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团结手拉手 共谱民族和谐旋律
——聚焦西宁和合文化系列报道之十五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徐顺凯
发布时间:2025-05-23 07:32:09
编辑:童洋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通海路街道文成路社区,由15个民族组成的30000余名居民如石榴籽般紧紧相依,共同绘就民族团结的和美画卷。这份温馨的背后,是社区将“石榴籽家园”建设作为各族群众互嵌式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依托创新机制与特色载体,积极营造各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社区精心打造“231”党建品牌,成为凝聚民心的重要抓手。依托“庭院微党课”,老党员们在树荫下讲述民族团结故事,让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文成播报站”通过线上音频传递惠民政策与社区动态,成为居民“指尖上的信息站”;“红色物业党建联合体”则联动物业公司,将物业服务与党建工作结合,为居民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居民小马对社区的变化感受深刻,初到社区时,她满心担忧生活习惯不同难以融入,正是社区通过“红色物业”上门走访,邀请她参与“庭院微党课”等活动,才让她逐渐敞开心扉。如今,小马不仅在“我们的节日·重阳”活动中与各族邻居共享自制馓子,更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鼓励下,成为“石榴籽志愿者先锋队”的骨干,带领文艺队创编《民族团结一家亲》歌舞,用文化传递团结力量。

  网格员扎西的身影每日穿梭在82栋楼宇之间,向各族群众宣讲最新的惠民政策,他这一暖心举动,正是“231”品牌中“政策直达”服务的缩影。“社区的29个网格就像森林里的树木,根连着根、心贴着心。”扎西用朴实的话语阐明了社区民族工作的内涵。为帮助三户藏族家庭准确理解最新生育政策,他结合“文成播报站”的音频解读,逐字逐句为居民讲解。像扎西这样的网格员,依托“红色物业党建联合体”,每天收集社情民意,让网格化管理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切实让各族群众受益。

  社区党委推动成立“邻聚力”石榴籽党支部,联动小区党支部与物业公司,构建“零距离”服务格局。社区工作人员办公桌上摆放的各族居民送来的手工香包和哈达,正是对这一机制成效的生动注解。“‘三心六共’不是口号,是刻在骨子里的行动准则。”社区党委副书记王美带领团队通过线上微信群电子问卷、线下党员志愿者入户走访等多维度征集民意,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会前梳理民意形成议题清单,会上联动物业、党员、居民代表共商解决方案,会后及时反馈进度。同时,结合“走千家、访万户”活动动态收集诉求,制定“需求清单”,精准解决重点群体“急难愁盼”。

  在社区党委的推动下,社区还组建起志愿者队伍,由各族群众自发参与的石榴籽志愿者先锋队,涵盖党员服务、文艺、医疗、理论宣讲等领域。文艺志愿者们编排民族歌舞,医疗志愿者定期开展义诊,理论宣讲志愿者深入“庭院微党课”传递党的声音。在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志愿者们策划民族团结主题绘画比赛、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团结友爱的种子。

  文成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始终以创新机制为依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凝聚民心,用实干践行使命,让民族团结的理念扎根在社区的每扇窗棂、每寸土地,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最坚实的力量。

  (来源:西宁晚报)

推荐阅读
青海省政协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 吴晓军讲话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青海省双拥模范单位和双拥模范个人拟表彰对象
西宁海东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市际联席会议召开
西宁市基层卫生技能竞赛火热开赛
24H热点
青海海北:金银滩北非鸵鸟迎来孵化期
【文化中国行】尖扎传统弓箭的守正与创新
西宁市区拟增设5处“拉链式”交替通行设施
4场精彩演出展示青海多元之美
青海好物丝博会大放异彩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生态摄影师镜头里的祁连山生灵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文创里的青海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指尖上的千年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探秘青海:深度全景体...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光影流转间 共赴青海文...
热点图片
书香漫天路——青海启动图书(文旅资源)“进车站 上火车”活动
书香漫天路——青海...
青海海北:天桥山祁龙秘境景区打造西北高原生态旅游新标杆
青海海北:天桥山祁...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光影青海 大美无限
【2025青海文化旅游...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光影为媒 看最美的青海
【2025青海文化旅游...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把美丽家乡绣进画里
【2025青海文化旅游...
黑鹳的选择
黑鹳的选择
【乡村振兴在青海】芫根的“翅膀”
【乡村振兴在青海】...
立足岗位践初心 服务为民显担当
立足岗位践初心 服务...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团结手拉手 共谱民族和谐旋律
——聚焦西宁和合文化系列报道之十五

西宁晚报
2025-05-23 07:3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团结手拉手 共谱民族和谐旋律
——聚焦西宁和合文化系列报道之十五

西宁晚报
2025-05-23 07:3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团结手拉手 共谱民族和谐旋律
——聚焦西宁和合文化系列报道之十五

  • 2025-05-23 07:32:09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通海路街道文成路社区,由15个民族组成的30000余名居民如石榴籽般紧紧相依,共同绘就民族团结的和美画卷。这份温馨的背后,是社区将“石榴籽家园”建设作为各族群众互嵌式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依托创新机制与特色载体,积极营造各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社区精心打造“231”党建品牌,成为凝聚民心的重要抓手。依托“庭院微党课”,老党员们在树荫下讲述民族团结故事,让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文成播报站”通过线上音频传递惠民政策与社区动态,成为居民“指尖上的信息站”;“红色物业党建联合体”则联动物业公司,将物业服务与党建工作结合,为居民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居民小马对社区的变化感受深刻,初到社区时,她满心担忧生活习惯不同难以融入,正是社区通过“红色物业”上门走访,邀请她参与“庭院微党课”等活动,才让她逐渐敞开心扉。如今,小马不仅在“我们的节日·重阳”活动中与各族邻居共享自制馓子,更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鼓励下,成为“石榴籽志愿者先锋队”的骨干,带领文艺队创编《民族团结一家亲》歌舞,用文化传递团结力量。

  网格员扎西的身影每日穿梭在82栋楼宇之间,向各族群众宣讲最新的惠民政策,他这一暖心举动,正是“231”品牌中“政策直达”服务的缩影。“社区的29个网格就像森林里的树木,根连着根、心贴着心。”扎西用朴实的话语阐明了社区民族工作的内涵。为帮助三户藏族家庭准确理解最新生育政策,他结合“文成播报站”的音频解读,逐字逐句为居民讲解。像扎西这样的网格员,依托“红色物业党建联合体”,每天收集社情民意,让网格化管理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切实让各族群众受益。

  社区党委推动成立“邻聚力”石榴籽党支部,联动小区党支部与物业公司,构建“零距离”服务格局。社区工作人员办公桌上摆放的各族居民送来的手工香包和哈达,正是对这一机制成效的生动注解。“‘三心六共’不是口号,是刻在骨子里的行动准则。”社区党委副书记王美带领团队通过线上微信群电子问卷、线下党员志愿者入户走访等多维度征集民意,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会前梳理民意形成议题清单,会上联动物业、党员、居民代表共商解决方案,会后及时反馈进度。同时,结合“走千家、访万户”活动动态收集诉求,制定“需求清单”,精准解决重点群体“急难愁盼”。

  在社区党委的推动下,社区还组建起志愿者队伍,由各族群众自发参与的石榴籽志愿者先锋队,涵盖党员服务、文艺、医疗、理论宣讲等领域。文艺志愿者们编排民族歌舞,医疗志愿者定期开展义诊,理论宣讲志愿者深入“庭院微党课”传递党的声音。在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志愿者们策划民族团结主题绘画比赛、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团结友爱的种子。

  文成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始终以创新机制为依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凝聚民心,用实干践行使命,让民族团结的理念扎根在社区的每扇窗棂、每寸土地,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最坚实的力量。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徐顺凯
编辑:童洋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