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青海海东首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累计发电2840万千瓦时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陈俊
发布时间:2025-05-16 07:20:14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5月12日,记者从海东市乐都区获悉,总投资3.72亿元的海东市首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源源不断将城市垃圾转化为绿色电能,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理垃圾101527.54吨,发电量达2840.51万千瓦时。

  每天清晨,来自乐都区、平安区以及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部分乡镇的生活垃圾运送车陆续将生活垃圾运至乐都区雨润镇汉庄村的海东海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垃圾厂,经过地磅称重后进入垃圾卸料平台卸入垃圾池,车间内工作人员熟练操作机械臂,将池内的垃圾抓到焚烧炉给料斗,均匀送入焚烧炉内燃烧,余热锅炉以水为工质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产生的水蒸气推动汽轮机旋转产生机械能,从而带动发电机旋转产生电能。

  据介绍,该项目于2023年5月开建,2024年8月并网发电,采用国际领先的“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高效布袋除尘”烟气净化工艺,其中,二噁英排放浓度严格控制在0.1ng TEQ/Nm3以下,确保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标准,配套建设的渗沥液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将达标处理后的水作为厂区绿化、道路冲洗等用水,实现污水零排放。

  作为海东市首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其投产改变了海东市“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模式,通过“吃”进垃圾、“吐”出电能,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有效缓解了垃圾填埋场库容压力,补充了地区清洁能源供应,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同时,作为海东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该项目正以单日处理生活垃圾量稳定达450吨,日发电量突破16万千瓦时的高能价值,在青海东部城市构建起环保与效益双赢生态链。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吴晓军讲话
吴晓军在省委学习教育工作专班调研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西宁市联合开展民营经济政策宣传月活动
西宁市发放65万元“两癌”救助金
24H热点
青海海东首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累计发电2...
青海西宁: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走在全国前列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科技工作者】河湟菜田的“织...
青海五部门联合出台《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出口(...
北京大学“东方奖学金”项目学员访青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召开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明有接受纪律...
青海:以精准气象保障护航祁连山生态保护
中国水电四局首个海外工业类EPC项目竣工移交
青海省公安厅发布5起经济犯罪典型案例
热点图片
技炫青春 能创未来
技炫青春 能创未来
【乡村振兴在青海】娟姗犏牛驮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乡村振兴在青海】...
【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高原煤海砺初心 戈壁深处显担当——记义马煤业集团青海义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大煤沟煤矿班长茹永杰
【中国梦·劳动美——...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鸟导”带客“追鸟” “生态饭”越吃越香——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①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
青甘两省三县区文博推介活动在民和“首秀”
青甘两省三县区文博...
【文化中国行】青海省博物馆主题流动展走进虎台小学
【文化中国行】青海...
青海省老干部大学趣味运动会开幕
青海省老干部大学趣...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高冷”青海何以“高光”系列融媒报道之三 青海“双冷”产业发展热力十足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海东首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累计发电2840万千瓦时

青海日报
2025-05-16 07:2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海东首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累计发电2840万千瓦时

青海日报
2025-05-16 07:2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海东首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累计发电2840万千瓦时

  • 2025-05-16 07:20:14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5月12日,记者从海东市乐都区获悉,总投资3.72亿元的海东市首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源源不断将城市垃圾转化为绿色电能,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理垃圾101527.54吨,发电量达2840.51万千瓦时。

  每天清晨,来自乐都区、平安区以及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部分乡镇的生活垃圾运送车陆续将生活垃圾运至乐都区雨润镇汉庄村的海东海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垃圾厂,经过地磅称重后进入垃圾卸料平台卸入垃圾池,车间内工作人员熟练操作机械臂,将池内的垃圾抓到焚烧炉给料斗,均匀送入焚烧炉内燃烧,余热锅炉以水为工质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产生的水蒸气推动汽轮机旋转产生机械能,从而带动发电机旋转产生电能。

  据介绍,该项目于2023年5月开建,2024年8月并网发电,采用国际领先的“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高效布袋除尘”烟气净化工艺,其中,二噁英排放浓度严格控制在0.1ng TEQ/Nm3以下,确保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标准,配套建设的渗沥液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将达标处理后的水作为厂区绿化、道路冲洗等用水,实现污水零排放。

  作为海东市首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其投产改变了海东市“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模式,通过“吃”进垃圾、“吐”出电能,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有效缓解了垃圾填埋场库容压力,补充了地区清洁能源供应,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同时,作为海东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该项目正以单日处理生活垃圾量稳定达450吨,日发电量突破16万千瓦时的高能价值,在青海东部城市构建起环保与效益双赢生态链。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陈俊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