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环保卫士”端主加:俯身拾荒者 昂首护绿人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文月婷
发布时间:2025-06-21 08:41:00
编辑:马琦雯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6月5日,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公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名单。其中,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过马营镇多拉村牧民端主加获评“全国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称号。载誉归来,他守护的家乡贵南县正展现出最动人的容颜——

  六月的高原,贵南大地绿意盎然,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向人们展示着一幅山清水秀、生态向好的和美画卷。

  6月13日下午,端主加和团队对过马营镇过茫水库周边的垃圾进行清理,弯腰拾起散落草丛的垃圾,打捞水中的漂浮物,这寻常的一幕却是他带领协会数十年如一日守护家园的缩影。

  站在镜头前,端主加双手沾满尘土,衣物染上泥痕,他用质朴的语言介绍着这些年的环保经历。2006年以来,清理垃圾总共11856次,达94848吨,累计时长达9.5万小时……数字背后,是他们多年的坚守。

  环保初心:是什么让他们守护这片草原?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年复一年默默耕耘?端主加用最朴素的语言简单概括:“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好家乡,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

  谈及环保初衷,端主加的记忆回到了1998年。那时,草原上的环境变化让人忧心忡忡。曾经的过马营镇以水草丰美著称——564口清泉水滋养着这片富饶之地,过马营在藏语里有着“多泉之川”的意思。然而,随意丢弃的垃圾让草原日渐“伤痕累累”,更令人痛心的是,牛羊误食垃圾而死亡的悲剧频频发生,端主加回忆说:“每到春天,牛羊死得特别多,我们查看后发现,它们的胃里都是塑料袋。”

  “再不保护就晚了!”目睹环境破坏带来的危机,端主加心急如焚:“草场就是我们牧民的饭碗,草场被毁了,牛羊活不下去,牧民也断了生计,而且水质被污染,人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沉甸甸的责任感驱使他必须做些什么。看到遍地的垃圾,端主加毅然踏上了环保之路。

  星火燎原:同行者越来越多

  “起初,看到我捡拾垃圾,大家都不理解我,对我的行动并不认同。”但周围的声音并没有影响端主加,他不仅身体力行,更呼吁身边的人行动起来,让家乡恢复儿时山清水秀的模样。同行者越来越多,2006年4月,贵南县过马营镇公益环境卫生整治协会就这样成立起来。协会创立之初仅有9名成员,力量单薄。面对困难,端主加他们没有退缩。大家挨家挨户走访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这份真诚与执着,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环保队伍日益壮大。

  然而,队伍壮大了,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协会的房租、车辆燃油费等日常开支成了难题。资金紧张时端主加常常自掏腰包垫付。他对此看得很淡:“金钱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服务是无限的。”据统计,协会的运作资金主要依靠自筹,累计已达134.6万元。

  转机出现在2016年8月,在贵南县民政等部门的支持下协会获得了正式认可和批准,并得到了57万元的政府资金扶持,有效缓解了经济压力。2024年协会更名为“贵南县过马营镇环境保护协会”。如今,这支队伍已覆盖过马营镇11个行政村和贵南草业公司8个分场,拥有334名成员。他们齐心协力,只为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

  绿色贵南:用汗水浇灌的生态答卷

  端主加深知想要守护好家乡的山水关键在于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为此,他带领成员深入过马营镇的村庄开展宣传,真诚打动了人心,主动加入协会的村民越来越多。

  在日安秀麻村清扫点,从事文化传媒工作的宽太吉便是其中的一员,协会经常在她的店里打印宣传资料。久而久之,她被这群人深深打动,2020年她成为了其中一员。记者了解到,协会内年龄最小的一位成员年仅10岁,同时,贵南县第二民族中学、贵南县牧场中学等学校的学生也纷纷加入到了这场环保事业当中。

  从独行者到浩荡的队伍,端主加以朴实的行动感召着身边人,贵南县创建全域无垃圾行动已经三年,干净整洁的街道、天蓝地绿的环境在这里成为日常。

  站在过马营镇的过茫水库边,只见水草丰茂,几十只野生红鸭悠闲戏水。这幅生机盎然的画卷,与水库背后绵延的“三北防护林”交相辉映、美美与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这篇高原大地上的绿色篇章,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书写得愈加壮阔。

  (来源:西宁晚报)

推荐阅读
青海省党政代表团赴天津学习考察
罗东川会见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一行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4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17℃的热望:青海湟中冷凉蔬菜的成长图谱
文明城市创建给格尔木带来了啥?
24H热点
他用金子般的心照亮助残路——记全国劳动模范...
【青春无畏 创业有路】代青永措:返乡创业“新农人”
【山海同心 筑梦青海】跨越山海,让高原土地结出“...
【山海同心 筑梦青海】西行漫记书写援青情怀——记...
【山海同心 筑梦青海】“高中数学讲义”背后的援青...
【青春无限 创业有路】把“闷头做事”熬成最硬底气
【源生万像】寻迹“动物世界”
【致敬新时代政法英模】陈志秀:司法实践初心不改
【青春无畏 创业有路】刁生文:与宠物的温暖契约
我仰山,山俯我,我心有山——记南京市东西部协作...
热点图片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太空种子在大通开始培育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太...
青海西宁3469个停车位节假日免费开放 错时停车解民忧 便民共享暖民心
青海西宁3469个停车...
他用金子般的心照亮助残路——记全国劳动模范关却才让
他用金子般的心照亮...
【高原GOAL精彩 青超向未来】他们是足球赛场上的“第十二人”
【高原GOAL精彩 青超...
17℃的热望:青海湟中冷凉蔬菜的成长图谱
17℃的热望:青海湟...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担使命 文亭巷里话幸福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西宁曹家堡机场东进场路项目完工
西宁曹家堡机场东进...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果洛主场活动启幕
“西海2261·河湟文化...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环保卫士”端主加:俯身拾荒者 昂首护绿人

西宁晚报
2025-06-21 08:4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环保卫士”端主加:俯身拾荒者 昂首护绿人

西宁晚报
2025-06-21 08:4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环保卫士”端主加:俯身拾荒者 昂首护绿人

  • 2025-06-21 08:41:00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6月5日,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公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名单。其中,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过马营镇多拉村牧民端主加获评“全国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称号。载誉归来,他守护的家乡贵南县正展现出最动人的容颜——

  六月的高原,贵南大地绿意盎然,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向人们展示着一幅山清水秀、生态向好的和美画卷。

  6月13日下午,端主加和团队对过马营镇过茫水库周边的垃圾进行清理,弯腰拾起散落草丛的垃圾,打捞水中的漂浮物,这寻常的一幕却是他带领协会数十年如一日守护家园的缩影。

  站在镜头前,端主加双手沾满尘土,衣物染上泥痕,他用质朴的语言介绍着这些年的环保经历。2006年以来,清理垃圾总共11856次,达94848吨,累计时长达9.5万小时……数字背后,是他们多年的坚守。

  环保初心:是什么让他们守护这片草原?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年复一年默默耕耘?端主加用最朴素的语言简单概括:“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好家乡,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

  谈及环保初衷,端主加的记忆回到了1998年。那时,草原上的环境变化让人忧心忡忡。曾经的过马营镇以水草丰美著称——564口清泉水滋养着这片富饶之地,过马营在藏语里有着“多泉之川”的意思。然而,随意丢弃的垃圾让草原日渐“伤痕累累”,更令人痛心的是,牛羊误食垃圾而死亡的悲剧频频发生,端主加回忆说:“每到春天,牛羊死得特别多,我们查看后发现,它们的胃里都是塑料袋。”

  “再不保护就晚了!”目睹环境破坏带来的危机,端主加心急如焚:“草场就是我们牧民的饭碗,草场被毁了,牛羊活不下去,牧民也断了生计,而且水质被污染,人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沉甸甸的责任感驱使他必须做些什么。看到遍地的垃圾,端主加毅然踏上了环保之路。

  星火燎原:同行者越来越多

  “起初,看到我捡拾垃圾,大家都不理解我,对我的行动并不认同。”但周围的声音并没有影响端主加,他不仅身体力行,更呼吁身边的人行动起来,让家乡恢复儿时山清水秀的模样。同行者越来越多,2006年4月,贵南县过马营镇公益环境卫生整治协会就这样成立起来。协会创立之初仅有9名成员,力量单薄。面对困难,端主加他们没有退缩。大家挨家挨户走访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这份真诚与执着,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环保队伍日益壮大。

  然而,队伍壮大了,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协会的房租、车辆燃油费等日常开支成了难题。资金紧张时端主加常常自掏腰包垫付。他对此看得很淡:“金钱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服务是无限的。”据统计,协会的运作资金主要依靠自筹,累计已达134.6万元。

  转机出现在2016年8月,在贵南县民政等部门的支持下协会获得了正式认可和批准,并得到了57万元的政府资金扶持,有效缓解了经济压力。2024年协会更名为“贵南县过马营镇环境保护协会”。如今,这支队伍已覆盖过马营镇11个行政村和贵南草业公司8个分场,拥有334名成员。他们齐心协力,只为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

  绿色贵南:用汗水浇灌的生态答卷

  端主加深知想要守护好家乡的山水关键在于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为此,他带领成员深入过马营镇的村庄开展宣传,真诚打动了人心,主动加入协会的村民越来越多。

  在日安秀麻村清扫点,从事文化传媒工作的宽太吉便是其中的一员,协会经常在她的店里打印宣传资料。久而久之,她被这群人深深打动,2020年她成为了其中一员。记者了解到,协会内年龄最小的一位成员年仅10岁,同时,贵南县第二民族中学、贵南县牧场中学等学校的学生也纷纷加入到了这场环保事业当中。

  从独行者到浩荡的队伍,端主加以朴实的行动感召着身边人,贵南县创建全域无垃圾行动已经三年,干净整洁的街道、天蓝地绿的环境在这里成为日常。

  站在过马营镇的过茫水库边,只见水草丰茂,几十只野生红鸭悠闲戏水。这幅生机盎然的画卷,与水库背后绵延的“三北防护林”交相辉映、美美与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这篇高原大地上的绿色篇章,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书写得愈加壮阔。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文月婷
编辑:马琦雯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