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民生关注
执实干之笔 以担当为墨 绘青春奋斗篇章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张艳艳
发布时间:2025-06-18 08:07:47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6月16日一大早,刚到上班时间的西宁市社保服务大厅已熙熙攘攘,聚集了许多前来办事的群众。38个社保服务窗口也开始了一天忙碌有序的工作。鲜红的“党员先锋岗”标牌后,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专注而热忱。这里承载着380余万参保人的期盼,经办量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在市社保局党支部35名党员中,22名青年党员正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在社保改革前沿和服务群众一线奋力书写青春答卷。

  集体补助改革:让城乡养老根基更牢

  走进略显嘈杂的咨询区,记者遇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部青年党员王婷。今年初,西宁市承担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改革试点重任,这项关乎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任务落在了青年党员们的肩头。

  “说实在的,哪有啥巧办法,就是一趟趟往村里扎!”王婷向记者介绍她和同事们的攻坚路。二十余次深入县区乡镇,像篦子一样梳理集体经济底数和参保信息,政策宣讲从会议室开到田间地头。最终,湟源县三个“基础好、意愿强”的村庄被选为首批试点。“看,截至5月,三个村181位乡亲已实实在在享受到集体补助政策红利2.38万元。”王婷指着系统屏幕,语气中满是欣慰,“西宁在全省率先拿下了这块‘硬骨头’!后面还得接着往下跑、接着唠,让更多乡亲享受上这项政策的福利!”一项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正是这群青年党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信任的生动写照。

  遗属待遇升级:解企业职工后顾之忧

  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窗口,记者目睹了青年党员韩嘉靖正耐心解答一位老人的疑问。过去,遗属待遇申领是众所周知的“堵点”——必须苦等年度计发基数公布,跑路次数多,等待时间长。“群众的痛点,就是我们改革的靶心。”韩嘉靖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创新的服务流程图。今年,在党支部“破冰”号令下,他和同事们大胆推出“双预+容缺”服务机制:材料预收、系统预录先行启动,关键材料允许容缺后补。记者在后台系统看到,短短数月,该机制已预收材料702份,实施容缺服务195人次,平均为申请人抢出3个月时间,跑腿次数压减到1次。服务窗口虽小,却系着万千家庭的急难愁盼。效率跃升的背后,是青年党员们将群众事当作自家事的赤子之心。

  康复服务破冰:为工伤职工铺就回归路

  在工伤保险经办窗口,记者看到青年党员何启鹏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康复机构的资料和调研笔记。“工伤康复不该有‘门槛’!”谈及改革初衷,他语气坚定。长期以来,“重补偿轻康复”及门诊康复缺失,让不少工伤职工陷入困境。何启鹏向记者介绍了新纳入的工伤康复机构,在这里,由他们主导构建的区域服务网络正释放效能:一方面优化整合“住院康复”资源;另一方面,首创性地探索“门诊康复”路径,并与住院服务形成双向流转。数据显示,新模式已惠及975人次,结算费用1026万元。康复的价值不仅在于身体恢复,更在于重燃回归社会、回归岗位的希望。青年党员们架起的正是一座通往尊严与希望的桥梁,也是一座彰显务实作风、有力保障民生的桥梁。

  在西宁社保服务大厅,“党员先锋岗”的标识与青春忙碌的身影交相辉映。深入乡村的“脚力”,破解积弊的“脑力”,弥合缝隙的“心力”,在党旗的引领下,汇聚成青年党员实干争先的澎湃力量,服务民生的强大动力。他们用肩膀“挑”起民生重担,以锐气“争”当改革先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民生服务战场上,青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正化作千家万户可感可及的温暖保障。党旗所指,青春所向,社保服务的未来,因他们的担当而充满希望。

  (来源:西宁晚报)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
罗东川: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4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青海省西宁市涉旅投诉办结率保持100%
青海果洛:心怀“国之大者” 推进高质量发展
24H热点
青海省西宁市5个观测站气温都已超过30℃
青海省实现县级工会“暖心早餐”全覆盖
青海出台生态惠民殡葬政策 每年预计减轻群众丧葬负...
1到101,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百例
我省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
西宁开发区新增就业6600余人
4465米!青海首部高转速大天线“气象天眼”在果洛...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新建航站楼等主体工程通过行...
青海省快递行业成立妇联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最新进展来了 新建T3航站楼将...
热点图片
蘑菇丰收忙 产业富民兴
蘑菇丰收忙 产业富民兴
【山海同心 筑梦青海】援青助力,织密城市“智治”网
【山海同心 筑梦青海...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感恩·成长】爱的种子在青春笔下生根发芽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乡村振兴在青海】“针尖”上的富民产业
【乡村振兴在青海】...
【山海同心 筑梦青海】西行漫记书写援青情怀——记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 詹茂伟
【山海同心 筑梦青海...
黄南州四省文旅资源宣传推介会收官
黄南州四省文旅资源...
青海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启幕
青海省“文化和自然...
超8000名大通护工蹚出一条致富路
超8000名大通护工蹚...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执实干之笔 以担当为墨 绘青春奋斗篇章

西宁晚报
2025-06-18 08:0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执实干之笔 以担当为墨 绘青春奋斗篇章

西宁晚报
2025-06-18 08:0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执实干之笔 以担当为墨 绘青春奋斗篇章

  • 2025-06-18 08:07:47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6月16日一大早,刚到上班时间的西宁市社保服务大厅已熙熙攘攘,聚集了许多前来办事的群众。38个社保服务窗口也开始了一天忙碌有序的工作。鲜红的“党员先锋岗”标牌后,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专注而热忱。这里承载着380余万参保人的期盼,经办量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在市社保局党支部35名党员中,22名青年党员正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在社保改革前沿和服务群众一线奋力书写青春答卷。

  集体补助改革:让城乡养老根基更牢

  走进略显嘈杂的咨询区,记者遇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部青年党员王婷。今年初,西宁市承担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改革试点重任,这项关乎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任务落在了青年党员们的肩头。

  “说实在的,哪有啥巧办法,就是一趟趟往村里扎!”王婷向记者介绍她和同事们的攻坚路。二十余次深入县区乡镇,像篦子一样梳理集体经济底数和参保信息,政策宣讲从会议室开到田间地头。最终,湟源县三个“基础好、意愿强”的村庄被选为首批试点。“看,截至5月,三个村181位乡亲已实实在在享受到集体补助政策红利2.38万元。”王婷指着系统屏幕,语气中满是欣慰,“西宁在全省率先拿下了这块‘硬骨头’!后面还得接着往下跑、接着唠,让更多乡亲享受上这项政策的福利!”一项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正是这群青年党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信任的生动写照。

  遗属待遇升级:解企业职工后顾之忧

  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窗口,记者目睹了青年党员韩嘉靖正耐心解答一位老人的疑问。过去,遗属待遇申领是众所周知的“堵点”——必须苦等年度计发基数公布,跑路次数多,等待时间长。“群众的痛点,就是我们改革的靶心。”韩嘉靖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创新的服务流程图。今年,在党支部“破冰”号令下,他和同事们大胆推出“双预+容缺”服务机制:材料预收、系统预录先行启动,关键材料允许容缺后补。记者在后台系统看到,短短数月,该机制已预收材料702份,实施容缺服务195人次,平均为申请人抢出3个月时间,跑腿次数压减到1次。服务窗口虽小,却系着万千家庭的急难愁盼。效率跃升的背后,是青年党员们将群众事当作自家事的赤子之心。

  康复服务破冰:为工伤职工铺就回归路

  在工伤保险经办窗口,记者看到青年党员何启鹏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康复机构的资料和调研笔记。“工伤康复不该有‘门槛’!”谈及改革初衷,他语气坚定。长期以来,“重补偿轻康复”及门诊康复缺失,让不少工伤职工陷入困境。何启鹏向记者介绍了新纳入的工伤康复机构,在这里,由他们主导构建的区域服务网络正释放效能:一方面优化整合“住院康复”资源;另一方面,首创性地探索“门诊康复”路径,并与住院服务形成双向流转。数据显示,新模式已惠及975人次,结算费用1026万元。康复的价值不仅在于身体恢复,更在于重燃回归社会、回归岗位的希望。青年党员们架起的正是一座通往尊严与希望的桥梁,也是一座彰显务实作风、有力保障民生的桥梁。

  在西宁社保服务大厅,“党员先锋岗”的标识与青春忙碌的身影交相辉映。深入乡村的“脚力”,破解积弊的“脑力”,弥合缝隙的“心力”,在党旗的引领下,汇聚成青年党员实干争先的澎湃力量,服务民生的强大动力。他们用肩膀“挑”起民生重担,以锐气“争”当改革先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民生服务战场上,青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正化作千家万户可感可及的温暖保障。党旗所指,青春所向,社保服务的未来,因他们的担当而充满希望。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张艳艳
编辑:马燕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