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生态高地
【2025江河源环保世纪行】青海西宁:绿色林海中的“省会担当”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乔欣
发布时间:2025-06-11 07:42:01
编辑:孔令磊
QQ图片20250611060304群加林场新种植的云杉树苗正在覆膜之下悄然生长。乔欣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当初夏的微风掠过高原,虽然天气还有些微凉,但省会西宁已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6月5日至6日,记者随省人大常委会森林法执法检查组,深入西宁市几处林场和绿化片区,探寻森林法在这片土地上的践行轨迹和生动实践。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检查组一行来到此次检查第一站——西宁市湟中区群加林场。远远望去,群加林场宛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拉脊山山脉之中,“绿中之绿”尤为养眼。

  “这里地处西宁市、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交界处,平均海拔2700米,林区总面积139726.65亩(9315.1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3.4%……”群加林场场长陈玉庆向检查组介绍情况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群加林场加牙海管护站,正值“芒种”节气,一排排新栽种的云杉树苗上,大片大片整齐的绿色覆膜在微风中轻轻起伏,和两侧高大的林木相互映衬,像是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命、希望和成长的故事。

  加牙海管护站护林员久美脸上洋溢着笑容说:“日常巡山、捡拾垃圾是我的主要任务,每月1800元的工资,虽然不算多,但我感觉自己的工作意义重大。三年多来,看着林场越来越美,保护森林的意识早已在心底不知不觉扎了根!现在家人朋友来‘浪山’,我都会反复提醒不能带火种……”

  在群加林场担任五年副场长的张承武更是感慨万千:“这些年,我参与了林场的资源管护、育苗、造林、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国家和政府对森林资源保护、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林场的十个管护站有序运行,不仅守护了这片山林,还带动了周边5个村的不少村民就业,大家收入高了,素质也越来越高。”

  伴随着一行人的阵阵惊呼,一群梅花鹿像精灵一样轻快地从眼前掠过。

QQ图片20250611060312群加林场一隅。乔欣 摄

  “我们今天很幸运,在群加生态鹿场看到了这么多鹿,这就是生态向好的直观体现啊!”在前往南朔山林场的路上,湟中区林草局局长金山向检查组介绍说,“南朔山林场也同样‘物种丰富’,林区总面积12.84万亩(8560公顷),森林覆盖率76.4%。林区植被多样,松树林、杨树林、黑刺林郁郁葱葱,党参、黄芪等中藏药材也隐匿其中,堪称‘小宝藏’。”

  “因为距离县城仅15公里,这里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湟中区的水源涵养林。我们一直严格落实森林法,做好资源管护和生态修复各项工作,为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做着努力。”金山表示。

  即便不是所有人都乐于“浪山”,但每一个西宁市民都会对越来越绿的“南北山”深有体会。

  西宁市南北山的绿化成就,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生态史诗”。从1989年起,西宁人开启了这场绿色征程,历经30多年的不懈奋斗,完成了一、二、三期绿化工程,绿化总面积达51.6万亩(34400公顷)。如今,南北山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7.2%飙升至79%,成为西宁最美的生态名片。

  感受了湟中区两大林场带来的绿色“视觉冲击”,在前往西宁市城北区吴仲山绿化片区途中,检查组成员展开了一场“非正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让更多群众走进绿化区,感受生态建设成果,同时,此次执法检查也应当成为普及森林法的契机,唤起全社会对森林保护的关注。

  站在“昔日荒山披绿装”的吴仲山绿化片区,西宁市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陶敬不禁感叹:“南北山绿化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这是西宁人写给青山的情书啊!满山绿意更是给每一个‘绿化人’的最好奖赏,我们将继续探索绿色产业发展路径,让这片绿水青山创造更多的生态、经济价值。”

  省林草局森林资源管理处处长雷延明也加入了讨论:“面积达6000余亩(400余公顷)的吴仲山绿化片区的‘植绿’实践,为西宁的科学绿化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会继续发挥职能作用,加强项目质量监管,探索更多适合本地的绿化新模式。”

  最后一站,检查组来到三江集团北山绿化区。这片位于城东区林家崖的绿化区,面积2680亩(178.67公顷),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共栽植各类苗木1000余万株,林草覆盖率达90%以上!如今,这里已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乐园。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作为林业专家,省林草局总经济师殷光晶说,“虽然成绩显著,但基层管护力量薄弱、林业规划前瞻性不足等问题仍需破题。应该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让森林法普及走进田间地头,用法治思维统筹‘三绿’并举,推动森林‘四库’联动,实现三大效益相统一,进一步突显提质、兴业、利民!”

  第一阶段执法检查接近尾声,检查组指出,西宁市在贯彻森林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森林法学习研究不够深入、林业发展规划缺乏战略性、保护管理基础薄弱等。

  听取西宁市情况汇报后,执法检查组的反馈更是掷地有声:“森林法不是挂在墙上的条文,而是刻在青山上的承诺!希望西宁市继续以森林法为指引,守护好这片绿色林海,让生态文明之花在这里绚烂绽放。”

  此次森林法执法检查,犹如一场绿色的“体检”。从护林员的巡山日志,到现代化的智能监测系统;从群众“浪山”不带火种的自觉,到政企联动的生态产业布局……西宁市正以“绿满山川”的答卷,书写着省会城市的生态担当!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吴晓军主持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4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西宁倾心倾力书写“绿美答卷”
青海省果洛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24H热点
国内现存最年长人工繁育雪豹傲雪迎来九岁生日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守护祁连山——青海改革...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
镜头里的生态答卷——对话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首...
去年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8天
我省举行“三北”工程六期观摩推进会探索“光伏+治...
青海隆宝滩湿地21对黑颈鹤顺利抱窝
青海:三年“绿”改农牧区道路8000公里
十万尾鱼苗欢快跃入湟水
青海首家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试点落地生物园区
热点图片
青海:引大济湟北干渠二期和西干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青海:引大济湟北干...
广东游客在互助体验“头采”乐趣
广东游客在互助体验...
【党旗领航】党建红领航青春力量 柴达木焕新乡村振兴图景
【党旗领航】党建红...
【乡村振兴在青海】草原美景引客来
【乡村振兴在青海】...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守护祁连山——青海改革样本观察·祁连山国家公园(上)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一湖碧水里的生态答卷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西宁倾心倾力书写“绿美答卷”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我仰山,山俯我,我心有山——记南京市东西部协作挂职干部、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毛新源
我仰山,山俯我,我...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2025江河源环保世纪行】青海西宁:绿色林海中的“省会担当”

青海日报
2025-06-11 07:4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2025江河源环保世纪行】青海西宁:绿色林海中的“省会担当”

青海日报
2025-06-11 07:4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2025江河源环保世纪行】青海西宁:绿色林海中的“省会担当”

  • 2025-06-11 07:42:01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611060304群加林场新种植的云杉树苗正在覆膜之下悄然生长。乔欣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当初夏的微风掠过高原,虽然天气还有些微凉,但省会西宁已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6月5日至6日,记者随省人大常委会森林法执法检查组,深入西宁市几处林场和绿化片区,探寻森林法在这片土地上的践行轨迹和生动实践。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检查组一行来到此次检查第一站——西宁市湟中区群加林场。远远望去,群加林场宛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拉脊山山脉之中,“绿中之绿”尤为养眼。

  “这里地处西宁市、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交界处,平均海拔2700米,林区总面积139726.65亩(9315.1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3.4%……”群加林场场长陈玉庆向检查组介绍情况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群加林场加牙海管护站,正值“芒种”节气,一排排新栽种的云杉树苗上,大片大片整齐的绿色覆膜在微风中轻轻起伏,和两侧高大的林木相互映衬,像是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命、希望和成长的故事。

  加牙海管护站护林员久美脸上洋溢着笑容说:“日常巡山、捡拾垃圾是我的主要任务,每月1800元的工资,虽然不算多,但我感觉自己的工作意义重大。三年多来,看着林场越来越美,保护森林的意识早已在心底不知不觉扎了根!现在家人朋友来‘浪山’,我都会反复提醒不能带火种……”

  在群加林场担任五年副场长的张承武更是感慨万千:“这些年,我参与了林场的资源管护、育苗、造林、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国家和政府对森林资源保护、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林场的十个管护站有序运行,不仅守护了这片山林,还带动了周边5个村的不少村民就业,大家收入高了,素质也越来越高。”

  伴随着一行人的阵阵惊呼,一群梅花鹿像精灵一样轻快地从眼前掠过。

QQ图片20250611060312群加林场一隅。乔欣 摄

  “我们今天很幸运,在群加生态鹿场看到了这么多鹿,这就是生态向好的直观体现啊!”在前往南朔山林场的路上,湟中区林草局局长金山向检查组介绍说,“南朔山林场也同样‘物种丰富’,林区总面积12.84万亩(8560公顷),森林覆盖率76.4%。林区植被多样,松树林、杨树林、黑刺林郁郁葱葱,党参、黄芪等中藏药材也隐匿其中,堪称‘小宝藏’。”

  “因为距离县城仅15公里,这里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湟中区的水源涵养林。我们一直严格落实森林法,做好资源管护和生态修复各项工作,为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做着努力。”金山表示。

  即便不是所有人都乐于“浪山”,但每一个西宁市民都会对越来越绿的“南北山”深有体会。

  西宁市南北山的绿化成就,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生态史诗”。从1989年起,西宁人开启了这场绿色征程,历经30多年的不懈奋斗,完成了一、二、三期绿化工程,绿化总面积达51.6万亩(34400公顷)。如今,南北山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7.2%飙升至79%,成为西宁最美的生态名片。

  感受了湟中区两大林场带来的绿色“视觉冲击”,在前往西宁市城北区吴仲山绿化片区途中,检查组成员展开了一场“非正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让更多群众走进绿化区,感受生态建设成果,同时,此次执法检查也应当成为普及森林法的契机,唤起全社会对森林保护的关注。

  站在“昔日荒山披绿装”的吴仲山绿化片区,西宁市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陶敬不禁感叹:“南北山绿化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这是西宁人写给青山的情书啊!满山绿意更是给每一个‘绿化人’的最好奖赏,我们将继续探索绿色产业发展路径,让这片绿水青山创造更多的生态、经济价值。”

  省林草局森林资源管理处处长雷延明也加入了讨论:“面积达6000余亩(400余公顷)的吴仲山绿化片区的‘植绿’实践,为西宁的科学绿化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会继续发挥职能作用,加强项目质量监管,探索更多适合本地的绿化新模式。”

  最后一站,检查组来到三江集团北山绿化区。这片位于城东区林家崖的绿化区,面积2680亩(178.67公顷),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共栽植各类苗木1000余万株,林草覆盖率达90%以上!如今,这里已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乐园。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作为林业专家,省林草局总经济师殷光晶说,“虽然成绩显著,但基层管护力量薄弱、林业规划前瞻性不足等问题仍需破题。应该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让森林法普及走进田间地头,用法治思维统筹‘三绿’并举,推动森林‘四库’联动,实现三大效益相统一,进一步突显提质、兴业、利民!”

  第一阶段执法检查接近尾声,检查组指出,西宁市在贯彻森林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森林法学习研究不够深入、林业发展规划缺乏战略性、保护管理基础薄弱等。

  听取西宁市情况汇报后,执法检查组的反馈更是掷地有声:“森林法不是挂在墙上的条文,而是刻在青山上的承诺!希望西宁市继续以森林法为指引,守护好这片绿色林海,让生态文明之花在这里绚烂绽放。”

  此次森林法执法检查,犹如一场绿色的“体检”。从护林员的巡山日志,到现代化的智能监测系统;从群众“浪山”不带火种的自觉,到政企联动的生态产业布局……西宁市正以“绿满山川”的答卷,书写着省会城市的生态担当!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乔欣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