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公告
  现在的位置:青海新闻网 旅游频道特色旅游 →正文
文化与旅游交相辉映 湟源旅游找到突破口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3-06-18 15:45:26
编辑: 王金秀

  青海新闻网讯 地处湟水河畔的湟源县,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有六百多年历史的丹噶尔古城,便是湟源旅游与文化相互结合的一个样板。今后如何继续提升文化旅游产业,仍是湟源旅游今后发展的主题。

  包装旅游资源

  到湟源丹噶尔古城旅游过的人,对古建筑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定印象很深。作为湟源县唯一的4A级景区,丹噶尔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必须直面的现实是,多年以来,丹噶尔古城并没有改变青海湖过境游的一个景点的角色。据湟源县旅游部门统计,游客在丹噶尔古城停留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

  丹噶尔古城保存比较完整,但规模小,功能有限,不具备接待大型旅游团队的条件。省旅游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建言,湟源旅游不该局限在古城,应在更大空间里去考虑。湟源除了丹噶尔古城,还有赞普林卡、日月山、宗家沟西王母故里、大黑沟森林公园等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这些旅游景点可构成“大旅游”的格局。

  为全面系统地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湟源县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学者,摸清全县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理顺了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路,初步挖掘整理了以丹噶尔古城为依托的商业文化、以历代古城堡群等军事设施为载体的军事文化、以西王母为代表的昆仑文化和以排灯、剪纸、皮绣、曲艺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系统。湟源县旅游局副局长颜海英说,湟源县今后将整合景区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使全县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扩面”,发挥“集体效应”,从而使全县旅游由过境型景区转变为目的型景区。

  让游客在湟源过夜

  每年经过湟源到青海湖、金银滩旅游的人数超过百万,如果这些游客留在湟源过夜,对湟源旅游业的贡献不言而喻。实现这个愿望,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以及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较,湟源旅游服务质量和档次仍处于低层次发展水平,最明显的是缺少星级宾馆。目前,湟源县三星级宾馆只有一家,只有300多张床位。颜海英说,今年将新建一家三星级宾馆,同时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游客在湟源住一晚上、吃一顿饭的目的。

  对湟源来说,目前发展旅游业最大的优势是过境游。比如,每年到青海湖、金银滩等景区旅游的游客人数超过百万,这些游客都经过湟源,怎样把这些游客留在湟源住宿过夜,是湟源旅游下一步要做的工作,也是湟源旅游打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为使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湟源县逐步形成了以丹噶尔古城品牌为核心,茶马商都、排灯之乡、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西王母故里等为补充的文化品牌。湟源在着力提升景区文化内涵的同时,将影视业和发展地方旅游紧密结合,近年来,推出《高原女警官》《错爱》《藏客》等一大批影视剧作品,其中《藏客》为宣传湟源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和产业优势,近年来,湟源县抓住全省打造“高原旅游名省”的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和多元的文化优势,审时度势,提出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整体规划、突出特色、形成品牌、产业富民”的思路,致力于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产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和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努力使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交融发展。

  颜海英说,湟源打造“旅游文化名县”是对旅游产业的有效升华,从一开始就对旅游产业的高度化、产品的高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湟源丰厚的文化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旅游业的发展又为湟源厚重的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作者:赵俊杰)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字体大小[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湟源县大力整治违法违章建筑
[05月22日]
·湟源规范旅游市场严查狼制品
[05月21日]
·湟源县申中乡莫布拉村有了“绿色银行”
[05月20日]
·逛庙会看赛马 湟源“四月八”庙会暨第二届民俗文化旅游节见闻
[05月20日]
·湟源县借力民俗文化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05月19日]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