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乡村振兴在青海】互助白崖村山杏林焕新记
作者:季蓉
发布时间:2025-06-03 15:27:25
编辑:曹茂山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夏日阳光正好,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哈拉直沟乡白崖村,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林业所的科技人员在山杏林中穿行。

  站在山杏林高处俯瞰,漫山遍野的杏树枝叶繁茂。白崖村党支部书记殷万淞回忆说:“2002年至2003年,白崖村开始在山上种植山杏林。那时候,大家都盼着这片山杏林能给村子带来新变化。”

  “2023年8月,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调研。”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林业所副研究员顾文毅目光望向远方,“当时这里漫山遍野都是山杏树,但果子酸涩难吃,这片山杏林只能单纯发挥生态价值。南门峡林场工作人员当时满脸期待地跟我们说,特别想把这片生态林转化为生态经济兼用林,充分挖掘杏树的经济价值,带动农户持续增收。”

  2024年,在国家林草局和青海省林草局的支持下,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山杏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推广与示范”在白崖村落地。去年4月,项目主持人顾文毅和成员们扎进山林,穿梭于树丛间,查树势、截树冠,运用嫁接的技术手段对128亩山杏林做了品种改良。今年,技术人员又补接了60余亩。如今,这片山杏林已有180余亩5600余株完成了品种的更新换代。

  “我们更换的品种是来自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的杏良种——‘国丰’和‘国之鲜’。”顾文毅边说边摘下手套,“这两个品种属于晚花品种,特别抗青海的晚霜,杏子个头大、口感好,杏仁还是甜的,是鲜食、仁用兼顾的杏新品种。”

  漫步杏林间,随处可见树干上涂抹着涂白剂的嫁接杏树,其中一些杏树已挂了果,青红色的果子躲藏于枝叶间,有的四五颗簇拥在一起。“这些初挂果的杏树是去年嫁接的,按常理今年不该让它们结果,得让树形先丰满起来,但为了做品质鉴定,我们特意保留了几棵。”顾文毅蹲下身子,拨开枝叶解释道。

  这段时间是山杏林高接换优改造后的关键管理阶段,顾文毅愈发忙碌,她半蹲下身,眼神专注,飞快地抹去树干上多余的新芽。一旁的技术员手持修枝剪,动作娴熟地剪去旁逸斜出的树枝。每周,她们都会重复着这些细致的工作。“通过良种+良法配套,短期内就能实现优质、丰产,明年这片杏林就可以采摘果子了。”顾文毅欣喜地说。

  顾文毅介绍,互助县的山杏林有一万多亩,目前项目改造的这片只是很少一部分,但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希望通过示范引领,把技术推广出去,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现在村上的山杏林总面积达980余亩,一坡坡一岭岭的杏林,成功筑起了一道生态绿色屏障。通过改接良种,不但可以巩固生态成果,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白崖村党支部书记殷万淞笑容满面。

微信截图_20250603073646

顾文毅(右)和祁银燕(左)检查国丰杏长势。祁晓军 摄

  (来源:西海都市报)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吴晓军在“六一”前夕看望少年儿童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4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我是护工,来自大通!
海北:国土绿化与“三北”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24H热点
中国的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西宁消防甘河园区实战演练为化工灾害救援“充电蓄能”
可鲁克湖展现生态美景
小小勇士战高原 ——省垣少年儿童庆“六一”高原小...
“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启动
“青”之朝气相邀 “海”之胸怀奔赴——青海省招商...
青海省各级妇联组织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36°38′N,101°45′...
牢记党的教导 争做强国少年
“橄榄绿”牵手“红领巾”共绘国防教育新画卷
热点图片
中国的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中国的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西宁消防甘河园区实战演练为化工灾害救援“充电蓄能”
西宁消防甘河园区实...
可鲁克湖展现生态美景
可鲁克湖展现生态美景
小小勇士战高原 ——省垣少年儿童庆“六一”高原小勇士挑战赛见闻
小小勇士战高原 ——...
“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启动
“百市千县”中医药...
“青”之朝气相邀 “海”之胸怀奔赴——青海省招商引资上海推介会现场见闻
“青”之朝气相邀 “...
青海省各级妇联组织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青海省各级妇联组织...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36°38′N,101°45′E,这里是青海这里是西宁
【“西海2261·河湟文...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互助白崖村山杏林焕新记

西海都市报
2025-06-03 15:2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互助白崖村山杏林焕新记

西海都市报
2025-06-03 03:2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乡村振兴在青海】互助白崖村山杏林焕新记

  • 2025-06-03 03:27:25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夏日阳光正好,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哈拉直沟乡白崖村,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林业所的科技人员在山杏林中穿行。

  站在山杏林高处俯瞰,漫山遍野的杏树枝叶繁茂。白崖村党支部书记殷万淞回忆说:“2002年至2003年,白崖村开始在山上种植山杏林。那时候,大家都盼着这片山杏林能给村子带来新变化。”

  “2023年8月,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调研。”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林业所副研究员顾文毅目光望向远方,“当时这里漫山遍野都是山杏树,但果子酸涩难吃,这片山杏林只能单纯发挥生态价值。南门峡林场工作人员当时满脸期待地跟我们说,特别想把这片生态林转化为生态经济兼用林,充分挖掘杏树的经济价值,带动农户持续增收。”

  2024年,在国家林草局和青海省林草局的支持下,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山杏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推广与示范”在白崖村落地。去年4月,项目主持人顾文毅和成员们扎进山林,穿梭于树丛间,查树势、截树冠,运用嫁接的技术手段对128亩山杏林做了品种改良。今年,技术人员又补接了60余亩。如今,这片山杏林已有180余亩5600余株完成了品种的更新换代。

  “我们更换的品种是来自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的杏良种——‘国丰’和‘国之鲜’。”顾文毅边说边摘下手套,“这两个品种属于晚花品种,特别抗青海的晚霜,杏子个头大、口感好,杏仁还是甜的,是鲜食、仁用兼顾的杏新品种。”

  漫步杏林间,随处可见树干上涂抹着涂白剂的嫁接杏树,其中一些杏树已挂了果,青红色的果子躲藏于枝叶间,有的四五颗簇拥在一起。“这些初挂果的杏树是去年嫁接的,按常理今年不该让它们结果,得让树形先丰满起来,但为了做品质鉴定,我们特意保留了几棵。”顾文毅蹲下身子,拨开枝叶解释道。

  这段时间是山杏林高接换优改造后的关键管理阶段,顾文毅愈发忙碌,她半蹲下身,眼神专注,飞快地抹去树干上多余的新芽。一旁的技术员手持修枝剪,动作娴熟地剪去旁逸斜出的树枝。每周,她们都会重复着这些细致的工作。“通过良种+良法配套,短期内就能实现优质、丰产,明年这片杏林就可以采摘果子了。”顾文毅欣喜地说。

  顾文毅介绍,互助县的山杏林有一万多亩,目前项目改造的这片只是很少一部分,但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希望通过示范引领,把技术推广出去,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现在村上的山杏林总面积达980余亩,一坡坡一岭岭的杏林,成功筑起了一道生态绿色屏障。通过改接良种,不但可以巩固生态成果,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白崖村党支部书记殷万淞笑容满面。

微信截图_20250603073646

顾文毅(右)和祁银燕(左)检查国丰杏长势。祁晓军 摄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季蓉
编辑:曹茂山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