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钢铁森林”中重塑“绿色”火电基因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菲菲
发布时间:2025-05-09 10:25:02
编辑:李娜
QQ图片20250509054506青海省投3×660MW“上大压小”火电项目建设现场。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立夏时节,生机盎然。

  5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的桥头发电公司,厂区内施工繁忙,塔吊钢架高悬,焊接火花闪耀,百米高的主厂房宛如一座“钢铁森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三千多名工人在钢筋间忙碌穿梭,进行设备安装、钢筋绑扎、焊接、搭建外墙保温等作业,用双手编织出“钢铁森林”的坚固骨架,飞舞的焊花在蓝天白云下融汇成一幅干劲“满格”的建设图景。

  作为青海省稳经济基本盘的重点项目,青海省投3×660MW“上大压小”火电项目是亚洲海拔最高、装机容量最大的660MW级火电机组工程,是高海拔、高比例燃用高碱煤的首家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也是青海电网750kV系统最大的火电电源。

  穿梭于施工现场,各项工程鳞次栉比,井然有序,青海桥头发电生产副总经理孟建华指着1号机组的锅炉说:“截至目前,1号锅炉已经完成水压试验,正在进行受热面和热力系统管道保温、动力电缆敷设和控制电缆敷设以及系统设备调试试运工作。5月份有两个重大节点实现,要完成1号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和完成1号锅炉化学清洗工作,确保1号机组在7月30日实现投产发电目标。”

QQ图片20250509054513青海省投3×660MW“上大压小”火电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在焊接。王菲菲 摄

  如此重大的项目,其建设历程充分体现了“省投速度”。2016年2月,桥头发电公司将原有5×12.5万千瓦机组拆除,在原址上采用“上大压小”模式,就地规划新建3×660MW机组。首台机组计划7月30日转商运,工期22.5个月,#2机组间隔3个月,#3机组间隔12个月。

  “我从事行业二三十年了,这个项目建设不仅效率高,国产化程度也高。”孟建华感叹,“尤其是处于高原地区,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一些建设环节需要‘量身定制’,比如我们的锅炉就要比平原地区的更大,因为高原空气含氧量少,所以对空气的需求量就更大一些,所以锅炉就要做大,配套的辅机也要进行高原修正。”

  提起火电厂,大多数人脑海中生出这样的印象来:排放有害气体、消耗大量资源、机器高分贝轰鸣……但这个项目可不一样,建成后将用等离子点火方式取消柴油助燃、冷却方式由氢冷改为双水内冷,降低爆炸隐患,烟气脱硝剂从液氨改为尿素,做到“无油无氢无液氨”,既安全、又环保。

  为推动绿色能源发展追“新”逐“绿”,孟建华向记者介绍:“通过高效施工组织,编制各级网络进度计划,保障人力资源、机械资源、设备材料供应及设计出图等环节协同。项目应用多项新技术,如中水深度处理利用、国产化设备应用、双层等离子点火、数字化煤场等,提高了环保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在火力发电厂中,循环水系统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提到中水利用,记者好奇问道:“水从哪里来?”

  “为达到高效环保的目的,全厂生产用水全部采用城市中水。”孟建华介绍。原来,来自大通县污水处理厂中水,首次应用改良型诱晶软化技术处理中水,就成为火电厂绿色发电的工业用水,年取水量将达到406.4×104m3,实现“变废为宝”,同时,全厂实现废水“零”排放。

  从传统高排放高污染的火电厂转变为环境友好的“绿色电厂”,该项目烟囱出口烟尘、二氧化硫等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项目建成投产后较原来小机组,每年预计减排二氧化硫8278吨、氮氧化物20466吨……

  能源逐“绿”,发展向“新”。青海省投始终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肩负青海省能源发展和产业“四地”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对优化系统电源结构,提高系统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更大规模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吴晓军在省委学习教育工作专班调研
吴晓军在省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久治县2025年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沪举办
西宁草莓大赛开赛
24H热点
高原上的绿茵追光者——“青超联赛”赛前探营见闻
青海省高校举办“5·8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
从土灶台到人生舞台
“我们的小陈来喽!”
织密社区治理“一张网” 奏响幸福生活“合奏曲”
用劳动改写“靠天吃饭”的命运——记黄南州泽库县...
西宁市城北区将改造62个老旧小区
以花为媒 贵德梨搭上产业化快车
打造文旅新场景 催生消费新热点——“五一”假期全...
【镜观】“幸福食堂”吃出“幸福滋味”
热点图片
高原上的绿茵追光者——“青超联赛”赛前探营见闻
高原上的绿茵追光者...
青海省高校举办“5·8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
青海省高校举办“5·8...
从土灶台到人生舞台
从土灶台到人生舞台
“我们的小陈来喽!”
“我们的小陈来喽!”
织密社区治理“一张网” 奏响幸福生活“合奏曲”
织密社区治理“一张...
用劳动改写“靠天吃饭”的命运——记黄南州泽库县宁秀镇智格日村牧民完玛卡着
用劳动改写“靠天吃...
西宁市城北区将改造62个老旧小区
西宁市城北区将改造6...
以花为媒 贵德梨搭上产业化快车
以花为媒 贵德梨搭上...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钢铁森林”中重塑“绿色”火电基因

青海日报
2025-05-09 10:2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钢铁森林”中重塑“绿色”火电基因

青海日报
2025-05-09 10:2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钢铁森林”中重塑“绿色”火电基因

  • 2025-05-09 10:25:02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509054506青海省投3×660MW“上大压小”火电项目建设现场。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立夏时节,生机盎然。

  5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的桥头发电公司,厂区内施工繁忙,塔吊钢架高悬,焊接火花闪耀,百米高的主厂房宛如一座“钢铁森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三千多名工人在钢筋间忙碌穿梭,进行设备安装、钢筋绑扎、焊接、搭建外墙保温等作业,用双手编织出“钢铁森林”的坚固骨架,飞舞的焊花在蓝天白云下融汇成一幅干劲“满格”的建设图景。

  作为青海省稳经济基本盘的重点项目,青海省投3×660MW“上大压小”火电项目是亚洲海拔最高、装机容量最大的660MW级火电机组工程,是高海拔、高比例燃用高碱煤的首家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也是青海电网750kV系统最大的火电电源。

  穿梭于施工现场,各项工程鳞次栉比,井然有序,青海桥头发电生产副总经理孟建华指着1号机组的锅炉说:“截至目前,1号锅炉已经完成水压试验,正在进行受热面和热力系统管道保温、动力电缆敷设和控制电缆敷设以及系统设备调试试运工作。5月份有两个重大节点实现,要完成1号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和完成1号锅炉化学清洗工作,确保1号机组在7月30日实现投产发电目标。”

QQ图片20250509054513青海省投3×660MW“上大压小”火电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在焊接。王菲菲 摄

  如此重大的项目,其建设历程充分体现了“省投速度”。2016年2月,桥头发电公司将原有5×12.5万千瓦机组拆除,在原址上采用“上大压小”模式,就地规划新建3×660MW机组。首台机组计划7月30日转商运,工期22.5个月,#2机组间隔3个月,#3机组间隔12个月。

  “我从事行业二三十年了,这个项目建设不仅效率高,国产化程度也高。”孟建华感叹,“尤其是处于高原地区,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一些建设环节需要‘量身定制’,比如我们的锅炉就要比平原地区的更大,因为高原空气含氧量少,所以对空气的需求量就更大一些,所以锅炉就要做大,配套的辅机也要进行高原修正。”

  提起火电厂,大多数人脑海中生出这样的印象来:排放有害气体、消耗大量资源、机器高分贝轰鸣……但这个项目可不一样,建成后将用等离子点火方式取消柴油助燃、冷却方式由氢冷改为双水内冷,降低爆炸隐患,烟气脱硝剂从液氨改为尿素,做到“无油无氢无液氨”,既安全、又环保。

  为推动绿色能源发展追“新”逐“绿”,孟建华向记者介绍:“通过高效施工组织,编制各级网络进度计划,保障人力资源、机械资源、设备材料供应及设计出图等环节协同。项目应用多项新技术,如中水深度处理利用、国产化设备应用、双层等离子点火、数字化煤场等,提高了环保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在火力发电厂中,循环水系统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提到中水利用,记者好奇问道:“水从哪里来?”

  “为达到高效环保的目的,全厂生产用水全部采用城市中水。”孟建华介绍。原来,来自大通县污水处理厂中水,首次应用改良型诱晶软化技术处理中水,就成为火电厂绿色发电的工业用水,年取水量将达到406.4×104m3,实现“变废为宝”,同时,全厂实现废水“零”排放。

  从传统高排放高污染的火电厂转变为环境友好的“绿色电厂”,该项目烟囱出口烟尘、二氧化硫等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项目建成投产后较原来小机组,每年预计减排二氧化硫8278吨、氮氧化物20466吨……

  能源逐“绿”,发展向“新”。青海省投始终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肩负青海省能源发展和产业“四地”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对优化系统电源结构,提高系统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更大规模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王菲菲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