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生态高地
青海隆宝滩湿地21对黑颈鹤顺利抱窝
作者:李增平
发布时间:2025-06-08 07:29:04
编辑:李娜

黑颈鹤在隆宝滩湿地觅食。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6月4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最新监测显示,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迎来包括黑颈鹤、斑头雁在内的10目18科37种鸟类。其中,5626只斑头雁携幼鸟嬉戏水畔,94只被誉为“高原神鸟”的黑颈鹤中,有21对正在抱窝,孕育新生命。

  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成为青海省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中亚—印度迁徙路线上重要的繁殖地和停歇地。保护区总面积1万公顷,其中,湿地3349公顷(包括河流209公顷、湖泊430公顷、沼泽地1660和沼泽草地1050公顷),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其以特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中国珍稀鸟类黑颈鹤理想栖息繁殖地而闻名,被誉为“黑颈鹤之乡”。2023年,青海隆宝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继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之后,青海省第四处国际重要湿地,更是长江源头第一处国际重要湿地。

  隆宝滩作为“黑颈鹤之乡”,见证了该物种的显著复苏。种群数量从1984年仅存的22只,跃升至如今每年稳定栖息130只至140只,2022年峰值达175只,占全球种群1.3%以上。繁殖黑颈鹤对数亦从2020年的14对稳步增长至2022年的21对。保护区内记录植物243种(含国家Ⅱ级保护及青海特有种各1种),野生动物162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11种(如黑颈鹤、黑鹳、胡兀鹫等),国家Ⅱ级24种,构成了丰富的高原湿地生命图谱。

  如今,青海隆宝滩湿地已成为展示中国湿地保护成效的重要窗口,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典范。它不仅是弘扬生态文明、开展环境教育的关键基地,更是推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来源:西海都市报)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吴晓军:为未来五年发展谋定方向擘画蓝图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4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西宁市扎实推进防汛备汛工作
西宁开发区: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24H热点
青海:三年“绿”改农牧区道路8000公里
十万尾鱼苗欢快跃入湟水
青海首家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试点落地生物园区
在这里,看青海!——2025年六五环境日青海主场活...
高原生态屏障绿 美丽中国青海行——全省各地开展世...
我省发布“助推青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省高级人民法院全力打造生态司法服务保障的“青海...
2025年六五环境日青海主场活动举行
美丽中国 青海先行——写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一场守护“优...
热点图片
【乡村振兴在青海】路网织就致富图 管网疏通民生脉——玉树称多城乡面貌焕新记
【乡村振兴在青海】...
【乡村振兴在青海】巧思破局 传统手工艺玩出新花样
【乡村振兴在青海】...
西宁主城区城管部门启动高(中)考爱心送考服务
西宁主城区城管部门...
【来自一线的经济观察】日出黑马河
【来自一线的经济观...
在这里,看青海!——2025年六五环境日青海主场活动侧记
在这里,看青海!—...
高原生态屏障绿 美丽中国青海行——全省各地开展世界环境日活动
高原生态屏障绿 美丽...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红骑手”,更是开门教育好帮手!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以数绘图,让海量信息“跑起来”——“绿色算力赋能青海实体经济”系列报道①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隆宝滩湿地21对黑颈鹤顺利抱窝

西海都市报
2025-06-08 07:2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隆宝滩湿地21对黑颈鹤顺利抱窝

西海都市报
2025-06-08 07:2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隆宝滩湿地21对黑颈鹤顺利抱窝

  • 2025-06-08 07:29:04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黑颈鹤在隆宝滩湿地觅食。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6月4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最新监测显示,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迎来包括黑颈鹤、斑头雁在内的10目18科37种鸟类。其中,5626只斑头雁携幼鸟嬉戏水畔,94只被誉为“高原神鸟”的黑颈鹤中,有21对正在抱窝,孕育新生命。

  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成为青海省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中亚—印度迁徙路线上重要的繁殖地和停歇地。保护区总面积1万公顷,其中,湿地3349公顷(包括河流209公顷、湖泊430公顷、沼泽地1660和沼泽草地1050公顷),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其以特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中国珍稀鸟类黑颈鹤理想栖息繁殖地而闻名,被誉为“黑颈鹤之乡”。2023年,青海隆宝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继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之后,青海省第四处国际重要湿地,更是长江源头第一处国际重要湿地。

  隆宝滩作为“黑颈鹤之乡”,见证了该物种的显著复苏。种群数量从1984年仅存的22只,跃升至如今每年稳定栖息130只至140只,2022年峰值达175只,占全球种群1.3%以上。繁殖黑颈鹤对数亦从2020年的14对稳步增长至2022年的21对。保护区内记录植物243种(含国家Ⅱ级保护及青海特有种各1种),野生动物162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11种(如黑颈鹤、黑鹳、胡兀鹫等),国家Ⅱ级24种,构成了丰富的高原湿地生命图谱。

  如今,青海隆宝滩湿地已成为展示中国湿地保护成效的重要窗口,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典范。它不仅是弘扬生态文明、开展环境教育的关键基地,更是推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李增平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