁香品种,西宁植物园主任助理(总工)张锦梅带领研究团队多次前往甘肃、山西、山东、内蒙古等地,寻找丁香的新种质、学习繁育种质的技术等。其中,羽叶丁香作为一种濒危物种,一直是研究团队想要攻克的难题。得知在甘肃连城镇的荒山上生长着丁香濒危物种羽叶丁香的消息后,张锦梅带领团队成员立即出发,上山寻找羽叶丁香。最终在一名放牧人的描述下,找到了两株羽叶丁香,并将其繁殖材料带回了西宁。如今,这一濒危植物已经在西宁植物园的丁香种质资源库中常见,随着花季的到来,一簇簇花朵含苞待放、条条枝丫长势茂盛。据西宁植物园林业工程师毛英介绍,随着羽叶丁香的大量繁育,曾经的濒危物种也得到了极大的保护和应用。过去,这株羽叶丁香从甘肃大山而来,现在,作为“走出去”的丁香,羽叶丁香又被兰州植物园大量收集。

  近年来,随着丁香种质资源库不断发挥其收集、培育的功能,一批丁香专类园也陆续出现在市民眼前。目前,在火烧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中,丁香谷内已经栽种了白丁香、暴马丁香、紫丁香、四季丁香等31个品种。在高原明珠景区打造的丁香专类园,既是对丁香种质研究成果的展示,也为市民提供一个丁香品种最全、最具观赏性的休闲游园。在宁张路,一处小型的丁香“博物馆”也建成,这里种植了几乎涵盖西宁收集的数十种丁香品种,其中有“金园”丁香、“波峰”丁香、“香雪”丁香、什锦丁香、“丰年”丁香等市区少见的丁香品种。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选择适宜高海拔种植的四川丁香和巧玲花审定了省级良种,在果洛大面积种植,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收集种质、育种实验、嫁接扩繁……从冬到春,再从夏到秋,林草专家们日积月累不断丰富和夯实着丁香种质库的“家底”,努力让“丁香之城”的丁香更绚丽多彩,让丁香花香更加清甜悠长。

  (来源:西宁晚报)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吴晓军罗东川会见我省全国劳动模范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青海尖扎:民俗生态激活文旅动能
青海湟源:“五一”假期文旅“热力值”拉满
24H热点
青海省首家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工作站揭牌
青海省总工会开展劳模精神宣传宣讲活动
青海荣获“寻美·中国”主题活动多个奖项
“联通三江大讲堂”春季学期第二场讲座举办
青海省高校举办“5·8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从土灶台到人...
让学生身上有汗 眼里有光 脚下有力
支教接力在高原种下希望的种子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这个青年集体,以“中国强度...
扮靓城市的主力为何是丁香
热点图片
高原上的绿茵追光者——“青超联赛”赛前探营见闻
高原上的绿茵追光者...
青海省高校举办“5·8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
青海省高校举办“5·8...
从土灶台到人生舞台
从土灶台到人生舞台
“我们的小陈来喽!”
“我们的小陈来喽!”
织密社区治理“一张网” 奏响幸福生活“合奏曲”
织密社区治理“一张...
用劳动改写“靠天吃饭”的命运——记黄南州泽库县宁秀镇智格日村牧民完玛卡着
用劳动改写“靠天吃...
西宁市城北区将改造62个老旧小区
西宁市城北区将改造6...
以花为媒 贵德梨搭上产业化快车
以花为媒 贵德梨搭上...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西宁丁香家族壮大的故事

西宁晚报
2025-05-09 07:2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西宁丁香家族壮大的故事

西宁晚报
2025-05-09 07:2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西宁丁香家族壮大的故事

  • 2025-05-09 07:23:52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你知道西宁街头常见的丁香是从哪里来的吗?

  由于引种地不同,或许街头转角的那株丁香,她的“出生”并不在本地。

  除了丁香的“身世”外,丁香的品种也有区别,如颜色、瓣数、开花大小等,不同品种的丁香给城市营造出不一样的美。

  为了探寻丁香的秘密,多年来,在一大批专家的努力下,通过开展丁香种质资源调查收集、适生品种筛选、繁育技术研究等工作,西宁建成了全国首个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丁香种(品种)从成立之初的18种增加到近百种,实现可繁育的有69种。

  这里不仅成为丁香繁育的“实验基地”,也实现了丁香种质资源从数十份到百余份的突破。如今,各色丁香争相开放,让西宁的“丁香之城”叫得更响亮,也让这座城市沉浸在一片片淡雅的丁香花中。

  种质库让丁香在高原一路繁花

  你见过黄色的丁香吗?

  满树重瓣的丁香是什么品种?

  曾经的濒危植物羽叶丁香是如何实现大量繁育?

  ……

  作为丁香种质资源的“摇篮”,西宁植物园正在为收集、繁育更多丁香做着大量工作。

  五月初,正是丁香全面开放的盛花期。走进丁香的“大观园”,成片的各色丁香正在盛放,人们仿佛置身丁香花海。各类常见的、罕见的、稀缺的丁香品种在这里几乎都能见到,规模不仅如同一座大型的丁香博物馆,其作用更被视为西宁丁香的“摇篮”。“波峰”丁香、“金色时光”丁香、“罗兰紫”丁香……每一块苗圃地上,不同品种的丁香分片种植,为了做好标记,每一株丁香树上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牌。

  据了解,西宁植物园在收集丁香属植物种质的基础上,建成全国首个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自此百余份丁香种质落户西宁。林草专家们通过引种驯化、综合评价、繁殖培育等技术,从省内外收集、引进丁香(种)品种80多个,保存丁香种质资源百余份,录入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信息平台50份。

  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立,不仅改善了西宁地区乃至全省造林绿化中对丁香品种繁育和应用力度不够的被动局面,而且为今后深入研究、合理利用丁香种质、增强西宁市花丁香的影响力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些品种,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提到丁香种质的收集和繁育,羽叶丁香的引种故事就不得不提。

  为了找到优质的丁香品种,西宁植物园主任助理(总工)张锦梅带领研究团队多次前往甘肃、山西、山东、内蒙古等地,寻找丁香的新种质、学习繁育种质的技术等。其中,羽叶丁香作为一种濒危物种,一直是研究团队想要攻克的难题。得知在甘肃连城镇的荒山上生长着丁香濒危物种羽叶丁香的消息后,张锦梅带领团队成员立即出发,上山寻找羽叶丁香。最终在一名放牧人的描述下,找到了两株羽叶丁香,并将其繁殖材料带回了西宁。如今,这一濒危植物已经在西宁植物园的丁香种质资源库中常见,随着花季的到来,一簇簇花朵含苞待放、条条枝丫长势茂盛。据西宁植物园林业工程师毛英介绍,随着羽叶丁香的大量繁育,曾经的濒危物种也得到了极大的保护和应用。过去,这株羽叶丁香从甘肃大山而来,现在,作为“走出去”的丁香,羽叶丁香又被兰州植物园大量收集。

  近年来,随着丁香种质资源库不断发挥其收集、培育的功能,一批丁香专类园也陆续出现在市民眼前。目前,在火烧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中,丁香谷内已经栽种了白丁香、暴马丁香、紫丁香、四季丁香等31个品种。在高原明珠景区打造的丁香专类园,既是对丁香种质研究成果的展示,也为市民提供一个丁香品种最全、最具观赏性的休闲游园。在宁张路,一处小型的丁香“博物馆”也建成,这里种植了几乎涵盖西宁收集的数十种丁香品种,其中有“金园”丁香、“波峰”丁香、“香雪”丁香、什锦丁香、“丰年”丁香等市区少见的丁香品种。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选择适宜高海拔种植的四川丁香和巧玲花审定了省级良种,在果洛大面积种植,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收集种质、育种实验、嫁接扩繁……从冬到春,再从夏到秋,林草专家们日积月累不断丰富和夯实着丁香种质库的“家底”,努力让“丁香之城”的丁香更绚丽多彩,让丁香花香更加清甜悠长。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张国静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