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指尖上的千年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陶然
发布时间:2025-05-23 08:28:32
编辑:易 娜
QQ图片20250523060742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制作。陶然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5月20日午后,西宁市新宁广场的非遗体验馆内热闹非凡,距离热贡艺术体验活动开始还有半小时,体验馆内已坐满了人。

  当西宁丝毛挂毯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杨韶鹏走上讲台时,此起彼伏的快门声与孩童的欢呼声瞬间点燃现场。这位临时“跨界”的唐卡体验指导老师,目光扫过满场期待的面孔,手中的盲盒轻轻碰撞出清脆声响:“今天我们特意准备了八款蕴含吉祥寓意的唐卡盲盒,有宝莲、智慧剑、火焰、佛手莲等,每款图案都是热贡画师的经典纹样,看看大家和哪款有缘?”话音未落,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座位间响起兴奋的窃窃私语。

  随后,30多个盲盒被随机分发。

  “妈妈!我抽到佛手莲了!”7岁的桃桃举着材料包蹦跳起来,她身旁的母亲胡玲正仔细整理画笔和颜料,这对母女已是当日“二刷”非遗体验馆,上午刚在河湟剪纸体验活动中完成“哪吒图”,此刻又被唐卡绚丽的色彩吸引。“我们母女俩可是非遗体验活动的常客了!”胡玲看着认真描画的女儿,眼里满是笑意,“听说下午要画唐卡,这小家伙比我还积极!”

  活动从杨韶鹏的讲解展开。他手拿一幅唐卡作品,配合精心制作的PPT,讲述唐卡的千年历史:“传统唐卡从制布、胶矾处理到矿物颜料研磨,至少要半年时间。”他举起手中简化后的画布,“但今天,我们的非遗体验活动就是让大家感受最精彩的上色环节。”

  当第一支画笔蘸上颜料,体验馆里响起沙沙的上色声。夏小青对着手中火焰的纹样犯了难,她总觉得自己的配色不够好看。“原以为涂色像填色一样简单”,她擦掉第三次失误的笔触,“现在才明白,每道线条的弧度、每种色彩的过渡,都是热贡艺人毕生的修炼。”一旁的指导老师李文颖手把手调整她的握笔姿势:“别急,唐卡讲究‘心随笔走’,慢下来才能找到韵律。”

  两小时的体验里,非遗传承的创新巧思随处可见。盲盒中配备了画布、笔、颜料等基础工具,以及装裱画框,一套完整的材料;现场每5个人就有一名指导老师贴身教学,确保零基础的人也能完成一幅专业配色的作品。

  活动尾声,桃桃举着装裱好的唐卡奔向杨韶鹏:“老师,你看我画得漂不漂亮?”杨韶鹏摸着孩子的头感慨:“去年我们位于西宁市湟中区的非遗小院接待了3000多名游客,其中2000多名都是外地游客,有个香港学员体验制作唐卡后,捧着作品在塔尔寺前拍照发朋友圈。这让我坚信,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握在手里的温度。”

  黄昏渐近,体验馆外仍有游客徘徊,询问明天活动的详情。胡玲母女带着两幅作品准备离开,桃桃突然转身对工作人员说:“明天我还想来做河湟香包!”这句童言让在场的人相视而笑,或许这就是沉浸式非遗体验的魔力,当指尖触碰千年技艺的刹那,文化传承的种子已悄然生根。在这个拆掉“传统”盲盒的下午,非遗不再是教科书上的词条,而是化作每个人心中跃动的色彩,在时代的画布上,晕染出新的篇章。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青海省政协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 吴晓军讲话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青海省双拥模范单位和双拥模范个人拟表彰对象
西宁市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
西宁市区拟增设5处“拉链式”交替通行设施
24H热点
书香漫天路——青海启动图书(文旅资源)“进...
青海海北:天桥山祁龙秘境景区打造西北高原生态旅...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光影青海 大美无限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光影为媒 看最美的青海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把美丽家乡绣进画里
黑鹳的选择
【乡村振兴在青海】芫根的“翅膀”
立足岗位践初心 服务为民显担当
真精彩!西宁市城北区19所学校同台竞艺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成为高原上“没有围墙...
热点图片
书香漫天路——青海启动图书(文旅资源)“进车站 上火车”活动
书香漫天路——青海...
青海海北:天桥山祁龙秘境景区打造西北高原生态旅游新标杆
青海海北:天桥山祁...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光影青海 大美无限
【2025青海文化旅游...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光影为媒 看最美的青海
【2025青海文化旅游...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特刊】把美丽家乡绣进画里
【2025青海文化旅游...
黑鹳的选择
黑鹳的选择
【乡村振兴在青海】芫根的“翅膀”
【乡村振兴在青海】...
立足岗位践初心 服务为民显担当
立足岗位践初心 服务...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指尖上的千年

青海日报
2025-05-23 08:2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指尖上的千年

青海日报
2025-05-23 08:2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指尖上的千年

  • 2025-05-23 08:28:32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523060742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制作。陶然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5月20日午后,西宁市新宁广场的非遗体验馆内热闹非凡,距离热贡艺术体验活动开始还有半小时,体验馆内已坐满了人。

  当西宁丝毛挂毯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杨韶鹏走上讲台时,此起彼伏的快门声与孩童的欢呼声瞬间点燃现场。这位临时“跨界”的唐卡体验指导老师,目光扫过满场期待的面孔,手中的盲盒轻轻碰撞出清脆声响:“今天我们特意准备了八款蕴含吉祥寓意的唐卡盲盒,有宝莲、智慧剑、火焰、佛手莲等,每款图案都是热贡画师的经典纹样,看看大家和哪款有缘?”话音未落,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座位间响起兴奋的窃窃私语。

  随后,30多个盲盒被随机分发。

  “妈妈!我抽到佛手莲了!”7岁的桃桃举着材料包蹦跳起来,她身旁的母亲胡玲正仔细整理画笔和颜料,这对母女已是当日“二刷”非遗体验馆,上午刚在河湟剪纸体验活动中完成“哪吒图”,此刻又被唐卡绚丽的色彩吸引。“我们母女俩可是非遗体验活动的常客了!”胡玲看着认真描画的女儿,眼里满是笑意,“听说下午要画唐卡,这小家伙比我还积极!”

  活动从杨韶鹏的讲解展开。他手拿一幅唐卡作品,配合精心制作的PPT,讲述唐卡的千年历史:“传统唐卡从制布、胶矾处理到矿物颜料研磨,至少要半年时间。”他举起手中简化后的画布,“但今天,我们的非遗体验活动就是让大家感受最精彩的上色环节。”

  当第一支画笔蘸上颜料,体验馆里响起沙沙的上色声。夏小青对着手中火焰的纹样犯了难,她总觉得自己的配色不够好看。“原以为涂色像填色一样简单”,她擦掉第三次失误的笔触,“现在才明白,每道线条的弧度、每种色彩的过渡,都是热贡艺人毕生的修炼。”一旁的指导老师李文颖手把手调整她的握笔姿势:“别急,唐卡讲究‘心随笔走’,慢下来才能找到韵律。”

  两小时的体验里,非遗传承的创新巧思随处可见。盲盒中配备了画布、笔、颜料等基础工具,以及装裱画框,一套完整的材料;现场每5个人就有一名指导老师贴身教学,确保零基础的人也能完成一幅专业配色的作品。

  活动尾声,桃桃举着装裱好的唐卡奔向杨韶鹏:“老师,你看我画得漂不漂亮?”杨韶鹏摸着孩子的头感慨:“去年我们位于西宁市湟中区的非遗小院接待了3000多名游客,其中2000多名都是外地游客,有个香港学员体验制作唐卡后,捧着作品在塔尔寺前拍照发朋友圈。这让我坚信,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握在手里的温度。”

  黄昏渐近,体验馆外仍有游客徘徊,询问明天活动的详情。胡玲母女带着两幅作品准备离开,桃桃突然转身对工作人员说:“明天我还想来做河湟香包!”这句童言让在场的人相视而笑,或许这就是沉浸式非遗体验的魔力,当指尖触碰千年技艺的刹那,文化传承的种子已悄然生根。在这个拆掉“传统”盲盒的下午,非遗不再是教科书上的词条,而是化作每个人心中跃动的色彩,在时代的画布上,晕染出新的篇章。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陶然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