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灶火上点燃创业梦想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牛玉娇 何娴珺
发布时间:2025-05-17 07:27:43
编辑:童洋
QQ图片20250517055911“伊锅配齐”店内实景。受访者供图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青海高原的春天,灶火不仅温暖了寒冷的空气,还点燃了两位青年的创业梦想。

  4月15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桃花杏花初绽,空气中弥漫着牛羊肉火锅的香气,马青勇的“伊锅配齐”外卖火锅正热气腾腾,成为许多人外出踏青野炊的必备之选。

  马青勇,这位民和青年,原本穿梭在水产市场,但一次偶然的旅行,让他看到了外卖火锅的商机。他意识到西宁地区市场上还没有清真类的火锅外卖,于是毅然决定投入其中。

  看到商机的马青勇跃跃欲试,可高原与川渝相差的不仅是2000多米的海拔,清真食材与传统火锅的碰撞,更像一场味觉的冒险。

  想要打造高品质的户外火锅,就得先有一款高品质、有爆点的火锅底料,而清真类火锅料的研发制作比想象中艰难。

  “清真类火锅料在使用食材上有局限性,需要寻找合适的,能替代非清真类食材的原材料,为此我专门多次往返成都、重庆等地拜师学艺。”

  马青勇说,为了研发一款好品质的火锅底料,他时常青海四川两地跑,从食材到口感,他都细心请教当地老师傅。

  牛骨髓熬汤,牦牛油调和麻辣鲜香,用醪糟替代白酒,去腥提味是一绝……

  这个执拗的青海汉子往返青海四川三十余次,终于研发出兼具高原风味与川渝特色的秘制底料。

QQ图片20250517055919员工在修剪培育成功的花生芽。牛玉娇 摄

  他的第一个店铺开在了西宁市城东区,一开张就大受追捧,一天最多的订单量达到200多单,马青勇干脆关了水产店,又陆续在西宁市城北区、城中区开了分店,此时,外卖火锅也迎来了新一轮风口,这个高原火锅骑士开启了疾驰模式。

  店越开越多,可是没有工厂,哪能满足这么大的市场需求。

  “之前一直在重庆代加工,可是成本太高,还是得回到家乡,自己建厂,还能带动当地发展。”

  有了这个想法,马青勇便付出行动。

  2024年4月,马青勇入驻了民和县工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以下简称创业园),开始了自己有厂有店的产业链生涯。

  与此同时,马海花也在创业园里书写着自己的创业故事。她原本在江浙一带做餐饮生意,但为了照顾父母,她放弃了原有的事业,回到了故土。然而,她并不甘心于平凡的生活,决定重新创业。

  “当我提出要在青海重新开始创业的想法后,家人觉得我一个女的搞不出啥名堂,替我捏了一把汗。”

  马海花说,无论是在游玩,还是在休闲,只要看到新鲜事物,她的心里就会有一根跳动的神经,告诉她“去尝试”。

  一次偶然的机会,本就是凉菜师的马海花在网络上发现了一种叫“花生芽”的生鲜菜,她说:“青海人喜欢研究吃的,尤其是宴请、出游的时候,备些凉菜能减轻女性同胞很大负担,要是能把花生芽做深加工,制作成凉菜推向青海市场,附加值就会大大提高。”

  念头一出,驷马难追。

  马海花通过网络查找到花生芽在山东的培育基地,上门对接资源,又无数次跑到厦门学习花生芽的精深加工。最终,马海花的厂房里玉簪般晶莹的花生芽培育成功,并做成了可口的凉菜。

  2024年4月份,马海花的厂区正式投产运营,仅过去几个月,马海花的凉菜生产线已生产出5个品种,产品几乎铺满了青海和甘肃的农贸市场、商超、酒店等。

  现如今,裹着青海椒香的花生芽凉菜,正与火锅外卖组成高原野餐的黄金搭档,他们的产品时常“组团式”出现在各大节庆活动现场,以及“浪山”队伍中。

  马青勇和马海花用创业的激情点燃生活的希望。在这片被春风吻醒的土地上,他们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创业之歌,成为贡献地方经济发展新生力的一员。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全省开门教育和社会监督工作座谈会召开
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吴晓军讲话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青海海北统筹887.45万元托起老年人幸福"食光"
青海黄南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
24H热点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灶火上点...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倒计时城市(西宁)活动举办
青海多举措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青海4名个人4个集体获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
青海省春小麦抗病优质育种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软硬...
罗东川在青能集团调研座谈时强调 以学习教育实际成...
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银联青海支部共建植绿龙羊湖
青海西宁:辅助性就业,托起心智障碍残疾人的明天
青海省广电新媒体联盟正式成立
热点图片
青海湟源县探索高原古城振兴新路径
青海湟源县探索高原...
第十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青海赛区活动启动
第十届“万步有约”...
“丁香茶室”巧解百姓烦心事
“丁香茶室”巧解百...
青海大通“多乐亲子乐园”开园迎客
青海大通“多乐亲子...
【青海故事·探班三百六十行】从都市白领到乡野“鸡司令” 湟中姑娘返乡养鸡踏上致富路
【青海故事·探班三百...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科技工作者】河湟菜田的“织梦人”——记西宁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孔小平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诗与远方”到“世界级品牌”的跨越——青海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系列报道之一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技炫青春 能创未来
技炫青春 能创未来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灶火上点燃创业梦想

青海日报
2025-05-17 07:2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灶火上点燃创业梦想

青海日报
2025-05-17 07:2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灶火上点燃创业梦想

  • 2025-05-17 07:27:43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517055911“伊锅配齐”店内实景。受访者供图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青海高原的春天,灶火不仅温暖了寒冷的空气,还点燃了两位青年的创业梦想。

  4月15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桃花杏花初绽,空气中弥漫着牛羊肉火锅的香气,马青勇的“伊锅配齐”外卖火锅正热气腾腾,成为许多人外出踏青野炊的必备之选。

  马青勇,这位民和青年,原本穿梭在水产市场,但一次偶然的旅行,让他看到了外卖火锅的商机。他意识到西宁地区市场上还没有清真类的火锅外卖,于是毅然决定投入其中。

  看到商机的马青勇跃跃欲试,可高原与川渝相差的不仅是2000多米的海拔,清真食材与传统火锅的碰撞,更像一场味觉的冒险。

  想要打造高品质的户外火锅,就得先有一款高品质、有爆点的火锅底料,而清真类火锅料的研发制作比想象中艰难。

  “清真类火锅料在使用食材上有局限性,需要寻找合适的,能替代非清真类食材的原材料,为此我专门多次往返成都、重庆等地拜师学艺。”

  马青勇说,为了研发一款好品质的火锅底料,他时常青海四川两地跑,从食材到口感,他都细心请教当地老师傅。

  牛骨髓熬汤,牦牛油调和麻辣鲜香,用醪糟替代白酒,去腥提味是一绝……

  这个执拗的青海汉子往返青海四川三十余次,终于研发出兼具高原风味与川渝特色的秘制底料。

QQ图片20250517055919员工在修剪培育成功的花生芽。牛玉娇 摄

  他的第一个店铺开在了西宁市城东区,一开张就大受追捧,一天最多的订单量达到200多单,马青勇干脆关了水产店,又陆续在西宁市城北区、城中区开了分店,此时,外卖火锅也迎来了新一轮风口,这个高原火锅骑士开启了疾驰模式。

  店越开越多,可是没有工厂,哪能满足这么大的市场需求。

  “之前一直在重庆代加工,可是成本太高,还是得回到家乡,自己建厂,还能带动当地发展。”

  有了这个想法,马青勇便付出行动。

  2024年4月,马青勇入驻了民和县工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以下简称创业园),开始了自己有厂有店的产业链生涯。

  与此同时,马海花也在创业园里书写着自己的创业故事。她原本在江浙一带做餐饮生意,但为了照顾父母,她放弃了原有的事业,回到了故土。然而,她并不甘心于平凡的生活,决定重新创业。

  “当我提出要在青海重新开始创业的想法后,家人觉得我一个女的搞不出啥名堂,替我捏了一把汗。”

  马海花说,无论是在游玩,还是在休闲,只要看到新鲜事物,她的心里就会有一根跳动的神经,告诉她“去尝试”。

  一次偶然的机会,本就是凉菜师的马海花在网络上发现了一种叫“花生芽”的生鲜菜,她说:“青海人喜欢研究吃的,尤其是宴请、出游的时候,备些凉菜能减轻女性同胞很大负担,要是能把花生芽做深加工,制作成凉菜推向青海市场,附加值就会大大提高。”

  念头一出,驷马难追。

  马海花通过网络查找到花生芽在山东的培育基地,上门对接资源,又无数次跑到厦门学习花生芽的精深加工。最终,马海花的厂房里玉簪般晶莹的花生芽培育成功,并做成了可口的凉菜。

  2024年4月份,马海花的厂区正式投产运营,仅过去几个月,马海花的凉菜生产线已生产出5个品种,产品几乎铺满了青海和甘肃的农贸市场、商超、酒店等。

  现如今,裹着青海椒香的花生芽凉菜,正与火锅外卖组成高原野餐的黄金搭档,他们的产品时常“组团式”出现在各大节庆活动现场,以及“浪山”队伍中。

  马青勇和马海花用创业的激情点燃生活的希望。在这片被春风吻醒的土地上,他们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创业之歌,成为贡献地方经济发展新生力的一员。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牛玉娇 何娴珺
编辑:童洋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