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青海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用有温度的保障体系诠释“民生为本”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系列报道之七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陈 晨
发布时间:2025-05-30 08:25:23
编辑:马琦雯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4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全力支持企业减负稳岗,助力提升职业技能,兜牢失业保障底线。

  “我们将紧跟大局大势,聚焦保经营主体,保就业、保生活主责主业,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力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切实增强失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经办服务质效。”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说。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发挥失业保险减震阀作用,有效分散社会风险,不仅在惠企政策上“加一加”,还在真金白银上“扶一扶”,更在保障范围上“扩一扩”。

  促进快享发挥援企稳岗政策效能

  “支出少一笔,收入多一笔,为公司大大减轻了缴费成本。”2024年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为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降费减负5150.2万元,收到稳岗返还1013.97万元……几项加起来,一年节省7000多万元,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霍政忠介绍说:“作为诚信较好的国有企业,我们享受‘免申即享’稳岗返还政策,不用提供任何资料,人社部门直接从网上发来账户查收通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动推送助企纾困政策和服务信息,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以及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缴费负担,降低运营成本,稳定扩大就业岗位。建立社保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均等化服务体系,优化“一网通办”服务事项,精简业务经办流程、材料,实现多项社保待遇“免跑即领”“免证即办”。

  去年,青海扩大了稳岗资金用途,稳岗返还资金在现行四项稳定就业岗位支出基础上扩大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支出,企业在合规使用资金前提下可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具体用途。“稳岗返还资金可以用于缴纳社保费、技能培训等,还可以用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支出等,扩大了使用范围,我们一般用于缴纳职工社保费用。”霍政忠说。

  扩大受益范围,降低政策门槛,拓宽资金用途,指导青海各地实行“免申即享”,释放政策红利,倾斜支持中小微企业,惠及更多经营主体,稳定职工就业岗位。2025年,青海继续实施总费率1%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轻企业缴费成本;延续实施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激励企业吸纳毕业年度和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促进青年群体就业。

  多措并举扩大社会保障有效覆盖面

  “私企也能轻松享受政策红利!”青海京邦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人数达800人,据公司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障组组长蔺炳臻介绍,2024年,青海京邦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享受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减负90.52万元,中小微企业按60%返还稳岗,返还了27.5万元,企业只需登录人社系统,提供相关信息,就能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青海想办法扩大制度覆盖面,实施“数据找人”,摸清应参未参失业保险企业和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消除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差距,保障企业职工失业保险权益,紧盯重点群体,有序扩大参保面。

  近年来,灵活就业日益成为一种重要就业形式,开辟了就业市场新空间,拓展了劳动者就业增收新途径,在保就业、稳就业、扩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大部分新业态就业人员游离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健全与灵活就业等人员相适应的社保制度,是确保国家社保制度有效覆盖的需要,也是通过稳定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青海聚焦新业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完善参保政策措施,将更多人群纳入覆盖范围,推动参保人数增长、结构优化、费率与待遇水平相适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劳动权益保障,实现高质量参保的目标。加强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政策服务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参保范围,切实为城乡就业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与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跟进新注册的经营主体,特别是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督促其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积极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办法。

  “我们通过一次即办,引导就业群体参保缴费。依托青海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和市场监管部门数据,实时获取新注册企业、就业人员登记信息,优化数据共享机制,同步办理‘社会保险参保登记’业务。通过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缴费‘一单核定’,实现新参保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自助办理参保缴费。”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说。

  数字化转型让社会保险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开展“人社服务进万家”活动,让惠民政策和优质服务走到线上、走出窗口、走出柜台、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家门,实现社保服务“零距离”,切实做好惠民利民实事。

  同时,调整优化社保服务“就近办”银行网点布局,实现吸纳务工单位和就业人员“家门口办社保”。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实现社保业务在省内无差别受理,社保业务、财务、档案联动管理。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通过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青海省人社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畅通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接续渠道,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网上申请、网上办理,促进跨地区流动就业。加强失业保险与就业信息互联互通,同步补充更新失业人员档案信息,及时转介提供失业登记、就业援助等服务。

  每项政策都是希望的延续,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正在用有温度的方式诠释“民生为本”。参加失业保险缴费满1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在职职工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提升转岗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从源头减少失业。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青海省党政代表团赴山东学习考察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4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青海海北谋划储备项目517项 总投资295.39亿元
青海同仁60余座公厕用上石墨烯采暖系统
24H热点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用有温度的保障体系诠释...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织好“保护网” 筑牢“万家...
从“有岗无人”到“才尽其用”!青海如何破局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以“培训+就业”锻造技能人...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祁连山里的“动物医院”...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字号”劳务品牌再添就业...
多彩河湟映鹏城 文博盛会绽风华——第二十一届深圳...
青海臻品遇见丝路晨光——第九届丝博会见闻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为青年就业“扶上马”更“送...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家住央隆:晨昏雁鹤两相...
热点图片
牢记党的教导 争做强国少年
牢记党的教导 争做强...
“橄榄绿”牵手“红领巾”共绘国防教育新画卷
“橄榄绿”牵手“红...
青海省首部家庭教育促进条例6月1日起施行 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青海省首部家庭教育...
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多项指标创新高
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
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与青海省地震局签署应急广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与...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国乐团走进青海文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之中国经典名曲音乐会圆满举行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启幕 四季文化盛宴精彩呈现
“西海2261·河湟文化...
青海: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惠及农村百万群众
青海:优质医疗卫生...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用有温度的保障体系诠释“民生为本”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系列报道之七

青海日报
2025-05-30 08:2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用有温度的保障体系诠释“民生为本”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系列报道之七

青海日报
2025-05-30 08:2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用有温度的保障体系诠释“民生为本”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系列报道之七

  • 2025-05-30 08:25:23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4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全力支持企业减负稳岗,助力提升职业技能,兜牢失业保障底线。

  “我们将紧跟大局大势,聚焦保经营主体,保就业、保生活主责主业,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力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切实增强失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经办服务质效。”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说。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发挥失业保险减震阀作用,有效分散社会风险,不仅在惠企政策上“加一加”,还在真金白银上“扶一扶”,更在保障范围上“扩一扩”。

  促进快享发挥援企稳岗政策效能

  “支出少一笔,收入多一笔,为公司大大减轻了缴费成本。”2024年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为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降费减负5150.2万元,收到稳岗返还1013.97万元……几项加起来,一年节省7000多万元,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霍政忠介绍说:“作为诚信较好的国有企业,我们享受‘免申即享’稳岗返还政策,不用提供任何资料,人社部门直接从网上发来账户查收通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动推送助企纾困政策和服务信息,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以及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缴费负担,降低运营成本,稳定扩大就业岗位。建立社保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均等化服务体系,优化“一网通办”服务事项,精简业务经办流程、材料,实现多项社保待遇“免跑即领”“免证即办”。

  去年,青海扩大了稳岗资金用途,稳岗返还资金在现行四项稳定就业岗位支出基础上扩大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支出,企业在合规使用资金前提下可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具体用途。“稳岗返还资金可以用于缴纳社保费、技能培训等,还可以用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支出等,扩大了使用范围,我们一般用于缴纳职工社保费用。”霍政忠说。

  扩大受益范围,降低政策门槛,拓宽资金用途,指导青海各地实行“免申即享”,释放政策红利,倾斜支持中小微企业,惠及更多经营主体,稳定职工就业岗位。2025年,青海继续实施总费率1%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轻企业缴费成本;延续实施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激励企业吸纳毕业年度和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促进青年群体就业。

  多措并举扩大社会保障有效覆盖面

  “私企也能轻松享受政策红利!”青海京邦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人数达800人,据公司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障组组长蔺炳臻介绍,2024年,青海京邦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享受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减负90.52万元,中小微企业按60%返还稳岗,返还了27.5万元,企业只需登录人社系统,提供相关信息,就能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青海想办法扩大制度覆盖面,实施“数据找人”,摸清应参未参失业保险企业和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消除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差距,保障企业职工失业保险权益,紧盯重点群体,有序扩大参保面。

  近年来,灵活就业日益成为一种重要就业形式,开辟了就业市场新空间,拓展了劳动者就业增收新途径,在保就业、稳就业、扩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大部分新业态就业人员游离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健全与灵活就业等人员相适应的社保制度,是确保国家社保制度有效覆盖的需要,也是通过稳定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青海聚焦新业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完善参保政策措施,将更多人群纳入覆盖范围,推动参保人数增长、结构优化、费率与待遇水平相适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劳动权益保障,实现高质量参保的目标。加强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政策服务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参保范围,切实为城乡就业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与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跟进新注册的经营主体,特别是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督促其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积极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办法。

  “我们通过一次即办,引导就业群体参保缴费。依托青海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和市场监管部门数据,实时获取新注册企业、就业人员登记信息,优化数据共享机制,同步办理‘社会保险参保登记’业务。通过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缴费‘一单核定’,实现新参保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自助办理参保缴费。”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说。

  数字化转型让社会保险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开展“人社服务进万家”活动,让惠民政策和优质服务走到线上、走出窗口、走出柜台、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家门,实现社保服务“零距离”,切实做好惠民利民实事。

  同时,调整优化社保服务“就近办”银行网点布局,实现吸纳务工单位和就业人员“家门口办社保”。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实现社保业务在省内无差别受理,社保业务、财务、档案联动管理。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通过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青海省人社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畅通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接续渠道,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网上申请、网上办理,促进跨地区流动就业。加强失业保险与就业信息互联互通,同步补充更新失业人员档案信息,及时转介提供失业登记、就业援助等服务。

  每项政策都是希望的延续,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正在用有温度的方式诠释“民生为本”。参加失业保险缴费满1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在职职工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提升转岗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从源头减少失业。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陈 晨
编辑:马琦雯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