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新时评
【党建新论】让青春绽放在田野间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杨燕玲
发布时间:2025-06-10 07:04:22
编辑:何继红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乡村振兴战略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农业农村迈向现代化的征程。而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当村官,正为这一伟大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新动能。

  我们看到,大学生村官带着所学所见走进农村牧区,利用互联网思维搭建电商平台,让优质的农畜产品走向“千家万户”;积极引入新兴产业模式,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低端迈向中高端;凭借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了乡村治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让乡村治理焕发新活力。特别是,他们将新文化、新观念引入农村牧区,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古老的乡村技艺、民俗风情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与认同感,助力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引导乡村文明新风尚。

  这场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深刻调整。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带着知识走进田野,把课堂上的理论“揉进”基层生活的炊烟里,用带着泥土气息的创新思维绘制产业蓝图,乡村振兴便不再是抽象的战略,而成为由无数具体行动构成的生动实践。他们补充了基层治理力量,更为乡土社会注入自我更新的“代谢”机制,让乡村振兴从“外部输血”走向“内生造血”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广阔田野间直观感受农村牧区的风貌,帮助解决农牧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也让这些年轻人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越来越强。通过点点滴滴的实践,挥洒青春汗水,让他们知道啥政策得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讲,啥事儿得带着大伙儿一块儿干才有戏。慢慢地也会发现,自己的所学所思能真正帮群众解决问题。进而体会到,个人职业选择与国家战略需要同频,青春理想与乡土变迁需要共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添砖加瓦,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大学生村官是连接城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纽带。希望政府和社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保障,完善晋升机制,让他们安心工作、看到未来,更加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吴晓军:为未来五年发展谋定方向擘画蓝图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4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西宁开发区携手宁德时代加码 追加投资5亿元
玉树州与武汉音乐学院达成校地合作
24H热点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守住心 管住嘴
【江源新语】实干赋能,祁连9号公路文旅破圈
【西海论坛】“青BA”开启“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
当好新征程组工干部“排头兵”
【江源观察】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
【西海论坛】携手共筑消防安全“防火墙”
【江源新语】“互助家政”:映射劳务品牌潜能
【也说】以“特”突围 向“新”而行
古艺新裁织就千重锦
【江源观察】内外贸亮眼成绩传递活力与信心
热点图片
2025青海·同德“宗日杯”高原越野跑挑战赛鸣枪
2025青海·同德“宗日...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旧梯焕新,“梯”升幸福新高度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
退役不褪色 助力高考行
退役不褪色 助力高考行
从雪山到全球 青海冬虫夏草的产业升级与生态共赢之路
从雪山到全球 青海冬...
【乡村振兴在青海】供港菜田农事忙
【乡村振兴在青海】...
【乡村振兴在青海】“驻村”更“助村” 实干促振兴
【乡村振兴在青海】...
镜头里的生态答卷——对话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首席签约摄影师鲍永清
镜头里的生态答卷—...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从“数字种子”到“创业苗圃”——“绿色算力赋能青海实体经济”系列报道②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党建新论】让青春绽放在田野间

青海日报
2025-06-10 07:0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党建新论】让青春绽放在田野间

青海日报
2025-06-10 07:0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党建新论】让青春绽放在田野间

  • 2025-06-10 07:04:22
  • 来源:青海日报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乡村振兴战略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农业农村迈向现代化的征程。而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当村官,正为这一伟大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新动能。

  我们看到,大学生村官带着所学所见走进农村牧区,利用互联网思维搭建电商平台,让优质的农畜产品走向“千家万户”;积极引入新兴产业模式,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低端迈向中高端;凭借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了乡村治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让乡村治理焕发新活力。特别是,他们将新文化、新观念引入农村牧区,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古老的乡村技艺、民俗风情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与认同感,助力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引导乡村文明新风尚。

  这场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深刻调整。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带着知识走进田野,把课堂上的理论“揉进”基层生活的炊烟里,用带着泥土气息的创新思维绘制产业蓝图,乡村振兴便不再是抽象的战略,而成为由无数具体行动构成的生动实践。他们补充了基层治理力量,更为乡土社会注入自我更新的“代谢”机制,让乡村振兴从“外部输血”走向“内生造血”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广阔田野间直观感受农村牧区的风貌,帮助解决农牧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也让这些年轻人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越来越强。通过点点滴滴的实践,挥洒青春汗水,让他们知道啥政策得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讲,啥事儿得带着大伙儿一块儿干才有戏。慢慢地也会发现,自己的所学所思能真正帮群众解决问题。进而体会到,个人职业选择与国家战略需要同频,青春理想与乡土变迁需要共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添砖加瓦,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大学生村官是连接城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纽带。希望政府和社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保障,完善晋升机制,让他们安心工作、看到未来,更加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杨燕玲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