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全域旅游活力涌 消费动能再释放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陈晨
发布时间:2025-05-21 07:53:46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博物馆沉浸式感受历史底蕴,于土族故土园观赏特色民俗展演,市民及游客可通过云闪付、携程、美团等平台领取文旅消费券,凭券享受文创产品、非遗手作、高原美食等消费满减优惠。各地还创新推出农业生态观光、高原徒步赛事、藏药浴康养等“农体文旅商养”融合业态,全方位展现多元文化魅力……

  在高原最美时节,青海正从生态观光游向深度文化体验游加速升级,生动彰显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现出文旅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

QQ图片20250521062841登山,是勇者的挑战。陆广涛 摄

  舌尖经济燃热浪 城乡互动促消费

  5月19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卓扎滩原生态景区内热闹非凡。香气四溢的麻辣烫引得游客排起长队,点燃了当日美食节的“热辣”;围着“大地之锅”,村民正翘首等待着热乎出炉的烤土豆、烤土猪肉,热腾腾的香气刺激着味蕾;本地土特产洋芋粉条、焜锅馍馍、葱花土鸡,更是受到游客热捧。

  这里不设门扉,不立藩篱,烟火香气化作绵长的绳索,牵引着食客的衣角款款而来。互助县威远镇以美食为媒,将“烟火气”“文艺范”“乡土味”巧妙融合在一起,打造了惠民消费场景。活动期间,更有非遗香包展示和民俗文化演出,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

  广大农村居民不再仅仅是乡村旅游的接待者,也是旅游的消费者。这种“家门口”的旅游活动,以其亲民的乡土气息吸引了无数村民和游客打卡体验。

  “大家一起吃洋芋、吃酿皮,一起载歌载舞,这样的活动太热闹了。”

  旅游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最有增长潜力的消费增长空间之一,旅游消费也从中心城镇向农村市场梯度扩散。

  发放文旅“大礼包”,吸引更多人踏上旅途,已成为近年来各地促进旅游发展的“必选动作”。海东市在活动期间,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场景,同步启动各县区各大旅游景区、景点的各项优惠活动。非遗展演与七大场景惠民套餐相映成趣,将颇具民族特色的各类项目打包呈现,从门票折扣到特色体验活动,从民俗表演到文化研学项目,全方位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此外,海东市连续推出“周末放松·去趟海东”十条措施提升海东文旅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气候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将海东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周末放松”首选打卡地,营造浓厚氛围,让海东魅力高频曝光。

QQ图片20250521062848青海省博物馆周边的文创店,商家展示文创产品。陈晨 摄

  雪山经济链产业 体旅融合创新路

  “我就想去打卡网红同款路线,但是落地青海后,这里好玩好吃的地方太多了,时间根本不够。”来自深圳的游客黄颖说。

  “五一”假期,“人生第一座雪山”岗什卡雪峰火爆出圈,吸引了众多外省游客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祁连山·岗什卡雪峰景区,向人生的第一座雪山发起进攻。

  冰雪旅游的热度持续攀升,这表明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为了增加游客体验,祁连山·岗什卡雪峰景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构建“雪山体验”服务体系,开发“骑马登峰”特色项目,推出雪线咖啡等特色商品。

  “与实物消费不同,旅游消费具有更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文化、体育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放大相关消费的带动效应。”门源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门源城投公司总经理蒲君春说。

  依托特色的登山滑雪和旅游观光,门源县积极发展拉马经济,带动当地农牧民参与行李托运等服务保障;发展摊位经济,售卖门源的特色农牧产品,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发展向导经济,在徒步和高山向导方面持续扩大和提升专业水平,让游客可以尽情体验滑雪、徒步等冰雪运动;积极开展登山、滑雪赛事,让游客“跟着赛事去旅行”,进一步深入祁连山下,参与到非遗展演中,感受独特的地域风情。

  冰雪旅游的“冷”资源变成了“热”经济。海北州立足高原冰雪资源,创新推出“冰雪+”发展模式,同步完善交通、住宿等配套服务,让传统冬闲季变身旅游黄金期。进一步深挖文化资源,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激发旅游消费潜力。

QQ图片20250521062854互助县油嘴湾景区游人如织。陈晨 摄

  文物IP赋新能 文创消费续文脉

  “我是在网上刷到青海省博物馆这个文创冰箱贴的,觉得很有地方特色,想带回去给朋友当伴手礼。”为了买到心仪的文创产品,来自浙江的游客朱念然将青海之旅的最后一站定在了青海省博物馆。

  文创风潮持续出圈的背后,是博物馆热的兴起。青海省博物馆“1+3”主题展览自开展以来参观人数屡创历史新高,2024年共接待各界游客81.4万人次,今年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12万人次。

  “青海省博物馆作为我青海旅游的最后一站,真是不虚此行。”朱念然说,当天恰好遇上《让历史走出博物馆——文成公主进藏》沉浸式演绎活动,和馆内正在展出的“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中有关唐蕃古道和文成公主进藏的内容相关,舞蹈表演活动生动再现历史盛事,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好地满足游客深度旅游体验需求。

  通过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流量”直接转化为文创“销量”。此前,社火展演火爆出圈。千户营高台、塔尔寺正月十五灯会和英歌舞、“南狮”等创新节目交流演出“圈粉”无数,更是通过“非遗年货购物月”带火河湟香包、排灯摆件、藏药香皂等“非遗好物”。

  旅游“热”,消费“兴”。青海持续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文旅品牌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全方位展现青海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助推“农体文旅商养”深度融合发展。

  通过接连涌现的新业态、不断“上新”的旅游产品、日益丰富的消费场景,青海正在全面激活全时段文旅消费,更好满足游客多元消费需求。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第二届青海省旅游发展大会召开 吴晓军讲话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青海省双拥模范单位和双拥模范个人拟表彰对象
青海西宁:昨夜,无人机表演点亮城市夜空
大柴旦:青藏高原上的秘境画廊
24H热点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体育作墨 大地挥毫
遇见山宗水源 领略大美青海——全省各地开展多彩主...
“绣”三江“锦”色 织文旅新篇——2025青海文化旅...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瓶牛...
【锦绣山河 美好旅程】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高冷”青海何以“高光”系...
格桑花开处 无障亦有爱——写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一顿饭改变了啥?
枸杞、藜麦、青稞、沙棘……从草原到舌尖 “土原料...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高冷”青海何以“高光”系...
热点图片
劳模匠心绘唐卡 艺术薪火永相传——记黄南州热贡画院院长娘本
劳模匠心绘唐卡 艺术...
“绣”三江“锦”色 织文旅新篇——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侧记
“绣”三江“锦”色 ...
遇见山宗水源 领略大美青海——全省各地开展多彩主题活动喜迎“中国旅游日”
遇见山宗水源 领略大...
体育作墨 大地挥毫
体育作墨 大地挥毫
且寻街巷深处 邂逅市井浪漫
且寻街巷深处 邂逅市...
传承与焕新:老街再出发
传承与焕新:老街再出发
舌尖上的河湟记忆
舌尖上的河湟记忆
什么是亲情?她用一千多个日夜作答!——记孝老爱亲“青海好人”赵春玉
什么是亲情?她用一...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全域旅游活力涌 消费动能再释放

青海日报
2025-05-21 07:5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全域旅游活力涌 消费动能再释放

青海日报
2025-05-21 07:5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全域旅游活力涌 消费动能再释放

  • 2025-05-21 07:53:46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博物馆沉浸式感受历史底蕴,于土族故土园观赏特色民俗展演,市民及游客可通过云闪付、携程、美团等平台领取文旅消费券,凭券享受文创产品、非遗手作、高原美食等消费满减优惠。各地还创新推出农业生态观光、高原徒步赛事、藏药浴康养等“农体文旅商养”融合业态,全方位展现多元文化魅力……

  在高原最美时节,青海正从生态观光游向深度文化体验游加速升级,生动彰显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现出文旅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

QQ图片20250521062841登山,是勇者的挑战。陆广涛 摄

  舌尖经济燃热浪 城乡互动促消费

  5月19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卓扎滩原生态景区内热闹非凡。香气四溢的麻辣烫引得游客排起长队,点燃了当日美食节的“热辣”;围着“大地之锅”,村民正翘首等待着热乎出炉的烤土豆、烤土猪肉,热腾腾的香气刺激着味蕾;本地土特产洋芋粉条、焜锅馍馍、葱花土鸡,更是受到游客热捧。

  这里不设门扉,不立藩篱,烟火香气化作绵长的绳索,牵引着食客的衣角款款而来。互助县威远镇以美食为媒,将“烟火气”“文艺范”“乡土味”巧妙融合在一起,打造了惠民消费场景。活动期间,更有非遗香包展示和民俗文化演出,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

  广大农村居民不再仅仅是乡村旅游的接待者,也是旅游的消费者。这种“家门口”的旅游活动,以其亲民的乡土气息吸引了无数村民和游客打卡体验。

  “大家一起吃洋芋、吃酿皮,一起载歌载舞,这样的活动太热闹了。”

  旅游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最有增长潜力的消费增长空间之一,旅游消费也从中心城镇向农村市场梯度扩散。

  发放文旅“大礼包”,吸引更多人踏上旅途,已成为近年来各地促进旅游发展的“必选动作”。海东市在活动期间,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场景,同步启动各县区各大旅游景区、景点的各项优惠活动。非遗展演与七大场景惠民套餐相映成趣,将颇具民族特色的各类项目打包呈现,从门票折扣到特色体验活动,从民俗表演到文化研学项目,全方位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此外,海东市连续推出“周末放松·去趟海东”十条措施提升海东文旅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气候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将海东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周末放松”首选打卡地,营造浓厚氛围,让海东魅力高频曝光。

QQ图片20250521062848青海省博物馆周边的文创店,商家展示文创产品。陈晨 摄

  雪山经济链产业 体旅融合创新路

  “我就想去打卡网红同款路线,但是落地青海后,这里好玩好吃的地方太多了,时间根本不够。”来自深圳的游客黄颖说。

  “五一”假期,“人生第一座雪山”岗什卡雪峰火爆出圈,吸引了众多外省游客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祁连山·岗什卡雪峰景区,向人生的第一座雪山发起进攻。

  冰雪旅游的热度持续攀升,这表明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为了增加游客体验,祁连山·岗什卡雪峰景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构建“雪山体验”服务体系,开发“骑马登峰”特色项目,推出雪线咖啡等特色商品。

  “与实物消费不同,旅游消费具有更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文化、体育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放大相关消费的带动效应。”门源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门源城投公司总经理蒲君春说。

  依托特色的登山滑雪和旅游观光,门源县积极发展拉马经济,带动当地农牧民参与行李托运等服务保障;发展摊位经济,售卖门源的特色农牧产品,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发展向导经济,在徒步和高山向导方面持续扩大和提升专业水平,让游客可以尽情体验滑雪、徒步等冰雪运动;积极开展登山、滑雪赛事,让游客“跟着赛事去旅行”,进一步深入祁连山下,参与到非遗展演中,感受独特的地域风情。

  冰雪旅游的“冷”资源变成了“热”经济。海北州立足高原冰雪资源,创新推出“冰雪+”发展模式,同步完善交通、住宿等配套服务,让传统冬闲季变身旅游黄金期。进一步深挖文化资源,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激发旅游消费潜力。

QQ图片20250521062854互助县油嘴湾景区游人如织。陈晨 摄

  文物IP赋新能 文创消费续文脉

  “我是在网上刷到青海省博物馆这个文创冰箱贴的,觉得很有地方特色,想带回去给朋友当伴手礼。”为了买到心仪的文创产品,来自浙江的游客朱念然将青海之旅的最后一站定在了青海省博物馆。

  文创风潮持续出圈的背后,是博物馆热的兴起。青海省博物馆“1+3”主题展览自开展以来参观人数屡创历史新高,2024年共接待各界游客81.4万人次,今年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12万人次。

  “青海省博物馆作为我青海旅游的最后一站,真是不虚此行。”朱念然说,当天恰好遇上《让历史走出博物馆——文成公主进藏》沉浸式演绎活动,和馆内正在展出的“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中有关唐蕃古道和文成公主进藏的内容相关,舞蹈表演活动生动再现历史盛事,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好地满足游客深度旅游体验需求。

  通过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流量”直接转化为文创“销量”。此前,社火展演火爆出圈。千户营高台、塔尔寺正月十五灯会和英歌舞、“南狮”等创新节目交流演出“圈粉”无数,更是通过“非遗年货购物月”带火河湟香包、排灯摆件、藏药香皂等“非遗好物”。

  旅游“热”,消费“兴”。青海持续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文旅品牌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全方位展现青海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助推“农体文旅商养”深度融合发展。

  通过接连涌现的新业态、不断“上新”的旅游产品、日益丰富的消费场景,青海正在全面激活全时段文旅消费,更好满足游客多元消费需求。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陈晨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