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
好生态产出好风景 好风景带动好经济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宋明慧
发布时间:2025-05-19 07:54:31
编辑:曹茂山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青海作为三江源头、“中华水塔”,以其不可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日益凸显的生态竞争优势,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这片高天厚土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构建全域生态经济体系推动发展方式深刻变革,在有限生态承载力框架内不断拓展绿色发展空间,其中生态旅游业作为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撬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点。

  在这片“举目皆景、移步成画”的生态高地,青海正以创新思维重构“美丽经济”发展范式。构建起供给需求双侧发力的产业生态圈:通过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质量增强市场吸引力,依托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生态保护与价值转化的良性循环。当前,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等世界级生态地标持续释放品牌效应,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文体旅融合项目迭代升级,高原特色民宿产业集群蓬勃兴起,生态资源正通过系统化、精品化、品牌化运营,转化为支撑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当被问及青海印象,世人总会惊叹于其雄浑壮美的自然画卷。从昆仑雪峰的巍峨圣洁到青海湖的烟波浩渺,从坎布拉丹霞的鬼斧神工到门源油菜花海的天地织锦,这些自然馈赠的生态瑰宝,亦是青海最引以为傲的“绿色家底”。

  近年来,随着“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旅游理念兴起,青海依托原生态山水本底,创新推出高原生态研学、国家公园探秘、星空观测等特色产品,打造出令都市人群向往的“心灵栖息地”。

  以生态禀赋铸就旅游品质,以旅游开发反哺生态保护,青海正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篇章。

  在这里,人们既能领略三江之源的生态大美,更能感受到绿色动能带来的深刻变革:传统畜牧业向生态体验游转型,唐卡绘制等非遗技艺转化为文创产品,生态红利正通过三产融合渗透到每个产业链条。更令人振奋的是,成千上万农牧民通过生态管护员、民宿经营者、文化讲解员等新身份实现增收致富,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形成共振效应。

  在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壮阔图景中,处处跃动着创新发展的时代脉搏。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此交汇共生:有机畜牧业基地变身观光牧场,光伏电站化身科普教育基地,清洁能源示范园区成为工业旅游新地标。这种“生态+”的跨界融合,正催生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科考旅游等新业态,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绿色产业体系。

  在这场绿色变革中,“生态守护者”向“绿色创业者”的转型尤为亮眼。从三江源牧民放下牧鞭端起“生态饭碗”,到茶卡盐湖“天空之镜”孕育摄影产业;从年保玉则生态移民转型旅游服务,到隆宝滩湿地周边社区共建观鸟基地,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已升华为自觉发展理念,实现着群众从生态保护中收获发展红利,“护生态、卖风景、富口袋”的共赢格局。

  在青藏高原这片生态文明高地,青海正以生态旅游为支点,撬动生产生活方式全方位绿色变革。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培育绿色消费市场,一个涵盖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范式已然成形。这场静悄悄的绿色革命,不仅让“山宗水源”焕发新生,更在青藏高原竖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标杆。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全省开门教育和社会监督工作座谈会召开
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吴晓军讲话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西宁老口福街焕新啦
西宁“腹舱带货”业务实现运量新突破
24H热点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藏式奶茶真好喝
小灰山椒鸟现身湟源青海鸟类家族再添新成员
青海:消费品以旧换新“六进”活动 带动消费超千万元
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原创话剧《天路》首演
今年黄河源头黑颈鹤迁徙数量达318只
青海:解锁格尔木一季度经济开门红的密码
青海进一步规范旅行社旅游包车(船)行为
【西海论坛】深挖IP潜力 助攻消费“上分”
海北州与青海出版传媒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多...
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科翡储能电站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热点图片
西宁市城中区:200余件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西宁市城中区:200余...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戈壁绿茵燃激情 赛事经济助发展——第二届“青超联赛”海西赛区首场比赛见闻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赛场逐梦展风采 特产飘香火出圈——第二届“青超联赛”海南赛区首场比赛见闻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第二届“青超联赛”首轮比赛海南龙羊队1比1战平果洛格萨尔队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沙久公路10月有望全线通车
沙久公路10月有望全...
西宁老口福街焕新啦
西宁老口福街焕新啦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天眼”+铁脚板 守护生态“双保险”——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③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
格桑花开处 无障亦有爱——写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之际
格桑花开处 无障亦有...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
好生态产出好风景 好风景带动好经济

青海日报
2025-05-19 07:5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
好生态产出好风景 好风景带动好经济

青海日报
2025-05-19 07:5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
好生态产出好风景 好风景带动好经济

  • 2025-05-19 07:54:31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青海作为三江源头、“中华水塔”,以其不可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日益凸显的生态竞争优势,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这片高天厚土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构建全域生态经济体系推动发展方式深刻变革,在有限生态承载力框架内不断拓展绿色发展空间,其中生态旅游业作为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撬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点。

  在这片“举目皆景、移步成画”的生态高地,青海正以创新思维重构“美丽经济”发展范式。构建起供给需求双侧发力的产业生态圈:通过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质量增强市场吸引力,依托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生态保护与价值转化的良性循环。当前,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等世界级生态地标持续释放品牌效应,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文体旅融合项目迭代升级,高原特色民宿产业集群蓬勃兴起,生态资源正通过系统化、精品化、品牌化运营,转化为支撑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当被问及青海印象,世人总会惊叹于其雄浑壮美的自然画卷。从昆仑雪峰的巍峨圣洁到青海湖的烟波浩渺,从坎布拉丹霞的鬼斧神工到门源油菜花海的天地织锦,这些自然馈赠的生态瑰宝,亦是青海最引以为傲的“绿色家底”。

  近年来,随着“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旅游理念兴起,青海依托原生态山水本底,创新推出高原生态研学、国家公园探秘、星空观测等特色产品,打造出令都市人群向往的“心灵栖息地”。

  以生态禀赋铸就旅游品质,以旅游开发反哺生态保护,青海正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篇章。

  在这里,人们既能领略三江之源的生态大美,更能感受到绿色动能带来的深刻变革:传统畜牧业向生态体验游转型,唐卡绘制等非遗技艺转化为文创产品,生态红利正通过三产融合渗透到每个产业链条。更令人振奋的是,成千上万农牧民通过生态管护员、民宿经营者、文化讲解员等新身份实现增收致富,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形成共振效应。

  在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壮阔图景中,处处跃动着创新发展的时代脉搏。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此交汇共生:有机畜牧业基地变身观光牧场,光伏电站化身科普教育基地,清洁能源示范园区成为工业旅游新地标。这种“生态+”的跨界融合,正催生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科考旅游等新业态,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绿色产业体系。

  在这场绿色变革中,“生态守护者”向“绿色创业者”的转型尤为亮眼。从三江源牧民放下牧鞭端起“生态饭碗”,到茶卡盐湖“天空之镜”孕育摄影产业;从年保玉则生态移民转型旅游服务,到隆宝滩湿地周边社区共建观鸟基地,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已升华为自觉发展理念,实现着群众从生态保护中收获发展红利,“护生态、卖风景、富口袋”的共赢格局。

  在青藏高原这片生态文明高地,青海正以生态旅游为支点,撬动生产生活方式全方位绿色变革。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培育绿色消费市场,一个涵盖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范式已然成形。这场静悄悄的绿色革命,不仅让“山宗水源”焕发新生,更在青藏高原竖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标杆。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宋明慧
编辑:曹茂山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