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湟源峡响河尔村西行不到两公里,就可以看见湟水南岸有个小小的村庄,名叫“阿哈吊”。
当年,阿哈吊只有十余户人家,土墙柴门,庄廓背倚长满白桦的青山,前临蜿蜒东去的湟水。河边东西不到两公里、南北只有数百米的平坦滩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肥沃田地。块块良田边,掩映着高大的青杨;碧草葱茏的河岸上,长满了枝条柔软的河柳。一座小桥横跨湟水,连接着河对岸的石崖庄。庄廓后的山坡上,长满了沙棘和一种结着“嘎拉拉玛颗儿”的灌木,由于地处阴坡,土质肥沃,终年湿润,除了沿着人和牲畜走出的小路可以上山外,其他地方是很难攀爬的。
庄户人家的庭院和门前,一般都栽种着几棵碧桃、探春或轮柏(丁香),间或有探出墙头的杏树或李树,在初春和煦的阳光下,绽开着粉红或嫩白的花朵。由于村小人少,寂静的庄廓间的巷道里,偶尔有一条守门狗懒洋洋地在门边墙根下睡觉,正午时分,也许会传来一两声鸡叫声,不由让人想起“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诗句来。村前的庄稼地里已是葱绿一片,对岸山头上的老杨树上,“长高虫儿”(布谷鸟)不知疲倦地在喊:“长高!长高!”古人曾在诗里用“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样传神的句子,描绘幽静的山村,我想,用它来形容阿哈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阿哈吊是一个美丽的山村。它的后山,从东到西十余里,长满了翠绿的白桦,从山脚下一直铺向山巅。这种长着桃形叶子的落叶乔木,树干是白色的,顶着茁壮的树冠,密密麻麻,覆盖了整个南山。前临碧水,后靠青山,阿哈吊被誉为世外桃源,我认为名不虚传。
阿哈吊虽然小,但是一个古老的村庄。
早在清乾隆年间由西宁道佥事杨应琚撰成的《西宁府新志》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阿哈吊缠头庄,城(指西宁城)西八十里”,看来这个村庄至少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我省一些有名的村庄,追溯形成的历史,还没有阿哈吊的历史长呢。《西宁府新志》中把阿哈吊称为“缠头庄”,是指阿哈吊当时的村民多数是蒙古族,像这样的“缠头庄”湟中就有许多,如西纳川许多村庄就叫某某缠头庄。蒙古语称哥哥为“阿哈”,弟弟为“吊”,传说当年有蒙古族兄弟俩来此垦殖居住,人们就以此为名,叫作“阿哈吊”。据《湟源县志》记载,湟源“地名命意,十之八九皆从蒙番旧称”,所以以蒙古语命名的村庄不少,从这儿,也可以看出民族迁徙的历史痕迹。已故蒙古族海西王爷之子官育骥先生有次同我路过此处,他曾仔细端详过阿哈吊村的后山,说村名确实是蒙古语,但村庄后山上有两座小山峰,紧挨在一起而形状一样,就像一对亲兄弟一样,他说村庄得名,也许与这两座小山峰是有关系的。
1953年,政府组织人力在村前开渠引湟水,修了“阿哈吊电灌站”,使石崖庄、响河尔两村受益;不久,村西又开办了采石场,一条轻轨运石铁路铺到村前,古老的阿哈吊已融入了时代的新潮流,不变的只是独特的村名和村后巍巍青山。(靳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